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我写过《投资越南南北高铁与中国战略利益相悖》的文章,探讨越南南北高铁项目对中国经济与战略利益的影响,说明支持这一项目为何与中国的长远利益不符。 最近网络一直传播一个消息,关于越南南北高铁项目公布2个多月还是无人问津。其实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越南人自不量力的脑子发热还隐藏算计,决定了不会有人上当。越南一直瞄准的是一个“傻老冒”中国,认为中国为了达成其规划的泛亚铁路网的构想,为了抢占市场和利益,即便贴钱也会承接,却没有认清泛亚铁路网的东线(即越南南北高铁),在泛亚铁路网中可有可无,最多也只是鸡肋。
越南南北高铁项目作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基建工程,其复杂性与挑战性远超一般基础设施项目。越南与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侵占我南海岛礁达29个,并且一边寻求中国的经济合作,一边在侵占岛礁上填海扩岛,尤其是2024年其填海速度异乎寻常。中国的高铁技术是世界第一,成本低、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和建设速度快等特点,印尼雅万高铁和中老铁路已是明证。中国参与越南的基建尽管有微乎其微的利益,但站在国家战略利益的角度,本就不应帮助越南省钱和快速的进行大型基建,不仅仅是高铁,甚至包括越南北方的普通铁路。越南南北高铁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只有一点点潜在价值,但综合技术、财务、地缘政治等多维度风险分析,中国选择不参与投标实为基于现实考量的明智之举。
一、预算陷阱:系统性财务风险远超承受边界越南南北高铁项目的预算规划存在根本性缺陷,犹如一座根基不稳的大厦,随时可能因资金问题而崩塌。其实际成本可能突破 900 亿美元,远超公布的 670 亿美元预算。亚洲开发银行测算显示,仅北段桥梁隧道工程,因复杂地质条件,就需额外增加 8 亿美元地质处理费用。征地补偿标准提升,这一关乎民生却又对项目成本影响巨大的因素,导致了 45 亿美元的超支。更为严峻的是,越南远期预算面临着年均 5.2% 通胀率与货币贬值 7% 的双重 “绞杀”。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越南高铁的预算实际购买力将大幅缩水 30%-40%。
回顾国际基建领域,东南亚某国铁路项目因预算规划严重失误,施工过程中成本不断攀升,最终超支 300%,致使项目长期烂尾。大量资金投入其中却颗粒无收,不仅让参与的企业遭受重创,也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中国若深度介入越南南北高铁这类预算失控项目,极有可能重蹈覆辙,陷入资金的无底洞,面临项目进度停滞、资金难以回收等困境,对国家经济和企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住在越南河内的铁路上Living at the railway in Hanoi, Vietnam
二、技术陷阱:不平等的技术转让要求潜藏巨大风险在技术转让方面,越南的要求近乎苛刻且不合理。越南要求全面转移高铁核心技术,却仅承诺 15% 的本土企业参与度,这种失衡的技术置换模式,本质上是一种 “空手套白狼” 的行径。日本新干线方案在技术引入过程中,其技术捆绑策略已证明会推高 30% 的建设成本。而越南在钢轨、信号系统等核心设备仍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下,妄图通过强制技术转移实现所谓的 “自主建设”,实则是将技术风险全部转嫁给建设方和投资方。
中国在雅万高铁项目中,通过渐进式技术合作,逐步实现技术输出与当地技术提升的良性互动,为国际技术合作提供了成功范例。但越南的极端要求,完全突破了技术合作的安全边界。一旦中国满足其全面技术转让要求,不仅可能导致自身核心技术的泄露,还可能在未来的国际高铁市场上,培养出一个毫无根基却凭借技术转移崛起的竞争对手,严重挤压中国高铁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破坏中国高铁产业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三、地缘博弈:政治风险溢价吞噬项目收益该项目已沦为大国角力的竞技场,各方势力在其中纵横捭阖,使得项目充满了不确定性。日本标准轨与中国标准轨兼容方案之争,背后隐藏着高达 50 亿美元的改造成本差异。这不仅仅是技术标准的选择问题,更是大国之间地缘政治博弈的体现。美国通过 “印太经济框架” 贷款施加的 5G 通信系统排斥条款,将增加 12% 的运维成本。这一举措并非基于技术或经济考量,而是纯粹的政治操弄,旨在遏制中国技术在国际基建领域的应用。
更为关键的是,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使其基建项目充满地缘政治变数。中国若参与其中,不仅面临技术标准被政治化的风险,还可能遭遇类似中老铁路曾遭遇的 “债务陷阱” 污名化攻击。中老铁路本是中老两国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项目,但某些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恶意抹黑,企图破坏项目的良好形象和合作氛围。在越南高铁项目中,这种非经济成本的叠加效应将远超项目本身的收益,使得项目的实施变得举步维艰。
