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毕节这本书丨清流滚滚不息,精神光耀千秋

觅节节节 2024-12-08 04:22:34

本期书目|《人文毕节》

遗址遗迹丨

七星关绝壁天渠

“生机公社山连山,远望大河喊口干。缸里没有三碗水,既愁吃来又愁穿。”这是20世纪50年代流传在七星关区生机镇的民谣,生动道出了那时人民群众饮水的困苦与忧愁。岁月悠悠,激情如歌。转眼间时光已在沟渠中流淌了半个多世纪,尽管当年参加修渠的不少人已长眠在这片土地,但舞动在悬崖峭壁上的水渠、奔涌在沟渠中清澈的渠水,仍然日夜在吟哦着那苦而乐、人心齐泰山移的火红岁月。

生机镇位于七星关区东北面,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镇地形像一只张开的手掌,境内5座大山形同手掌的五指,岩石陡如刀削,山体高大、沟壑深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从海拔1900多米的罩子山一直延伸到海拔500多米的赤水河边。地形地势决定了水不会往高处流,赤水河水被高山阻隔,绕着村庄蜿蜒而过,“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引低谷河水到高山村庄落差太大,在没有现代化电力设备的情况下难以实现。赤水河看得见够不着,山势险峻、崖高坡陡,依山而居的人们下山取水道路崎岖,来回路途遥远,费时费力不说,也难以支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年过八旬的许光福是土生土长的生机人,他回忆起缺水又缺粮的日子,饥渴交迫的记忆至今犹新:“我们有地,但是没水养不了庄稼,只能种点红薯、苞谷。”玉米面做的苞谷饭,就着野菜做成的酸菜。“小时候吃白米饭想都不敢想,苞谷不够酸菜来凑”,许光福说,“酸菜刮油,怎么也吃不饱。”

镇江大渠虽然眼望山下河水淌,听见山里有水声,群众却经常喝水都成问题,更别提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用水,从而造成生机人民长期处于温饱都不能解决的贫穷落后状态。穷则思变。“宁愿苦干、绝不苦熬”,这是生机人民最豪迈的宣言。既然缺水,那就修渠!

新中国的成立,给生机人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时代巨变,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翻身当家作主人,燃起改变命运的渴望和勇气。然而,在壁立万丈的悬崖上劈山开渠绝非易事。几批水利人员前来勘探,都因地形险峻而认为现有技术条件不可能开通水渠。“看悬崖地势的时候,有人一抬头帽子就掉到山谷下面去了。”参加过修渠的吴文明说,“太险了,都说打不成。”

“这沟能成!”徐荣却观点不同,语气坚定。徐荣,这是天渠故事的英雄人物。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做过工程兵和侦察兵,有一定的爆破知识,身手也灵活,复员后进入原毕节县农水局成为一名技术员。1956年10月,国庆节刚过,徐荣便来到镰刀湾村。他没有被险峻的山势吓退,而是挂着从战场带回来的望远镜,背着测量用的三角支架、铜线、吊线,带着12名熟悉山里情况的本地青年实地勘查了40多天。徐荣认为,以松树岩山顶的泉水为源头,在山腰岩壁上凿开一条水渠,便能够引水进村。

当年修渠留下的钢钎1956年腊月,乌蒙群山深处的生机公社人声鼎沸、炮声隆隆,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齐上阵修渠。一声黑火药爆破声响彻镰刀湾村。原毕节县农水局技术员徐荣和时任公社书记左遗轩,率领80多名青壮年背上钢钎、錾子、锤子等工具,掀开了生机人战天斗地、劈山引水的修渠史。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生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在悬崖绝壁、山洞阴河等最危险的地方,用“悬崖吊人至半空”“钎凿锤打”“自制土炸药”爆破等最原始的方法,前后历时20余年,以牺牲13人,重伤50多人,轻伤近千人的沉重代价,修凿出卫星、高流、镇江等“十大天渠”。渠道全长135公里,经过几十处山腰和27道峭壁,绝壁部分长3.946公里,悬崖部分长6.81公里,解决了3.5万人千百年来的饮水难题。

从1956年至1976年的20年间,生机人民在党组织的引领和号召下,熬过了无数苦难岁月,用一代人的执着和奉献,创造了顺应自然、道法自然的人间奇迹。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带领下,全镇人民开凿了40多条水渠,总长300多公里,建设了20多座山塘水库,总容量200多万立方米,描绘了一幅凌空高悬、逶迤蜿蜒的山河图。其中,10条水渠在雄奇险峻的高山绝壁中穿过,被人们称为“绝壁天渠”。如今,10条天渠中,卫星渠、高流渠、镇江渠等8条依旧水流潺潺,哺育着全镇5万多亩耕地和3.5万余人民。

