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一句经典台词说“等我有钱了,就给你买辆路虎”,成功把路虎这个品牌刻进了国人的脑海。
那时候,有辆路虎揽胜,简直就是 成功人士的标配 ,是身份的象征,是奋斗的目标。
甚至不少土豪愿意加价20万提车,依然一车难求。
可如今呢?
曾经的“贵族座驾”,如今却沦为了“七折豹、八折虎”。
原本60万起步的路虎极光,如今直接腰斩,16万多就能开回家。
这巨幅的降价,不知刺痛了多少当年咬牙买下路虎的中年男人的心...到底是什么让这个英国贵族跌落神坛?
今天老哥我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

PART01
极光为何从“香饽饽”变“清仓品”?
“38万的精英版24万就能落地,42万的豪华版直降到26万”——这不是什么夸张的广告词,而是当下路虎4S店的真实报价。
北京某路虎4S店销售林凯透露,这波狂降价格主要是为了清理2023款库存,“3月份必须消化60%现车,4月新款到来前必须清空库存”。
这种“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策略,让老款极光L到4月中就基本售罄了。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2024款新车虽然官方指导价上调了,但实际优惠力度依然很大。
林凯介绍:“指导价42.98万的驭光尊耀版,现在分期优惠后裸车也就25万左右,落地最多30出头。”这一波操作,让三个月前刚花33万提车的极光车主直呼“躺着也中枪”。 路虎比股市还刺激,简直就是价格过山车 !

PART02
从“皇室座驾”到“价格屠夫”的自毁之路
回顾路虎的辉煌史,这可是英国皇室的御用座驾,连丘吉尔首相和伊丽莎白女王都是它的铁杆粉丝。
1983年,它还是007电影里的明星座驾。
2012年路虎揽胜极光进入中国后,60万的售价不但没吓退消费者,反而让不少成功男性趋之若鹜。
那时的路虎,霸气外形配上“上山下海”的实力,确实让人心动不已。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BBA(奔驰、宝马、奥迪)在紧凑型SUV市场发力,极光的优势越来越少。
更要命的是,极光的品质问题也逐渐被放大—— “烧机油、电路故障多”的通病 ,让不少车主直呼“再也不会买第二辆路虎”。
再加上维修保养费用高昂,买车只是开始,养车才是无底洞。
面对四面楚歌的市场环境,路虎似乎只能靠降价来自救,从80万的天价一路跌到如今的16万多,这样的“向钱低头”,无疑是在透支品牌价值。

PART03
降价自救还是慢性自杀?路虎的困境与出路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销量来看,路虎在华销量仅为17841辆,同比下滑18.6%。
大幅降价不但没能挽回颓势,反而进一步削弱了品牌溢价能力。
路虎在2023年提出了“重塑品牌”战略,将原本的三条产品线——揽胜、卫士、发现全部升级为独立品牌。
这意味着“路虎”这个名字将不复存在,但如此大刀阔斧的变革,会不会是饮鸩止渴?

豪华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价格 ,而是产品力、品质感和独特的品牌调性。
当极光变成一款“便宜货”后,消费者还会因为情怀买单吗?
恐怕不会。
同样25万,为什么不选奔驰GLC、宝马X3或奥迪Q5?
这些品牌不仅产品力更强,保值率也更高,维修保养也更便宜。
路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降价→品牌受损→销量下滑→继续降价...不改变产品力和品质,仅靠价格战,这条路走不远。

PART04
写在最后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这本是路虎一直以来的品牌精神。
如今看来,风度没了,温度也凉了。
从60万到16万多的跳水式降价,不仅让老车主伤心,也让路虎的品牌形象遭受重创。
盲目的价格战或许能带来短期的销量增长,但长远来看,品牌塑造远比价格战略更重要。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汽车市场, 豪华品牌的未来在于回归本质 ——打造真正有实力、有品质的产品,而不是一味内卷价格。
对路虎而言,与其做价格屠夫,不如踏踏实实提升产品力。
豪华车的灵魂从来不是价格标签,而是让人心甘情愿买单的实力与调性。
你怎么看路虎极光的大幅降价?如果16万多就能买路虎,你会心动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