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的欧陆战场主要是苏军和德军的较量。到了1945年春,德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奥德河尼斯河西岸,希特勒都急疯了,不能再退了,背后就是德国的首都柏林了。
希特勒下决心死守奥德河,这可是最后的防线了。当了裤衩,也不能再让你前进一步。德军东拼西凑,调集了100万人的兵力,还有1万门火炮,3300架飞机和1500辆坦克,使出了吃奶的力气阻止苏军进攻柏林。德军兵力骤增是苏军的三倍,苏军的进攻一下就被挡住了,斯大林非常担心,战机稍纵即逝,他给前线统帅朱可夫元帅发去急电,必须在一周内解决眼前的德军。
朱可夫元帅陷入沉思,三倍敌军,一周时间,谈何容易。他马上召开军事会议,大家一致同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偷袭,背后传球,假动作过人、出其不意、上篮得分,稳的一批。
茫茫夜色就是偷袭的最好掩护,要是阴雨天就更好了。你想大半夜的还阴天下雨,黑灯瞎火的什么都看不见,正好适合偷袭。参谋们赶紧查一周内的天气预报。正好有一天晚上下雨,当即决定就在那天晚上偷袭。您也知道这天气预报,有时候就跟股市预测差不多,看看就得了。
苏军眼巴巴地等到那天晚上,不但一滴雨没有,还是个大晴天。大月亮又白又亮,照得跟白天似的,你这样去进攻人家,哪是偷袭?这就是去给人家当活靶子了。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部队都动员起来了,老大斯大林定的最后期限也快到了,怎么办?怎么以少胜多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呢?朱可夫元帅不愧是名将,智商非常高,特别会创造战场奇迹。一个超级秘密武器,就在他的脑海里成型了。
朱可夫元帅问各位将军,为什么选择在雨夜进攻德军呢?将军们回答,天黑,敌人看不清我们。朱可夫说,所以雨夜不是重点,看不清才是重点,只要让敌人看不清,咱们不就行了。用什么办法呢?大家还是很迷惑。朱可夫把众人带到一排汽车面前,命令把所有车灯都打开,强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朱可夫问,现在你们还能看清对面吗?
将军们恍然大悟,朱可夫命令把所有的大功率探照灯都集中起来,安装在进攻的车辆上,悄悄推进到最前沿,潜伏下来,等待进攻的时刻。
经过几场激战,苏军被拦在奥德河尼斯河一线停滞不前。希特勒认为苏军已是强弩之末,再也没有能力前进一小步了,所以德军是胆也壮了,自信心也恢复了,这会儿都在安心睡觉。站岗放哨的呢也抽着烟、聊天,吹牛:我看着苏军也不过如此,过几天咱就打一反击,直接拿下莫斯科,然后咱就穿过西伯利亚,一路干到海参崴。我可听说那边海鲜不错,到时候我请你吃饭!这就是飘了。要不怎么说凡事得低调呢?一飘准出事儿,您就体会去。
1945年4月16日凌晨3:00,大部分德军还在做美梦,奥德河的上空忽然升起了无数颗信号弹,苏军万门大炮一起开火,猛轰德军阵地,炮弹就跟不要钱似的,一口气轰了20多分钟,紧接着冲锋开始,朱可夫元帅命令最前沿140多部大功率探照灯全部打开,连同所有坦克和卡车的车灯都一起打开,耀眼的强光照的德军是眼花缭乱、乱作一团,甚至都看不清苏军在哪。
在强光的掩护下,苏军如决堤的洪水一下就冲垮了德军的阵地。这用探照灯当武器,在战争史上还是绝无仅有。您要是玩过使命召唤或者CS,这就跟闪光弹是一个意思。
德军哪见过这阵势?苏联人这是什么新式武器,德军阵地陷入一片火海,苏军是分割包围、逐次歼灭,仅用一小时就攻克了德军的一线阵地。苏军向纵深推进连战连捷,打开了攻占柏林的胜利之门。这探照灯在人们平常的理念里只能用来照明。
朱可夫元帅却计高一筹,把它用成了出其不意的法宝,这也给咱一点启示,平时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多花点心思,开阔思路,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UC网友47xxxx8544
我记得这探照灯好像闪了自己人的眼睛吧,有什么好秘密的[笑着哭]
-成田甲斐
朱可夫探照灯照德军阵地发生在施劳弗高地战役(1945年4月16日)苏军有三个集团军群,人数一百多万,德军14个师,人数11万,这次别出心裁的进攻效果并不好,因为德军指挥官知道苏联在发动进攻前会全线炮击,所以德军部队在苏联进攻前并没有进入一线阵地,而是在二线阵地,苏军炮击结束后德军方才进入一线阵地,所以苏军炮击没有给德军造成什么损失,待到苏联打开探照灯冲上来的时候,反倒是苏军自己看不见了,他们看不见指挥官手势,看不见德军开枪时的火光,德军则可以通过苏军背光显现出来的人体轮廓攻击苏军,这次攻势很快就以苏军失败告终
Xdd
德军是苏军的三倍?你逗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