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感悟:不深究所以练功没长进,了解自己和了解功法同等重要

钦泽练八段锦 2024-11-14 09:32:57

在上一篇文章中讲了一个心理学实验,由此引出练功的条件反射和杜绝执念,这次再讲两个小故事,写了这篇短文。

了解自己

不拉马的炮兵

有名军官去炮兵部队视察,发现在演练中,每门炮的旁边会站一名士兵,其他士兵都有事做,但这名士兵就只是站着。经过了解后,军官查清了原因。原来这源于古老的习惯,很早以前的大炮是由马拉的,放炮时马容易受惊,因此就要安排一名士兵站在马的旁边拉住马。在军队实现机械化后,不再用马拉炮了,但拉马的士兵的编制却保留了下来,这才有了不拉马的炮兵。

马拉炮车

后来军官将情况和调查结果上报,炮兵部队高层才意识到问题并取消了这个多余的编制,军官还为此获得了嘉奖。这个故事“完美”地展现了教条主义,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本实用的事物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却作为形式、仪式被保留下来,大多数人竟然意识不到有问题,都习以为常。

长寿的秘诀

有一个村住着多名百岁老人,被誉为长寿村,很多人慕名前去。人们了解到一位百岁老人的很多生活习惯,比如很少吃肉、喜欢晒太阳、不喜欢运动等,又发现其他百岁老人有的很喜欢吃肉,有的长年坚持锻炼,很难找到共同点,于是慕名前去的人并没找到长寿的秘诀。

长寿村

说到长寿,顺便说一下五禽戏,相传东汉时期的名医华佗自创五禽戏,传给了弟子吴普、樊阿等人,据传吴普活了90多岁,樊阿活了100多岁。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将五禽戏发扬光大,其著作《养性延命录》中记载了很多导引养生的理论和功法,其中就有五禽戏。陶弘景是道士,精通炼丹和医术,活了80岁。

陶弘景

每个人的体质、性格、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等都不同,长寿者的“秘诀”也不尽相同,有很大的个性化差异。华佗的两名弟子都是从医的,本身就很注重养生、防病,很难说一定是因为练了五禽戏才长寿。陶弘景研究和习练功法更杂,而且也精通医术,更不能说其长寿跟五禽戏有必然联系。反过来说,有很多练了五禽戏的人并不长寿,这里面影响因素就更多了,比如练得好不好、有没有其他不良习惯、练之前是不是身体已经很不好了,等等。

练功要养成深究的习惯

我们练习八段锦这类健身气功,既不是完成仪式,也不是套路表演,而是为了练出效果,真正能够强身健体。因此就不能像“不拉马的炮兵”那样教条和不明所以,身体是自己的,不认真对待,难道是对其他人敷衍了事?

很多人总是强调要找高人手把手地教,且不说能不能找到高人,就算真是高人,也未必会教,自己练和教会别人,是两种能力。过去老拳师很多没什么文化,表达能力有限,更写不出系统的文字,自己没多想过当初师父为什么这么练,就是反复跟着学,也是这样教徒弟。所以一般来说徒弟中庸才居多,未必是真不成器,而是没教好。练成大器的,也未必是教出来的,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悟出来的。

不深究

很多人练八段锦,练了很久还停留在动作上标不标准的水平;分不清动作的主次,只追求动作的完整性,却不清楚每式的核心动作和要领;动作还没练熟,就到处探讨呼吸、气感,结果样样不精通。这些都属于没有悟性,没有养成深究的习惯。

还有切记要因人而异,练功既要注重对功法的了解,也要注重对自身的了解。有人肾阴虚,动一动就出汗,八式练完浑身冒汗;有人肾阳虚,练完后出汗很少;这就没有可比性,不能拿来作为是否有功效的标志。有人柔韧性、平衡性都很好,而有人长年不怎么运动,筋骨很僵硬,这也没有可比性。

最后,多方学习、多交流是好事,但不能简单照搬,一定要深入了解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形成体系。须知,所有的借鉴都是为了激发自己的悟性!

0 阅读:2

钦泽练八段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