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赌中国不敢反制?法国带头,欧盟投票结果已出,最高加税45.3%

俊哲看谈历史 2024-10-07 20:16:34
前言

欧盟国家的阴晴不定再一次让我们叹为观止,前不久刚和中国友好会面过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转头就回欧盟拉着一票小弟要给中国的新能源车加征高额的关税,一时间令我们始料未及。

欧盟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突然加征中国电动车的关税?这其中又有谁支持,谁反对呢?

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

谁也没想到,以新能源车所引领的新能源产业会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排头兵,截至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的销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老牌的汽车品牌丰田和大众,而在国内方面,由于汽车报废周期的到来,将进一步加大国内的电车需求,加大市场活力。

在2020年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出口还基本是以燃油车为主,电车仅占了不到10%的比例,而到了2023年,其电车出口数据就增长了72.5%,虽然由于美国的关税政策导致中国电车在美国的增长受阻,但在欧洲的表现却日益强劲。

欧洲占到中国电车出口的36%,不仅是在比利时、匈牙利等中欧国家,在英国、德国等老牌欧洲发达国家的增长也非常迅速。

但正是由于中国电车的表现过于亮眼,导致了欧盟的警惕,尤其是不依赖汽车产业的法国,对于中国电车在欧洲的傲人战绩敌意很大,是对中国加征关税最积极的国家。

与之相反的,德国则最反对欧盟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由于此前德国绿党的阻挠,导致其雄心勃勃的“工业4.0”计划执行的并不顺利,为了重振德国的汽车制造业,他们刚刚在中国投资建厂,一旦欧盟通过了对中国出口车的制裁,有可能对德国本就困难的经济转型历程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法国带领欧盟对中国电车征收高额关税是为了给自家的电车发展争取时间,但欧洲的产业空心化水平与美国比起来不遑多让,他们比起在电车上钻研新技术,领导技术突破,还是更愿意待在传统燃油车的舒适区。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2024-10-07————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只会打击欧洲产业

况且欧洲并没有中国那样的全产业链优势,在技术方面也没有中国这样广阔的市场,已经很难追上中国的技术迭代速度了,并且由于欧洲高昂的人工费用,其成本也很难降下来。

比亚迪之所以能够在海内外一众电车之间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比亚迪具有垂直整合的战略优势,由于我国的汽车工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本身就拥有大量的优质产业工人,加上比亚迪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车载芯片等技术的企业因此其生产成本得以大大压缩,其他企业即使想要与比亚迪开战价格战,也会败给比亚迪的产业链整合能力。

其次,由于在生产端节省下了大量的成本,比亚迪能够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加大投入,比亚迪将技术创新作为其立身之本,其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1500亿元,超过了所有的新能源车企。

比亚迪的技术创新着力解决过去新能源车被人所诟病的痛点,比如电池热效率不高,续航里程短,耗电量高等问题,在几年的时间里,将比亚迪培养成为中国高科技出口的拳头产品,为我国产业转型做出了杰出的模范作用。

信息来源:新京报 2024-09-30————以匠心致未来,比亚迪助力汽车强国梦

欧美老矣,尚能饭否?

贸易保护真的可以为欧盟的车企带来利益吗?或者说欧美为什么对于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如此的警惕和防范?

与中国的锐意进取相比,欧美的汽车厂商就显得老气横秋,尽管他们在高端的汽车领域以及传统的燃油车领域依然实力强大,但随着国际社会以及他们国内环保党派对于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呼吁,电车终究还是要登上历史舞台大放异彩的。

而欧美既没有实力,也没有动力,去与中国的电车企业正面竞争,只能通过加征关税这样的贸易保护手段了来掩盖自己的颓势,并且欧美此次行为的针对倾向很明显,虽然表面上是对所有的电车品牌都加征,但美国的特斯拉就是可以单独审查,加的税也比中国的品牌低,其针对意味可谓是昭然若揭。

欧美这种明目张胆的双标行径令人作呕,曾几何时,当你还只能生产牛仔裤和鞋袜的时候,他们四处宣扬所谓的“贸易自由”,可当你能够生产高科技产品,想要触碰他们的蛋糕时,就又是另一番嘴脸了。

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制裁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双边的,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表面上看起来气势汹汹,实则也大大加深了美国自己的通货膨胀,因为他们的繁荣是建立在过去可以通过廉价的购买由中国生产的日用消费品得来的。

纵使是美国的穷人,也能通过低廉的价格购买由发展中国家人民生产的商品,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可以通过新殖民体系,体面的收割落后国家的资源与劳动成果,在过去中国人只能在工厂里没日没夜的缝制裤子和组装玩具。

但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和资金积累,我们有了向更高的产业进发的实力,慢慢的欧美人发现自己没办法再通过金融收割来躺着吸血了,就开始急眼了,一开始对你各种泼脏水,再后来各种经济制裁就会接踵而至。

我国自然是不怕欧美的所谓经济制裁的,面对欧美对我们强征关税,我国自有应对之法。

首先我国很快对欧盟的行为作出了反应,中国队来自欧盟的乳制品开展了反补贴调查,中国与欧洲同样有着很深的经济联系,我国只要想,不怕找不到对等制裁的手段。

其次全世界的也不光只有美国和欧盟两个市场,我国在南美、非洲、中东、和俄罗斯的新能源车出口也在蒸蒸日上并且动力强劲,这些市场尽管不如欧美富有,但人口众多,经济增长更迅猛,中国企业在那里大有可为。

信息来源:海报新闻 2024-10-04————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跑”

美国一直想把中美两国的摩擦上升到所谓“新冷战”的高度,妄图造成一种“中国与全世界为敌”的错觉,但事实上,美西方并不代表全世界,中国也无意与美国争夺什么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想要的是彼此之间互利共赢的精诚合作。

显然美西方这样的霸权主义国家无法理解中国这种不称霸,不结盟的崛起方式,但时间会证明一切,中国将靠着和平友善的手段来获得全世界的认可。

结语

极具针对性的贸易保护并不会给欧盟带来进步,只有加强交流才能发展,中国的产业升级与高技术产品出口还正在经历考验,我国的成功会向世界证明我们道路的优越性。

0 阅读:2
俊哲看谈历史

俊哲看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