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加籍锡克教领袖尼贾尔的暗杀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虽然没有直接指责加拿大,但印度媒体普遍将他的发言与印加外交争端联系在一起。前一天,加拿大锡克教徒在加拿大多地的印度使领馆外举行了抗议活动。在多伦多,甚至有抗议者焚烧了一面印度国旗,并踩踏了印度总理莫迪的纸板模型。一周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新德里可能与尼贾尔的暗杀事件有关。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加拿大和印度之间的外交冲突。
6月18日,温哥华郊区萨里的一座锡克教寺庙外发生了哈迪普·辛格·尼贾尔被枪杀的事件。萨里是一个拥有大量锡克教信徒的社区。尼贾尔是以独立的哈利斯塔尼邦的形式支持锡克教家园的活动而闻名,并且在2020年7月被印度政府指定为“恐怖分子”。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在一份紧急声明中向下议院表达了对此事件的关切。他表示,外国政府参与杀害加拿大公民是对加拿大主权的不可接受的侵犯。特鲁多进一步指出,“加拿大的安全机构一直在积极调查涉及印度政府特工与尼贾尔之死之间潜在联系的可信指控”。
那加拿大总理为什么如此偏袒锡克族呢?原来加拿大的锡克教徒可不少,他们中间还有一些人涉足政坛。连特鲁多内阁里也有锡克教徒参与,之前的加拿大国防部长哈吉特·萨詹就是锡克族。孰不知,在印度农民示威期间,他也毫不含糊地站在他们这边发声。锡克教徒的群众和政治影响力都相当庞大,特鲁多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宁愿冒着得罪印度政府的风险,也要为锡克教徒打开大门,对他们的示威和抗议行动装作没看见。
然而,印度总理的行动却引起了加拿大的不满。印度主要信奉印度教,但在旁遮普邦,有一批锡克教信徒一直对印度的统治感到不满,他们渴望独立建立自己的国家“卡利斯坦”。尽管莫迪政府坚决反对这种分裂势力,将锡克教组织定为“恐怖组织”,但加拿大却认为,一旦锡克教信徒成为加拿大公民,他们就应该享有言论自由和集会权利,而印度的干预则等同于干涉加拿大内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印度曾经采取措施切断了旁遮普邦的互联网,以显示他们对此问题的极度重视。
最近,印度国会议员拉夫尼特·辛格·比图对加拿大发起了强硬的言辞。他表示,加拿大对印度的指责实际上是美国的幕后操作,这再次凸显了加拿大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傀儡角色。作为一个崛起的世界大国,印度认为自己有能力对加拿大采取精确打击,目的是逮捕当前藏匿在加拿大的锡克教分离运动最高领导人。
然而,在战术层面上,印度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印度目前的武器库中很难找到一种能够穿越太平洋、突破北美防空识别区并精准打击加拿大的武器。
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关系根本靠不住,就像是两个根本没有什么交集的陌生人。在粮食出口方面,他们甚至是互相竞争的关系。至于军事合作,更是一无所获。加拿大根本不能向印度提供任何先进武器,而且加拿大军队也不可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可供印度借鉴。更别提印度会派遣军队飞过大洋来帮助加拿大作战了。因此,就在锡克教问题上,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可能会越来越糟糕,而美国可能会在其中感到棘手。对于美国来说,加拿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印度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
柯比,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表达了美国政府对该事件的关切,并强调了肇事者必须受到法律制裁。他在随后的讲话中强调了美国与印度的关系的重要性,不仅对南亚地区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印太地区也起到重要作用。观察人士分析认为,对美国来说,印度的战略重要性毋庸置疑。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是加拿大的35倍。同时,印度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在这样明显的对比下,加拿大的利益可能更容易被忽视或轻视。
在此争端中,美国高级官员艾德丽安·沃森终于发表了有关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指控的评论,表达了她对此事的关切,并强调了美国与加拿大作为合作伙伴之间将维持紧密联系。同时,其他高级官员公开呼吁印度积极合作加拿大进行调查。这些回应似乎显示出美国在这场争端中倾向于支持加拿大的立场。作为美国的北邻,加拿大与美国之间有着深厚的关系,可以说是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亲密伙伴。特鲁多在与印度发生纠纷时曾明确表示已经向美国和英国请示,这证明了加拿大对美国的依赖和忠诚。
美国可谓是对印度搞小动作已经很久了。就从冷战时期开始,印度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谁都不肯全盘接受美国或者苏联。这个做法给美印关系埋下了一颗祸根。21世纪来了,印度经济也更强大了,这下美国可把他们当作亚洲的竞争对手了。于是,美国一直在印度境内推销分裂主义思想,还支持锡克教等边疆地区的独立。他们就是想削弱印度的实力,阻止他们再次挑战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莫迪政府宣布停止签发加拿大公民的签证作为回应当前局势的举措,带有重大意义。该决定导致加拿大公民无法暂时获得印度签证,同时也给前景增添了更多复杂因素。如果双方不能处理好这一问题,外交关系可能进一步降级。 莫迪政府的行动明显是为了向由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发出信号。印度正在表达自己的不满,并希望看到其他西方国家将如何回应。美西方国家纷纷站在加拿大一边,迫使印度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身份。因此,印度方面也没有示弱。
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印度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不重视印度。他们把印度视为一个棋子,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棋手。然而,印度并不想被当做棋子,而是希望成为一个决策者。早在今年7月,阿根廷国防代表团访问印度时,印度就表示对英国带来的压力毫不担心。然而,现在印度面临的是美国的压力,而不是英国的。这次在与西方国家的接触中,印度受到了集体冷遇,这也让印度看清了西方国家的丑陋本质。
想要成为美国的亲密盟友,塑造良好的关系十分重要。在处理与俄罗斯的事务时,美西方国家一直采取断绝合作、封锁围困的策略。然而,印度一直与俄罗斯保持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并积极地维护着两国之间的关系。尽管如此,印度作为一个较为明智的国家,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在美国视野中的地位,因此并不会完全服从于美国的各项要求。这一现象进一步印证了丘吉尔的著名格言:“没有永恒的伙伴,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