四、债务黑洞:偿债能力与收益模型双重失衡越南政府债务率因该项目将逼近 GDP 的 8.3%,触及 IMF 预警红线。这一数据意味着越南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其设计的 BOT 模式要求私人资本内部收益率达 12%,但越南人均 GDP 仅 4700美元的国情,决定了民众的票价承受力存在天花板。这就导致了项目收益与成本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回顾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由于项目规划初期对成本和收益的评估失误,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巨大的财务困境,最终被迫重启谈判。中国金融机构若为越南南北高铁提供融资,极可能面临越南盾贬值引发的偿债成本激增。以阿根廷贝尔格拉诺铁路债务重组案例为鉴,当债务国经济形势不稳定,货币贬值时,债权方面临的违约风险溢价将远超表面利率,最终可能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
五、新的战略:聚焦高质量合作的价值选择中国基建 “走出去” 战略正转向精准化、可持续的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更注重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而非盲目追求规模。相比越南项目的多重风险,中国在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项目中构建的 “共商共建共享” 模式更具示范价值。在这些项目中,中国与合作国家基于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状况,实现了技术、资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通过聚焦政治互信度高、财务模型稳健、技术适配性强的项目,中国既能保障企业的合理收益,又能实现技术标准输出的战略目标。在雅万高铁项目中,中国不仅帮助印尼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还促进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中国高铁技术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越南高铁暴露的系统性缺陷,恰恰印证了 “有所不为” 的战略定力之于大国基建外交的重要性。只有在选择项目时保持审慎和理性,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基建 “走出去” 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越南南北高铁如同镜鉴,映射出新兴市场基建投资的复杂生态。中国的不参与绝非技术能力不足,而是基于对国家利益、企业风险与技术安全的缜密权衡。当某些国家将 “技术转移” 异化为单方面索取,将 “大国博弈” 转化为成本转嫁工具时,保持战略清醒就是最好的回应。中国基建力量的真正价值,在于选择那些能实现互利共赢、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质项目,而非陷入高风险的政治经济泥潭。这种审慎与克制,恰恰是大国经济外交成熟的标志,它将为中国基建在国际舞台上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君子爱国
中国对外承建项目,绝不能技术转让,培养出竞争对手,破坏中国高铁产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在商言商。
晴空万里
不去建就对了,白眼狼不要去理它
活潇洒
找日本吧。中国不要参与。要防止中车集团为了利益盲目投资。
梦醒时分
以后什么东亚的经济合作都尽量把越南晾一边,白眼狼的本性难改!
乘风破浪
究其根源,还是越方高估了其在中美博弈中的份量及在中国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作用,低估了中方务实理性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外交理念。
张华
越南南北高铁路况复杂,至少需要1200亿美元,约合9000亿人民币,而且美元不断放水贬值,到时候极可能一文不值,因为10年后美债突破55万亿,需要通胀赖账。 不能让越南南北融合,给一万亿美金也不修。
胡洛敏
可不能再养虎为患
天天开心
明智之举
火火仁
先建好中越三条连接线,这个建好了咱中国可能会考虑这个越南南北高铁,那时估计在十年后
春风十万里
中国严格控制对越南投资[点赞][点赞][点赞]
凉山鹰
越南不应该建设350公里的高铁,回收成本很困难,应该建设160公里的快速铁路,客货混运
泽铭95166 回复 02-05 09:57
根本就不用考虑扶持他发展,历史教训还不够深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