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毕业修行人告诉你:到底该怎么打坐?

董悦道 2024-06-13 19:02:22

我最近正在初学打坐,看完陈宇廷先生(哈佛毕业生)的书才知道,原来,我有那么多错误的观念,幸亏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指导。

根据陈宇廷先生书里的内容,我们用先破后立的方法来聊聊,先说打坐中不能干什么,再说要干什么。

一、 打坐时不能做什么

这么说吧,陈宇廷先生提到的打坐中不能做的事,有好几样都是我之前追求的。

比如,追求身体进入一个舒适的状态啦,追求和外面的高能量进行连接啦等等等等,下面我们就详细聊聊。

1、 打坐不是追求无念

很多打坐初学者会说,打坐不就是追求把所有念头停下来,坐在那里没有念头吗?坦白说,我以前也这样想。

但是就我看过的书来说,至少有三位老师(南师、雪漠老师、陈宇廷先生)都说,如果打坐是追求无念,那最终的结果就是落一个“顽空”,人逐渐会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石头、雕塑样的东西。

2、 打坐不是发呆、傻坐、心智混沌

有人觉得,打坐就是休息嘛,我趁着打坐小睡一下,或者发发呆也不错,这样下去心智会越来越混沌。

南师也说过,千万不要在很困的时候去打坐,等你睡饱了、清醒了才去打坐才是对的。要不然就是“冷水泡石头”,不管坐多久都不会产生智慧。

3、 打坐不是把自己放在飘飘然中

用正确的方法打坐打到一定阶段,身体会出现“轻安”,也就是飘飘然,很舒服。这种快乐比吃最好的东西、玩最好的东西都快乐。

作家严歌苓就写过:打坐起来以后,感觉走路像在云上飘。

但是不能执着这种舒服,假如你正在轻安中,有人叫你,你就大怒,情绪大乱,心智就可能混乱。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执着于轻安,就无法超越轻安状态,进入下一步。

我以前也想过,如果我能修到轻安,然后一直停留在轻安境界该多好,原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再好的感受,都要放下。

4、 打坐不是做白日梦

我以前曾觉得,如果要观想,那一定要观想非常美好的画面,给自己一个美丽心情。

但陈宇廷先生这个观点,相当于给了我一个当头棒喝。

5、 打坐不是追求普通人没有的厉害境界

这是我以前最想追求的。但陈宇廷先生说,如果追求这个,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面,容易与现实生活造成混乱。

就好比你在看一场3D电影,你以为你真的进到了电影中,只关注电影,不关注现实生活了,没有意义而且危险。

我读书时,看完上面这些内容,觉得自己学到了点东西,但是心里又想:

禅宗用的都是否定的方法,从来只会告诉你“不是什么”,却不会告诉你“是什么”,让你自己找答案。

没想到的是,再往后读几十页,发现陈宇廷先生对于“打坐时要干什么”竟然也给了一些答案,很是欣喜。

二、 打坐时要干什么

对于打坐时要干什么,陈宇廷先生给出了三个层次的练习方法。

1、 觉察

注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活动,在看什么,在听什么,觉察自己在想什么事情,有什么思绪。

我的理解就是,平时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在不停地接收外界的信息。打坐时,尽量向内打开,觉察自己的身体(五脏六腑)和思想。

陈宇廷先生认为,熟悉了觉察,可使免疫力提升,快乐指数增加,专注力增强,对人事物的判断更准确。

2、 觉观

“觉观,观的是自己念头的起落,但不分析,只是单纯地“觉观”。

此时能发现,情绪和烦恼,只不过是一团团自生自灭的能量,只要我们放松地看着,不想去阻断烦恼,烦恼就会消失。”

对于觉观,我的理解是,觉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观察自己,觉观比觉察有一点抽离,像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不沉浸。

陈宇廷先生认为,熟悉了“觉观”,就明白了“烦恼即菩提”。

3、 觉照

觉照的照,是《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的照。

到了这阶段,就像太阳升起,照破黑暗。我们已经能做到内境和外境合一。

熟悉觉照以后,我们会对众生升起很深的慈悲,可以像光一样照亮别人了。

简单总结下觉察、觉观、觉照三个层次,其实就是:

第一步从习惯了感受外界回到感受自身,第二步从旁观者的角度感受自身,第三步用升华以后的自我再去影响外界,是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

4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