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救出沦落风尘的妻子,妻子:把我的姐妹也救了吧

艾上读书 2022-05-02 08:45:58

京城孝感坊,有邢知县、单推官,两家门对门。

邢知县的妻子是单推官的妹妹,单推官有一个儿子名叫符郎,邢知县有一个女儿名叫春娘,年纪相仿,于是定了娃娃亲。

有一年夏天,邢知县带全家到顺阳县做县官,单推官全家到扬州做官,两家约定五年后让两个小孩办了婚事。

这一年冬天,土匪横行,邢知县夫妻双双遇害身亡,春娘被土匪抢走,卖到了全州的杨家,取名杨玉。

春娘十岁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由于杨婆婆以前就是青楼的,所以教会玉娘许多歌舞才艺,每次宴请达官贵人的时候,都能唱歌跳舞,十分动人。

春娘长的是花容月貌,举止贤淑得体,又不想别人那样口无遮拦,很端庄很大方,看管她的人都很看重。

单推官渡过长江,一直升官,最后当到了郎官,与邢知县的人生截然不同。

绍兴初年,符郎受到父亲的庇护,在全州做了司户。

当时全州僚只有司户最年轻。

司户见到杨玉,十分喜欢,但是没有机会说话。

司理与司户,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想暗中帮忙撮合,但由于太守太过于严苛,所以一直没有行动。

过了两年,新太守上任,与司理有交情,每次宴请司户也出席参加。

于是司理置办酒席专门请司户,只叫了杨玉一人伺候。差不多喝了半醉,司户假装喝醉出去呕吐,然后去旁边的房间休息了。

司理让春娘伺候自己喝汤,然后就让春娘伺候自己睡觉了。

司户因夸奖了春娘,于是春娘亲自敲门找到司户。

司户看她不像是风尘之人,春娘慢慢说:“我本来是官宦人家,并不是杨婆婆所生。”

司户便问她父母是什么人。

春娘哭着诉说:“我本姓邢,住在京城孝感坊,小时候就和舅舅家的孩子结了亲,父亲后来去了顺阳县,不幸被土匪杀害,我就被卖到这里。”

司户继续追问她舅舅是什么人,春娘回答:“舅舅姓单,当时去扬州做官,他儿子名叫符郎,现在不知是生是死。”

说着就悲伤的哭起来了。

如此一来,司户确认她就是春娘,假装试探问道:“你现在吃的好,穿得好,大人也很喜欢你,你怀抱什么不满足的?”

春娘说:“我还是想有一个家,如果嫁一个老百姓,穿粗衣,吃粗饭,也愿意。现在在这里伺候别人,并非我想要的。”

司户看得出来春娘说的是实话,现在还没有结婚,但是也不敢全信。

过了一天,司户宴请司理,叫来春娘伺候,也不嘻嘻哈哈的开玩笑。严肃认真的问道:“前日你所说的,嫁给老百姓也愿意,我现在死了妻子,你愿意跟我生活吗?”

春娘回答:“如果能离开这里,我十分愿意,但是我担心以后你喜新厌旧,容不下我怎么办?”

司户于是写信告诉父亲。

原来邢知县有一个弟弟做盐官,早先过江住在临安,与单家有往来。

单当时在省里做官,于是让邢盐官把事情写详细,上书朝廷,祈求促成这桩婚姻。

司户又写信给太守,邢盐官也写信。

司户让司理叫来春娘,把实情相告,嘱咐千万不要泄密。

第三日,司户带着父亲的书信拜见太守,太守说:“成人之美,我愿意帮忙。”(古代青楼女子都是在刑部备案的,所以说:从良比登天还难!)

于是中午的时候,官府文书下达,司户担心有变动,悄悄派人去打探消息,果然太守的厨房正在准备晚宴。

司户说:“这么隆重,也不是什么大事。”

然后春娘过来伺候,只叫了通判一人,晚宴进行到一半,太守对玉娘说:“你怎么报答我呀?”

春娘回答说:“身家性命都是大人所赐,即便付出生命因为无以为报。”

太守说:“虽然这么说,还是要报答我的。”

通判看不下去了,义正严词的对太守说:“你也是一步一步坐上这个位置的,现在是司户的上司,君子就应该成人之美。”

太守有一点不好意思,说:“老夫喝多了,如果不是通判提醒,我险些酿成大错。”

于是让春娘去了内宅,和其他女子共处一室。

叫来司理,司户四个男人把酒言欢一整晚,早晨,把文书交给杨婆婆,杨婆婆哭着找过来,说:“我们养女儿十多年,费心尽力,舍不得分开呀。”

春娘说:“我虽然是你们抚养的,但这十年你们通过我也赚了许多钱,足够你们养老了。”

杨婆婆嚎啕大哭,太守呵斥离去。

司理当媒人,邢盐官做主人,正是举行婚礼。

快到任期的时候,春娘对司户说:“我不幸沦落风尘,还好有姐姐妹妹照顾,既然我们要离开这里,以后也不能相见,我想备一些酒菜,和他们告别,你觉得如何?”

司户说:“你的事情,这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没有什么顾虑,你去做吧。”

春娘在胜会寺摆了一桌,请了杨婆婆一家,还有姐姐妹妹十来个人,有一个丽华姑娘,与春娘关系很好,她的歌舞都是春娘教的,亦师亦友,感情特别深厚。

忽然丽华拉起春娘的手,说道:“姐姐命好,今天脱离苦海,我还在风尘之中,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丽华失声痛哭,春娘也跟着哭,丽华的针线活特别好,春娘说:“司户现在正好缺一个做针线活的,但你我姐妹相处,怎么能你做小呢?”

丽华说:“你们姐妹也是你年长于我,况且今天你我天差地别,如果姐姐帮帮我,脱离苦海,也是一件大好事。如果司户真的需要一个针线活的,那就找我吧,总比找一个不认识的人好。”

春娘回去之后告诉司户,司户不答应。

司户说:“把你放出来已经很难了,还想再放一个?”

但丽华那边不停的派人来催,司户不得已,只好厚着脸皮,找到太守祈求帮忙。

太守说:“你小子还想一箭双雕,我也不是不近人情,那你就弥补一下之前通判的过世吧!”

司户带春娘回家,亲人相见,抱头痛哭。

说到丽华的事情,亲戚数落司户说:“你能救了春娘,也应该帮助同样落难的人呀,但你不能据为己有。”

司户听说十分惶恐,想着让丽华改嫁。

但是亲戚很喜欢丽华温柔贤惠,也就留下来了。

过了一年,丽华生了一个男孩,春娘视若己出,取名飞华。

后来做到丞相,人们也都知道他和春娘,丽华的这一段奇事。

这个符郎,春娘,丽华都是真豪杰,太守却是一副小人心肠。

0 阅读: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