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是一位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工作三年多的年轻教师,他所在的中学,像他这样的年轻教师并不多,大家虽然教不同的学科,但因为年龄相仿,交流比较多。
前段时间,陈老师准备申请一个市级课题,课题与各学科教学模式融合有关,便拉上了几个小伙伴。为了把稳起见,他与教研组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对课题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对课题的内容进行了补充。然而当他把材料递交到县教研室时,很快就被“打回来”。他觉得可能是内容不够好,改了一下交过去,结果又被“打回来”。
“申请市级课题屡遭拒绝,连县教研室这一关都过不了,真是挺尴尬的”,谈到当时的感受,陈老师很是无奈。不过连续的失败并没有让他气馁,他开始寻找原因,并到处“求经”。后来一位曾经成功申请过市级课题的老师给了他一些暗示。这位老师告诉他,要跟校长沟通好,寻求校长的支持,如果校长表态支持且全力予以协助,课题很快就能申请下来。
陈老师虽然工作年限不长,但他很清楚这些暗示的意思,为了将课题顺利申请下来,他不得不跑到校长办公室,执意要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校长推辞了一下也就同意了。于是,原来的课题负责人由陈老师一个人变成了“校长和陈老师”两个人(课题可以有一个负责人,也可以有两个负责人),校长是第一负责人,陈老师是第二负责人。
之后的进展就比较顺利了,陈老师把课题的每一次进展都向校长汇报。校长借课题申报这件事,请县教研室专家到校指导工作,很快陈老师的课题就通过了县教研室的审核,顺利上报到市教研室。在市教研室审核期间,校长组了个局,让陈老师当面向市级专家口头汇报课题内容。一套流程走下来,他顺利申报到了市级课题。
“申报课题的内容基本没有变动,我仅仅是做了‘让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这1件事,形势就彻底发生逆转”,陈老师苦笑着说,“我感觉,课题的申报,资源比内容更重要”。
确实,陈老师在课题申报过程中,校长提供了非常多的资源,如果他没有把校长拉进自己的课题组、让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申报过程肯定会更加曲折,说不定会被永远“挡在门外”。
我们身边有不少老师申报课题的路径与陈老师类似,他们把内容写好,再寻求校长或其他校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而让校级领导担任市级课题、省级课题,乃至国家级课题负责人,似乎已被大家默认接受。
当然,一线教师申报课题,也不是纯粹靠校级领导提供资源,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他们专业功底扎实,课题内容详实,研究方向颇有前瞻性,他们完全是以内容取胜。可是,既然存在部分依靠资源申报课题的现象,就说明课题申报过程仍存在漏洞,课题申报环境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按理讲,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是为了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规范的形式来解决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以科研的思路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课题研究应该既可以让教学过程变得更有趣味、更有效率,又可以让教师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和飞跃。不过现在许多基础教育阶段的课题研究变了味,大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多为了职称评审。
在职称评审中,课题研究(一般要成功结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没有课题研究相关材料,中小学教师要想晋升到更高级别,会非常困难。
有些职称评审标准较高的省市,只认可在课题研究中担任课题负责人的材料,课题组成员的材料不予认定,所以导致一些中小学的课题研究成为了负责人一个人的事,成员很少参与其中,这也是部分中小学课题质量较低的原因之一。
可是,社会发展很快,教育改革步伐也在加快,中小学教师要想在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进行思考,开展研究,总结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反思教育教学中的一些行为,把课题研究真正地开展下去。
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从课题研究的软环境着手,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课题选拔和评审平台,引导一线教师回归科研的本初,鼓励一线教师开展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课题研究,同时在更高层次上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适应教育形势的快速变化,才能让一线教师不至于在快速改革中落伍或被淘汰。
今日话题:你认为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作用大不大?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天空之城
实话,我们上次申报市级课题,也是一模一样的经历。
我是路人丙
不懂就麻烦别乱发了,小编知不知道课题主持人要求是什么?
我是路人丙 回复 12-10 11:24
职务和职称是两回事,而且中级当校长的多了去。现在的问题是小编对课题主持人的要求一点不懂。
我是路人丙 回复 12-28 01:15
多了去了,特别是四十以内的。
涌流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研课题结题的至少六位数以上吧?可有几个是值得推广的?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便是诚信问题,这问题不解决,什么改革成效便会打折扣。
农泉
课题[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屁用没有
小军
全国课题多如牛毛,多少有毛用!
姑妄言之
有多少高职称“老师”不是一线老师甚至不是老师
和风
真实!我后来放弃了。做县级小课题也够用了。
留守爸爸
做为一线教师能把课用心上好就非常棒了!课题忽悠人的扯蛋东西。
有凤来仪
真实啊,正在经历中…
用户64xxx80
责任人?你这打官司呢?
陈永贤
著书都为稻粱谋!
玩游戏就是玩心态
无利不起早 别抱怨了
黄金哥
有毛用?
用户13xxx65
课题研究为了职称!这还是教育的初衷吗?但现实就是如此,没有课题不让申报副高职称,这是硬道理!文章内容明确告诉我们,普通老师晋升职称得有多难!各种条件各种证书各种荣誉,还得在规定期限内,否则过期作废!一句话,职称道路太难了!走的老师们身心俱疲!
梧桐树下也参禅
校长偶尔和成天下是巧合,时时和成天下似乎也不高调[睡觉]
寒雨天天
胡扯
黄金哥
沙漠里面淘珍珠!
用户14xxx88
浪费老师宝贵的时间,不是缺德是什么?
用户10xxx49
请校长吃个饭,课题就过了[笑着哭]
东曦
你们真落后~~
昔日年華
课题?有个卵用,评职称的条件罢了[笑着哭]全国的教育课题每年估计有几十公里高[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