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而为人》之《浮生如树》有感:命运无常,人性微光

军贤君德 2025-04-18 09:22:26

“雨里爬山难上下,冰上过河进退滑……”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我爱人的心湖之中泛起层层涟漪,她总是忍不住念叨。起初,我只觉这语句质朴,带着几分生活的沧桑感,未曾过多在意。直到后来才知晓,它源自毕啸南的《生而为人》。

这本书是今年大年初一爱人在新华书店买的,爱人读书向来有着一气呵成的劲头,一旦翻开便沉浸其中,直至读完才肯罢休。在那些日子里,她时常对着书中内容喃喃自语,脸上的神情也随着书中情节起伏变化。受她这般痴迷状态的感染,我的心底悄然萌生出好奇。最近,我也翻开了这本书,准备探寻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爱人如此沉醉。

毕啸南的《生而为人》开篇便是《浮生如树》,这个故事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读者的心间,令人久久难以平静。它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将生活的苦难与人性的复杂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故事的主人公祝长生和瑛姑,一个是患有癫痫的男子,一个是有些痴傻的女子 。祝长生在得知自己身患癫痫后,曾陷入深深的绝望,甚至试图通过喝农药结束生命。而瑛姑,因痴傻常遭人嘲笑,嘴角总是不自觉地流着口水。这样的两个人走到一起,在外人看来或许是不可思议的,但对他们而言,却是彼此在这冰冷世界里寻得的一丝温暖。

婚后的日子,虽不富裕,却也有着平凡的幸福。祝长生心疼瑛姑,为她准备许多手绢擦拭口水,亲手为出海打海蛎子的瑛姑做钩子,下雨时赶忙去集市接她;瑛姑虽痴傻,却也满心依赖着祝长生。他们如同两棵在贫瘠土地上相互依偎的树,努力扎根,汲取生活的养分。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对苦命的夫妻。他们的儿子在工地上意外扎断了一条腿,女儿出海时不幸身亡。这接连不断的打击,如同一把把利刃,将他们原本就脆弱的生活彻底撕裂。

祝长生在这巨大的痛苦中逐渐精神分裂,最终在一个除夕夜,将相伴多年的瑛姑当作猪杀死在樱桃树下,甚至开膛破肚,把肝脏送给了常关照他们的老周婆报恩。这一情节,初读时让人感到震惊与不解,可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其中无尽的悲凉。祝长生并非生性残忍,他曾经做屠夫时,下不去刀;做木匠时,觉得树木都有生命,下刀前都会抚摸祈祷。他的内心是柔软且善良的,可命运的重击让他彻底崩溃,在精神错乱中做出了这等令人痛心疾首的事。

这个故事让我不禁想起余华的《活着》,同样是讲述在苦难命运下顽强生存的人们,同样展现了命运的无常与残酷。富贵经历了亲人一个个离去,却依然坚强地活着;而祝长生和瑛姑,在承受了太多生活的磨难后,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他们就像在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的树木,努力挣扎,却还是无法逃脱被命运连根拔起的宿命。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命运的不可捉摸。祝长生和瑛姑本就身处社会底层,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在生活中举步维艰。他们好不容易组建了家庭,以为生活有了盼头,可儿女的意外却将他们的希望彻底碾碎。这种命运的落差,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荒诞与无奈。我们常常以为,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命运,可在某些时候,命运的巨轮无情地碾压过来,让人毫无还手之力。

但在这悲剧之中,也闪烁着人性的微光。祝长生对瑛姑的爱,是那么纯粹而深沉。他不在意瑛姑的痴傻,用心呵护着她,在平凡的日子里给予她温暖与关怀。即使在精神错乱后杀死了瑛姑,他的本意也并非伤害,而是在他混乱的意识里,想要完成某种报恩或是解脱。老周婆对他们夫妻的关照,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那难得的善意。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这些微小的温暖,如同黑暗中的点点星光,给予人们前行的力量。

读完《浮生如树》这一节,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可与祝长生和瑛姑相比,我们所经历的挫折或许微不足道。他们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依然努力生活,追寻着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当下,不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呢?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更加敬畏生命,生命是如此脆弱,却又如此顽强。我们每个人都如同在命运长河中漂泊的船只,不知道前方会遇到怎样的风浪,但只要心中有希望,有对生活的热爱,就一定能在这波涛汹涌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生而为人》之《浮生如树》是一个关于苦难、命运与人性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那温暖而坚韧的力量。它提醒着我们,无论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磨难,都要心怀希望,努力活下去,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伟大的奇迹。

0 阅读:6
军贤君德

军贤君德

职场经历,生活阅历,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