《知否》里林小娘和人私会,商量变卖盛家的田产铺子被王大娘子抓到把柄时,彼时盛纮刚好出门不在家,林小娘凶多吉少。
可处置主君的宠妾这么大的事,王大娘子还不敢轻易做主,而且墨兰跑过来一通大闹,事情顿时僵住了。
这时候,老太太差明兰来回了话。明兰说:
祖母听说这等有辱家门之事,一气之下晕倒在床,现请郎中在看,差我过来传个话。祖母说,此事交由大娘子全权处置,若林小娘真做了丧行败德的丑事,绝不轻饶!
林小娘质疑盛老太太和大娘子商量好了陷害她,这时老太太的贴身嬷嬷说话了:
敢污蔑老太太,娘子快快发卖了,免得脏了你的院子。
从他们的谈话里不难看出,似乎老太太装晕是给王大娘子发挥的空间。她知道王大娘子这二十年来,吃了林小娘不少的苦头,林小娘落到大娘子手里,想要全身而退很难。
这么看来,似乎盛老太太想要借大娘子之手除掉林小娘。我初看这一段的时候,也这么认为,毕竟老太太这一晕,也晕得太及时了。
可后来我细看了一下,老太太虽然恨林小娘,但还不至于要让王大娘子这样草草处理了她。她这样安排,一是为了安抚大娘子,二是给林小娘一个教训,三是为明兰争取一点生存的利益。
如若在这件事情上,老太太袖手旁观不表态,或者劝大娘子三思而行,这在大娘子的眼里,都是老太太偏向林小娘,她和大娘子的婆媳关系会进一步恶化。
但是老太太深知大娘子行事鲁莽,她所谓的证据确凿可能漏洞百出,她若不拦着点儿,大娘子发起疯来可能会家丑外扬。所以,她只能给大娘子一点甜头,看似把处置权交给了大娘子,但其实老太太另有安排,还安慰了大娘子一颗焦躁的心。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是,王大娘子指出林小娘私会外男,行为不检点。林小娘指责王大娘子私房印子钱,有损盛家颜面。
这两个人相互揭短,造成的后果就是盛纮对身边这两个女人彻底失望了,不再信任。鱼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明兰掌握了管家权。
不得不说,老太太这步棋走得妙。
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太太的确不怎么待见林小娘,也很看不上林小娘一房。关于这个问题,林小娘始终认为是老太太看不起她的出身。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老太太看不起她,当初绝不会收养她。当初老太太和林噙霜的母亲不过是泛泛之交,她在家族没落的时候,临时托孤,老太太都没有负她所托。她一样把林噙霜培养的诗词歌赋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那是什么原因让她后来与林小娘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以至于始终不肯原谅她呢?
原著里,盛老太太与明兰的一席话,揭示了真实原因。有一次,因为墨兰觉得祖母偏向明兰就去找林小娘哭诉,林小娘跑到寿安堂找老太太撒泼哭闹,被盛纮一把拖走。
明兰觉得愧疚,认为是自己惹来的麻烦。老太太安慰明兰道:
这又不是第一次了,每回她想从我这儿捞点好处时,就跑来闹腾。
原来不是祖母狠心,是祖母看穿了林小娘的小把戏而已。
而祖母不再被牵着鼻子走,是因为她吃过之前情敌的巨亏,所以她学聪明了。
她继续对明兰说:
那年她事现了,太太要赶她出门,老爷护着不让,说是不让进门就另立外室。太太不肯喝她敬的茶,她就跑来我跟前哭求,跪在地上几个时辰不起来,求着我成全她一片痴心。说是我不成全她,她就只能一头撞死了。
我被闹得实在乏了,独自问她一句,为什么一定要给老爷做妾,她一口咬定了是羡慕老爷的才华人品。哼!她要是直说,是小时候穷怕了,贪慕荣华富贵,我倒也咽下这口气了。她不过是打量着我以前的名声,所以事事拿真情二字来说。
原来,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就是被同一个套路害苦了,所以现在她当然不会再栽跟头。
林小娘每一次故技重施,都是在提醒老太太这一段灰色的过往。每闹腾一次,就是重揭老太太的伤疤,老太太当然对她没有好脸色。
当年林小娘和盛纮的事情被发现以后,老太太问了她同样的问题,问她为何要做盛纮的妾室,林小娘也是说,她仰慕盛纮,对他情真意切。
所以啊,老太太不肯原谅林小娘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林小娘不够坦诚,又当又立,明明是贪慕钱财,却用真爱做幌子。这样的人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就好比定时炸弹,一旦起了歪心思,害人害己。
因为盛纮是妾室所生,所以对林小娘的身份有一种滤镜,自然行事多有偏袒。长久以来,对王大娘子所受的委屈,老太太虽然不说,但感同身受。
她左右不了盛纮的想法,但是可以有自己的态度。所以这些年,无论林噙霜怎么闹腾,老太太始终不肯原谅她。
这也是老太太能给大娘子最大的庇护了,因为自己淋了雨,才想着给别人撑伞。
同样,我觉得这件事的结果,是老太太送给明兰最好的礼物。这是明兰成年以后,一次地位的飞升。
一个庶女竟然拥有了管家权,这说明她在家里的地位不低,这是老太太给明兰的婚姻最好的附加值。
所以啊,老太太真的很有智慧,她看似永远气定神闲,慈爱威严,但其实多少个日夜独自流泪。
她始终以一颗慈悲之心,对待盛纮,对待大娘子,对待身边的一切人。但是,同一个错误,同一个人身上,绝不吃第二次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