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利雅得会谈成果公布:黑海博弈下的权力重组

秦川说国际 2025-03-27 11:17:42

3月25日,美国白宫与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同步公开利雅得会谈成果,双方在黑海安全、能源设施互保、恢复俄农产品出口等议题上达成“技术性共识”。这场被外界称为“历史性转折”的谈判,实则为美俄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战略交易,而乌克兰的诉求被彻底边缘化。

根据白宫文件,美方重点强调“消除黑海军事化风险”,要求俄乌停止攻击民用商船,并落实能源设施互不攻击协议。然而,克里姆林宫版本的成果更为直白,俄方获得西方默许,恢复农产品和化肥出口的全球市场准入,海运保险费用降低30%,黑海港口封锁部分解除。

这种差异化表述暴露了双方的交易本质:美国以解除部分经济制裁换取俄方在关键航道上的让步,而俄罗斯则借机突破西方封锁,重塑对外贸易命脉。

北约情报显示,俄军在会谈后48小时内将克里米亚的S-400防空系统转向敖德萨方向,同时黑海舰队新增3艘搭载“口径”巡航导弹的护卫舰。这种“边谈边部署”的策略,印证了莫斯科“以实力换妥协”的谈判逻辑。

尽管泽连斯基政府提出建立200公里非军事区的诉求,但美俄协议文本未提及任何乌方主张。五角大楼流出的战略评估文件显示,美国已将乌克兰定位为“消耗俄罗斯的战场”,而非独立主权国家。

这种战略轻视体现在具体条款中,美方承诺的10亿美元港口重建基金,60%指定由贝克特尔集团等美国承包商承接,而马里乌波尔等亚速海港口仍处于俄军封锁之下。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测算,协议默许的俄方封锁措施将导致乌克兰2024年钢铁出口骤降83%,GDP再跌6.2%,财政缺口扩大至190亿美元。基辅政治学者直言:“我们成了大国交易的抵押品。”

利雅得此次不仅提供谈判场地,更凸显其地缘斡旋野心。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通过促成美俄对话,成功将自身塑造为“非西方阵营调解人”。这种角色转换与其中东战略深度契合:在平衡伊朗影响力的同时,逐步摆脱对美国的单边依赖。

值得关注的是,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已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共同投资黑海油气田开发。此举既规避了西方制裁风险,又为沙特能源多元化开辟新路径。

这场谈判最显著的信号,是美国默认俄罗斯重返全球博弈核心圈层。正如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周方银教授所言:“当大国接受某种程度的战略共处,意味着国际秩序进入新一轮权力重组期。”

而对于乌克兰,这场“没有胜利者的和平”只是残酷现实的开始。当美俄代表在利雅得交换协议文本时,哈尔科夫的防空警报仍在呼啸,霸权博弈的棋局从未停歇,只是换了战场。

0 阅读:9

评论列表

谦州谦河

谦州谦河

2
2025-03-28 05:35

对于乌俄停战谈判,普京曾经对记者说:乌克兰迟早会被俄罗斯全部占领。

秦川说国际

秦川说国际

目光所及满是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