天渠修建,英雄辈出。当年报名参加修渠的人,有人长期吃住在山上,洞当房,石当床;有人“三十晚上不下战,大年初一接着干”;有年轻人组成的“黄继光连”,7天7夜不下悬崖;有女同志组成的“刘胡兰排”“穆桂英排”,在大山里留下半边天的霞光;有以工地为家的“新愚公”,一家三代齐上阵,水渠不通不下山;有同心合力的开渠夫妻,丈夫牺牲后,妻子用一根扁担挑着箩筐装上两个孩子,继续奋战爱人未修完的渠……

随着人民群众用汗水、血水和泪水浇筑的沟渠一条条建成投入使用,生机人民也陆续彻底结束了祖祖辈辈“眼望河水喊口干”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机镇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同时,干部群众积极把握住水利这个“农业的命脉”,挖山造田、种植经果林、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迸发出来,粮食年年增产,经济快速发展,千亩荒山变身千顷良田,助推人民群众迈上康庄大道。

高流大渠生机镇人民响应党的号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造福人民的战天斗地精神和先进事迹,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赞誉。在1958年12月召开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上,卫星天渠获得国务院“最高水利建设成果奖”,所属大渡公社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兴修水利先进单位”称号;1966年,修建高流天渠的带头人许天珍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受邀进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1970年1月,《人民日报》刊载了生机公社群众劈山引水的事迹;1971年5月,中央新闻制片厂以高流天渠和许天珍的事迹为原型,拍摄了专题纪录片《劈山引水》,并在全国上映,全省迅速掀起了“全国农业学大寨,全省水利学生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热潮;1972年至1976年,生机公社作为特邀代表,每年都有幸派人参加全省和全国的水利工作会议。

清流滚滚不息,精神光耀千秋。英勇的生机干部群众,在条件极为艰难的岁月,胸怀梦想、团结奋进修建天渠,虽九死而无悔。在天渠修建过程中,乌蒙山的英雄儿女们先后有16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大多牺牲在二三十岁的大好年华,50多人重伤,近千人轻伤。万山丛中,壮怀激烈,乌蒙山脉响彻天渠赞歌。

生命诚可贵、精神价更高。天渠的建成,不仅为世世代代饱受“山下河水哗哗流、山上吃水贵如油”的生机人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且在如火如歌的岁月中创造和积淀的“战天斗地、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造福后人”的“绝壁天渠”精神,也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时至今日,走在高流村“绝壁天渠”上,仍然能不时看到当年的标语:“报效祖国”“共产党万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树愚公精神踏着困难前进”“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力更生勤俭办水利”……这些文字虽然只留下石灰涂抹的印记,却闪耀着那个年代崇尚奉献、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光芒!

镰刀湾大渠岁月如斯,流水奔腾。如今“十大天渠、八大水库”已经为生机人民服务了60余年,当年先辈们创造的天渠精神,早已与渠共生、与水共融、与山长青,横贯时空。它不仅填补了“文革”前后贵州奋斗精神谱系的空白,而且激励着一代代、一批批党员和干部群众奋发进取、无私奉献、造福人民。作为当年的修渠者之一,胡加珠是当年参与镇江天渠修建的老同志,年仅15岁的胡加珠自愿报名参加镇江大渠的修建工作。后来因为表现突出,胡加珠先后担任镇江村村长,生机乡乡长,亮岩镇镇长、书记等职务,继续修渠护渠。不仅如此,他还曾组织1000余人的施工队,建成水库3个、饮水工程1项。2004年,胡加珠退休后,又义务加入到镇江大渠的护渠队伍中来,定期与其他护渠人员一起为镇江大渠清理杂草、石块、树枝等,维护大渠的正常运作。

青山为证、绿水伴行。绝壁天渠流淌的不仅是滋润土地、灌溉庄稼的清冽甘泉,更是毕节人民不畏艰难、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鼓舞人们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澎湃激流。天渠开凿距今已超过一个甲子,岁月如白驹过隙,精神却历久弥新。今天的毕节人民,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与全国人民一起向中国式现代化进发。

来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人文毕节》

编辑:陈燕民 责 编:杨小旗

编审:史无双 总监制:张晓佳

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

0 阅读:0

觅节节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