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安徽迎来了两位贵客——毛主席和张治中将军。谁能想到一段关于登山与否的对话,竟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张治中一心想请毛主席登上黄山,领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壮美景致,却不曾想毛主席婉拒了他的邀请。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毛主席决定不登黄山?是张治中的一句无心之言触怒了他,还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多年以后,当张治中回想起这段往事,他悔恨地说了一句:"我不该说不坐滑竿不行。"这句话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竹棍见证主席风范毛主席曾经纵横天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然而,在毛主席离世多年后,人们却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件看似平平无奇,却又与众不同的物件——一根朴实无华的竹棍。
这竹棍虽然简陋,却似乎承载着某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引得世人浮想联翩。它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历?又为何能在毛主席的遗物中占据一席之地呢?
这根竹棍的身世,还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当时,毛主席在杭州一带视察工作。闲暇之余,他听说附近有一座颇负盛名的丁家山,顿时心生向往。于是,毛主席决定趁此机会,与警卫一同去探访这座山的风采。
然而,丁家山的地势险峻,山路崎岖难行,提前没有准备的警卫还忘记给毛主席带登山棍了,这可怎么办?
为了不耽误行程,一位警卫提议,何不就地取材,从林子里寻一根合适的竹子,权作登山之用?
这位警卫的提议得到了认同,于是警卫来到了林间四处搜寻,却发现附近并无野生竹林。眼看时间紧迫,无奈之下,警卫来到山脚一处民宅,询问是否能从院中竹林里择一根竹子。
得到同意后,待警卫费尽周折,终于削好了这根青翠的"登山棍"时,毛主席并未立即接过,而是平和地问道:"你这根竹子可是从野外采来的?"
"报告主席,属下是从山下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取的。"警卫诚实地回答。
毛主席闻言,神色愈发肃然:"那可曾付过钱?"
"主席您放心,属下给了钱的。那户人家还执意不肯收,是属下硬塞给他们的。"听到这里,毛主席的面容才渐渐舒缓,他满意地点了点头,接过警卫手中的竹棍,踏上了征服丁家山的路途。
即便是一根野生的竹子,若是未经主人允许,毛主席也绝不会随意取用,更何况是群众辛勤培植的家中之物。
在旁人看来,区区一根竹棍,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虽只是件小事,却体现了毛主席对人民利益的珍视,对党的原则的坚守。
毛主席从这看似寻常的小事中,传递出了他一贯恪守的原则——那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滑杆引出不登之谜1954年,毛主席与他的老友张治中在安徽考察工作时,一段关于是否登上黄山的对话,在日后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张治中是土生土长的安徽人,对家乡的名山大川有着深厚的感情。黄山,这座誉满天下的名山,自然是他极力向毛主席推荐的旅游胜地。
"主席,您看这黄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之一啊!别人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您怎么能错过呢?"张治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黄山的种种美景,语气中满是自豪。
面对老友的盛情邀请,毛主席却并没有立即应允,反而沉吟片刻,问道:"现在上黄山,路修好了吗?汽车能开上去不?"
张治中一时语塞,旋即回答:"主席,山路还没修到山顶,汽车恐怕是开不上去。不过您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坐滑杆啊!那可比汽车舒服多了,还能欣赏山景呢!"
所谓"滑杆",是黄山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其实就是把一顶轿子去掉上面的顶篷,以露出头来,再由专门的挑夫前后抬着,沿山路缓缓前行。
乘坐滑杆,不仅可以360度饱览迤逦的山色,还能免去登山的劳顿,可谓一举两得。那时的黄山,满山遍布着滑杆,许多游客都乐此不疲。
然而,听了张治中的一番解释,毛主席非但没有心动,反而皱起了眉头:"不坐滑杆,就上不去黄山吗?"
张治中见状,也颇为不解,他斟酌着开口:"主席,这黄山,山高路陡,不坐滑杆可就难了。再说,这滑杆由当地的老百姓挑着,力气也大,速度也不快,您坐着玩赏山景,再合适不过了。"
不料,毛主席听罢,却摆了摆手,语气坚决地说:"黄山这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我看还是不去的好。"
张治中这一下惊住了,几分钟前,他曾清楚地感觉到,主席听他描述黄山胜景时,眼中隐约闪过一丝兴趣,那是熟悉的神情,意味着心动了。
可谁能想到,只是三言两语之后,主席却突然改了主意,坚决表示不登黄山。话语简短却态度坚定,让张治中一时摸不着头脑。
而"偏僻"二字,更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黄山之所以为名山,正是因为它远离尘嚣,拥有一方净土。像毛主席这样的登山爱好者,像五岳山、岳麓山等都是爬过的,可难道这些山就一点都不“偏僻”?
