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不抽我不抽,中国航母谁来修?”
一直以来,这都是人们调侃烟草税的顺口溜,虽然与航母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却体现了人们对国家建设的关心。
然而,有这样一个人,在1995年当别人还在说大话的时候,他却已经用200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买下了一艘航母送给了祖国,帮助国家突破了“零航母”的桎梏。
那这个人究竟是谁?他送给国家的航母,如今叫做什么名字?
辽宁舰的前身
2024年5月1日,中国海军福建舰首次展开航行试验,而福建舰这次的亮相也意味着,除了辽宁舰、山东舰之外,中国终于拥有了第三艘航母。
依稀记得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下海时的场景,那恢弘磅礴的气势、万丈汹涌的波涛,都在我国海军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辽宁舰是由前苏联的瓦良格号改装而来,但至于其中有着怎样曲折的经历却并不了解。
1985年,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在苏联黑海造船厂开始建造,由于这是第二艘库兹涅佐夫级的航空母舰,所以在瓦良格号的建造上,苏联可谓是倾尽心血。
只可惜,还没等瓦良格号建成,苏联就分崩离析,而在兜兜转转之下,这艘未完成的航母就落在了乌克兰的手中。
虽然彼时的瓦良格号已经建好了七成,但乌克兰却根本没有能力来接手后续的修建,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将其出售。
1995年,经过乌克兰的多次交涉,俄罗斯终于同意瓦良格号退出海军编制,然后乌克兰就迫不及待地将其挂牌出售。
此消息一出,顿时就引来世界各国的注意,毕竟,拥有这样一个潜力非凡的航母,能大大提升国家的军事力量。
不过,为了不让瓦良格号成为提升其他国家的即战力,乌克兰提出的要求也十分刁钻,那就是只卖给个人,不卖给某个国家。
乌克兰的要求劝退了很多买家,其中就包括迫切想要突破“零航母”的中国,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名叫徐增平的商人,却凭一己之力挽回了这场不可能的交易。
普通却不平凡的人
徐增平是山东青岛人,他17岁进入部队,31岁才退伍回乡,后来不甘平庸的徐增平来到香港经商,在旅游娱乐行业闯出了不小的名堂。
虽然离开部队多年,但徐增平却依然保持着为国奉献的热情,所以当他得知瓦良格号出售的消息后,就立刻展开了购买行动。
由于徐增平经营的是旅游娱乐公司,所以他就能对外宣称,自己买航母只是为了旅游娱乐,从而打消乌克兰的顾虑。
在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徐增平就带着200万美元的保证金和公司文件,火速来到了乌克兰进行谈判。
由于瓦良格号并非小物件,所以谈判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但身为一个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的军人,徐增平最不怕的就是大阵仗。
在第一次谈判中,徐增平就感受到了压力,他不仅要时刻提防乌克兰政府的试探,还要向国际证明自己购买航母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娱乐。
除此之外,徐增平还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的财力能吃下瓦良格号,毕竟,当下的乌克兰政府,要的就是钱。
徐增平深知对方的目的,所以应付起来也是游刃有余,而为了增加交易进度,他更是拉着乌克兰政府的人喝起了酒。
就这样,在酒足饭饱之后,双方便从交易变成了勾肩搭背的朋友,最终乌克兰以1800万美元的价格,将瓦良格号卖给了徐增平。
但徐增平心里很清楚,只有航母没有图纸的话,接下来的修建工程将十分棘手,而为了解决这个潜在的麻烦,他大手一挥又多花了200万美元,买下了装满八辆卡车的航母图纸。
当装着图纸的卡车启程回国后,徐增平才略微松了一口气,而接下来他要考虑的事,就是怎样将这个没有修完的航母给拖回去。
然而,就在徐增平刚联系好拖船公司准备启程时,乌克兰政府却突然反悔了,他们表示,瓦良格号要进行拍卖,所以此前与徐增平的口头协议便作废了。
这个消息让徐增平有些措手不及,但由于距离拍卖开始的时间较短,眼下只有徐增平手里有充足的竞选材料和资金,所以最终瓦良格号依然落在了徐增平的手里。
