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毕节这本书丨中共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是他

觅节节节 2024-12-09 02:43:29

本期书目|《人文毕节》

历史名人丨

中共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 —— 林青

在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红色历程中,毕节英才辈出、群星闪耀,林青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林青,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旭)如,曾用名矛戈,贵州省毕节县(今毕节市七星关区)人。1911年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县城一个贫民家庭,8岁时,林青进入县立模范小学读书识字。在学堂,林青学习认真勤奋,各门课程成绩甲等,仪表英俊、举止端庄、品学兼优,深得先生喜爱。同时,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同情弱者、和蔼可亲,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林青13岁读到高小五年级时,其父亲李吉安因积劳成疾去世,给这个原本就清贫的家庭带来巨大的打击。父亲去世后,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林青无力继续读书,从县立模范小学肄业到志和百货商店去当学徒。在志和百货商店当学徒期间,林青受尽各种折磨,极其悲惨的生活在林青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强烈反抗的种子。到了1926年,林青在商店里艰难熬过了两年学徒生涯后,他终于再也忍受不了商店老板的虐待、剥削和压迫,毅然逃出了商店,前往重庆。在重庆,林青参加了革命剧团。此时,北伐战争捷报频传,革命力量迅速发展,林青倍受鼓舞。1927年3月4日,北伐军刚攻下南京,当地民众举行庆祝集会,却遭到帝国主义的军舰炮轰,我军民死伤2000余人。消息传来,全国人民为之震怒,反抗的浪潮此起彼伏。1927年3月31日,在“重庆各界反对英美炮击南京市民大会”中,林青参加了这次抗议示威活动。这次活动遭到了四川军阀的残酷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重庆“三·三一”惨案,无辜民众死亡137人,伤者上千人。林青也被捕入狱,军阀的暴行,使林青心里的那颗反抗的种子发芽了。几个月后,经中共重庆地委多方营救,林青被释放出狱。不久,林青便改名为李肃如,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29年,林青在美术专科学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了自觉革命的道路。

1930年,林青来到革命斗争错综复杂的上海,遇到老同学缪正元,两人在沪东区一家锁厂做工。接上组织关系后,林青被安排在沪东共青团区委工作。之后不久,林青转为正式党员。林青、缪正元二人积极参加地下活动,团结了一批贵州籍的同志和进步人士组织成立了朝阳音乐社,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2年,林青、缪正元等人被国民党以“共产党嫌疑”罪逮捕入狱,判刑两年。在狱中,林青结识了同监的中共党员吴亮平,在吴亮平的帮助和启迪下,林青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共产主义觉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33年秋,林青、缪正元、徐进等人先后获释。出狱后,林青、缪正元经过周密考虑,研究了行动步骤,确定了在贵州建立、发展组织,建立党的武装等具体方案,受党组织派遣,他们一同离开上海,回到贵州开展革命工作。

1933年秋,林青和缪正元从上海回到毕节,迅速与在毕节领导抗日救亡活动的老同学秦天真取得联系,立即投身于家乡的抗日救亡浪潮中,随后,他们组织成立了草原艺术研究社,团结、带领学校进步师生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4年1月,林青介绍秦天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林青、缪正元、秦天真在毕节建立了中共毕节支部,由林青担任支部书记,缪正元、秦天真为支部委员。从此,毕节各种进步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抗日救亡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开展。

在党支部书记林青的带领下,毕节的革命活动成效显著,党支部领导草原艺术研究社与毕节中学的进步师生发动各类抗议活动。组织以进步教师和学生为力量,把毕节的爱国人士广泛地团结起来,演出了反封建的话剧《七姐妹》,抗日救亡话剧《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火的洗礼》等,深受群众喜爱。同时开展发动学潮、发展革命武装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毕节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1934年6月,正当毕节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国民党毕节县当局却下令逮捕了林青及毕节地下党成员。为保存党的组织和力量,党支部决定支部成员和草原艺术研究社骨干全部撤离毕节,立即转移去贵阳、安顺等地继续开展革命活动。林青、缪正元、秦天真等人也转移到安顺、贵阳等地继续活动。

党支部转移到贵阳后,先后在贵阳一中、贵阳高级中学、男师、女师和达德中学等学校发展了徐健生、李策、孟昭仁、蓝运臧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各学校党支部或党小组,并组织读书会、文学艺术研究会和社会科学研究会等群众团体组织,引导阅读进步书刊和通俗马列主义著作,宣传共产党的宗旨及抗日救亡的主张。同时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等九人组成贵州省革命工作委员会,亦称“九人工委”。

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攻占遵义。林青为寻找红军与党取得联系,满怀热情奔赴遵义,并找到担任红一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的吴亮平,吴亮平带着林青见到了中央地方工作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林青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李维汉代表党中央承认了贵州地下党的活动,并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决定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三人为省工委委员,林青任省工委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党在贵州第一次建立了地方组织的领导机构,在贵州党史上掀开了重要的新篇章。

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建立后,林青回到贵阳,向秦天真、刘茂隆传达了中央的决定。因工作需要,他们决定让刘茂隆先参加省工委的工作。林青还找到打入敌军做电台工作的缪正元,要他抄出敌人的密电码交给红军,为红军打破敌人的“围剿”作出了贡献。同时,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在林青、秦天真等人的领导下,积极在全省各地培养和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到1935年4月,全省已有10余个县、市和贵阳地区的10多所学校建立了县委、支部或小组,形成以省工委为核心的党的组织体系,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35年7月19日,因叛徒出卖,地下党机关设在贵阳万宝街的联络点被敌人破坏,林青和省工委委员刘茂隆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国民党贵州省党部书记长陈惕庐和警备司令部司令郭思演用金钱地位利诱和各种酷刑摧残等手段,企图撬开这两位年轻的共产党员的口,但林青和刘茂隆始终坚贞不屈。国民党最终判处林青、刘茂隆死刑。

看守林青和刘茂隆的狱警是原上海失掉联系的共产党员董亮清,董亮清决定帮他们越狱,但是一次只能押解一人,也只有一次的机会。在生与死的抉择关头,两个年轻的共产党员都争着将生的希望留给对方,自己义无反顾地选择死亡。8月20日深夜,董亮清接班看管刘茂隆这间牢房,在董亮清的掩护下,刘茂隆巧妙越狱成功。

1935年9月11日,天空阴沉、气氛肃杀。国民党贵州绥靖公署警备司令部下令处死林青。林青随即被押赴刑场,尽管被拷打致伤而体力虚弱,在行进途中,他仍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蒋介石!”等口号。敌人顿时惊慌了,为了堵住林青的口,竟惨无人道地用短刀横卡在他的嘴里,刀刃从唇角两侧切入面颊,血流不止。林青强忍着钻心的剧痛,继续艰难地呼喊口号、大义凛然,直至反动派罪恶的子弹穿透胸膛……他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

毕节人民为了纪念林青,在七星关区市西街道百花社区司法路修建了林青烈士纪念馆,纪念馆陈展以林青烈士的革命历程为主题,用14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场景、8个感人至深的浮雕故事,向参观者立体展示林青烈士伟大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真实感人的共产党员形象。

来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人文毕节》

编辑:王 云 责 编:陈燕民

编审:史无双 总监制:史 锋

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

0 阅读:4
觅节节节

觅节节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