不便多问,张治中只能按主席的决定行事。
他知道,主席并非第一次来安徽,这一路他们经过的山水胜地,大多都曾留下主席的足迹。尤其是西湖,那里是主席极为喜欢的地方。
张治中还记得,每次主席游览西湖,不仅流连于湖光山色之间,还喜欢登临周边各座名山。从宝石山到玉皇山,几乎没有一座山是主席未曾攀登过的。
眼下,面对更负盛名的黄山,为什么主席却如此抗拒登山呢?张治中隐约猜测,或许原因就在“滑杆”上。
黄山山势险峻,路途陡峭,若想欣赏沿途风景,大多游客都会选择乘坐滑杆以节省体力。可主席却对这件事表现出明显的抗拒。
那时,滑杆并不只是便利的交通工具,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许多权贵坐滑杆时,会对抬轿的劳工颐指气使,甚至故意让轿夫加快速度以显自己威风。
如今,新中国成立,这种不平等的时代早已过去。滑杆变成了你情我愿的交易:坐的人出钱,抬的人出力,皆是正当谋生之道。但主席似乎并未改变对滑杆的固有印象,可能正因如此,他才断然拒绝登黄山。
想到这里,张治中低头看向主席,想从他的表情中捕捉些许端倪。然而,主席只是静静注视远方的山巅,脸上的神情似乎多了一丝感慨,也多了一丝决然。
后来,毛主席与张治中仔西湖边并肩而行,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一路上,主席手中一根竹杖轻点地面,每走一步,竹杖在地面发出的清脆声响。
途中,主席忽然停下脚步,拍拍自己的膝盖,又晃了晃手中的竹杖,笑着对张治中说道:“这就是我的滑杆,比那人抬的要好用得多啊。”
张治中一怔,随即明白了主席话中的深意,不由得苦笑。
他的目光落在主席用力握着的竹杖上,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当年黄山脚下的那一幕。那时,他无意间提及滑杆的陡峭山路和艰难行程,本想是提醒主席注意安全,却未曾料到,这句话竟让主席果断决定不再登黄山。
“你看这座山,”主席指着远处苍翠的小山丘,“这叫宝石山,山虽不高,但登顶时视野开阔,能俯瞰整个西湖。再往前,那边是玉皇山,山上的玉皇阁更是风景秀丽。杭州的这些山啊,我都走过,真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主席饶有兴致地开始讲述西湖周边山川的风土人情,在他的描述中,这些小山并不逊色于黄山,反倒因为亲近而多了几分温情。
张治中听着主席的讲述,心中既惊叹又惭愧。他终于明白,黄山之行之所以成为遗憾,并非因为黄山不够壮美,而是因为主席从心底拒绝让别人因自己而多承负担。
张治中追悔莫及地说:"我不该对主席说,'不坐滑杆不行'的。"
在毛主席的心中,他所看重的,是一种穷苦百姓背后的辛酸,而这,恰恰是那顶看似寻常的"滑竿"所不能承载的。
轿子回忆革命初心上世纪20年代,彼时的毛主席,还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革命者。他奔走于湘赣边区,宣传革命,组织农民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根据地而不懈奋斗。
在越来越多的农民摆脱压迫参与革命后,地主和军阀也开始勾结起来,试图将我党无产阶级革命的薪火扑灭,在这个过程中,毛主席就曾经被人围捕过。
军阀的追兵逼近时,毛主席只得暂时撤离根据地,转移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避难。
所幸,几位当地的农民挺身而出,为毛主席提供了一个藏身之所。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甚至不惜以身犯险,决心要将这位革命领袖护送到安全的地方。
于是,一顶简陋的轿子被抬了出来。农民们小心地将毛主席扶上轿,又以自己的臂膀代替轿杆,吃力地抬起轿子,在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行。
毛主席坐在摇晃的轿子里,透过轿帘的缝隙,看到他们佝偻着脊背,内心无比震撼。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虽然是一位革命领袖,但若没有这些普通劳动人民的支持和奉献,革命的道路将寸步难行。正是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农民,用自己的血汗乃至生命,托起了革命的希望,才换来了今天的胜利果实。
从那以后,毛主席再也没有坐过轿子。真正的革命领袖,绝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将人民当作牺牲品。相反,他要时刻与人民心连心,始终将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懈奋斗。
这段刻骨铭心的"轿子记忆",也让毛主席对乘坐"轿子"之类的交通工具产生了抵触情绪。在他看来,那簇人力资源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重量,更是千百年来劳苦大众所背负的沉重枷锁。
因此,当张治中建议乘坐"滑杆"上黄山时,过去的记忆便在毛主席脑海中闪现。黄山虽美,但若是以普通百姓的血汗为代价,再美的风景也会顿时失色。更何况,当时的人民生活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个领袖又怎能以游山玩水的悠闲姿态示人?
于是,面对老友的邀请,毛主席还是拒绝了。
张治中也终于明白,主席从未将自己 置于劳动人民之上。他曾说过:“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对于主席而言,这不仅是革命的核心理念,更是贯穿一生的信念。
主席曾对张治中提起自己的愿望:“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回湖南老家去,做个教书先生。”这听起来简单质朴,却蕴含着对未来社会的深切憧憬。
从这样的一件小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任何时候,毛主席始终都是把人民,把党和国家放在第一位的。
回到当时的情景下,就算毛主席坐着滑杆上了一回黄山,也一点都不会折损其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但正因为他无时无刻都想着让百姓挺直胸膛,才让我们每当想起时都难掩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