在1999年,徐增平找到了一家荷兰的拖船公司,原定路线是从黑海出发,途径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非洲好望角、新加坡外海和马六甲海峡,最终抵达大连港,行程需要两个月时间。
刚开始,一切都十分顺利,虽然途中有不少国家会隔海观望这艘大船,但碍于中国的实力也不敢有出格的举动。
可当瓦良格号来到土耳其海域时,土耳其政府却以瓦良格号体积太大,会妨碍其他商船为由,挡住了去路。
土耳其的用意也非常明显,就是一些国家从中作梗,不想让瓦良格号来到中国,从而增强中国的海军力量。
就这样,瓦良格号被困在了土耳其,徐增平不止一次前往土耳其进行交涉,但对方却根本不买他的帐,无奈之下,他只能去我国驻土耳其的大使馆求助。
在大使馆的介入下,土耳其政府终于松了口,但提出的要求也十分离谱,那就是缴纳10亿美金的保证金,以及签署多条安全协议等等。
土耳其的行为无疑是趁火打劫,虽然彼时的中国还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也容不得小小的土耳其造次,最终在谈判过后,他们只能乖乖地放行。
2001年,在被困了两年多之后,瓦良格号终于驶出了土耳其海域,并且于次年的3月3日正式抵达大连港。
作为这件事情的绝对功臣,徐增平在看到瓦良格号在大连港靠岸后,也正式将航母捐给祖国,然后就宣告彻底破产。
原来,在瓦良格号被困的两年间,徐增平不仅要支付每月1.8万美元的停靠费,还要支付荷兰拖船公司的费用。
为了买下航母,徐增平本就掏空了家底,这一系列的高额花费,也让他背上了巨额债务,所以将航母捐给祖国后,徐增平又默默地开始了还债之路。
中国第一艘航母
反观瓦良格号,它的到来对中国的航母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经过检查,虽然其中很多武装零件被乌克兰拆走,但动力系统、整体结构却仍然完好。
在对瓦良格号有了详细的了解后,它便进入了大连造船厂的30万吨级船坞,正式开始了修建之路。
将瓦良格号修建完善,并让它正常运转非常简单,但航母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搭载飞机,所以之后又在上层建筑、防控武器、电子设备、舰载机配备等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
有意思的是,在2007年美国公司还曾主动提出要帮我国建造瓦良格号,这明显就是无事献殷勤,所以我国也已自力更生为由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在2009年5月,“瓦良格”的俄文被正式铲除,这也标志着一艘属于中国的航母即将问世。
2012年9月,“瓦良格”号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只不过现在叫它“辽宁舰”更为恰当。
辽宁舰的问世意味着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而最为宝贵的是建造航母的经验与知识,这对未来建设其他航母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山东舰诞生、2024年福建舰顺利完成航行试验,这两艘航母的建造都离不开辽宁舰带来的经验积累。
而作为间接地将辽宁舰送给国家的人,徐增平也早已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商界又掀起了更大的风浪。
但最可贵的是,徐增平始终都在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就像在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庆时,他又捐出了两亿用于支持科研人员做研究。
至于徐增平一手带回家的辽宁舰,海军部队也做了一个辽宁舰的缩小模型送给他,而这个模型就像一块金牌,无论到任何时候都能表明,徐增平为祖国做出的突出贡献。
在2022年5月,徐增平担任了广东国防科技产业促进会的荣誉会长,并且还受邀参加了辽宁舰服役十周年庆。
庆典上,徐增平讲述了将瓦良格从乌克兰回国的惊险历程,也讲述了他当兵时的奇闻趣事,整个人就像一个邻家大叔,平易近人。
总结:
徐增平的一生卓尔不凡,或许后辈很难达到他的成就,但徐增平向人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乐于奉献、敢于拼搏的可贵精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