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无疑是每位家长都需用心钻研的重要课题。就拿我自身经历来说,最近与孩子的一次沟通就非常糟糕,事后复盘,我意识到自己在其中犯了不少错误。
上周四,孩子迎来了体育中考。平日里,孩子训练成绩稳定,长跑和跳绳两项满分基本十拿九稳,唯独足球项目稍显薄弱。可谁能料到,这次考试,跳绳环节因绳子长短未调整好,频繁被绊,最终扣了一分;足球项目更是只差0.03秒就能完美过关,同样被扣了一分。当天放学,孩子跟妈妈说起考试情况时,表现得颇为开心,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
我长期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才有机会与家人团聚。周五,我像往常一样赶回家接孩子放学。由于事先知晓了他的体育成绩,我便想着借这个契机,和他聊聊平时存在的几个坏习惯,助力他尽快改正,可没成想,这一番好意却引发了孩子的不悦,甚至演变成一场激烈的争吵。
孩子瞧见我来接他,原本满心欢喜。我开口问道:“这次体育考得咋样,没问题吧?”
孩子淡定地回应:“就跳绳没调好绳子长短,估计得扣一分,足球差了0.03秒,也得扣一分……其他的都还好。”
我接着追问:“你有没有考虑过为啥没调整好呢?总结过原因没?”
见孩子没吭声,我又补充道:“我不是要批评你,就是想帮你分析分析,往后大考多着呢,这才只是个开头……”
话还没说完,孩子突然愤怒地大吼起来:“我不想提这事了!我心情才刚好些,被你这么一说,这个周末都别想快乐了。你嘴上说不是批评,可为啥还提‘批评’这俩字?”说着,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
好在经过我再三开导,孩子的情绪逐渐平复,之后我跟他讲的几件事,他也慢慢听进去了。
周六和朋友聚餐时,我提及此事,朋友打趣道:“你这沟通方式,活脱脱就是领导批评下属,孩子能不生气嘛!这本来就是人家心里的痛点,谁能乐意你这么问呀……”朋友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细究起来,这次沟通失败的原因其实很明晰。孩子在考试中出现失误,内心本就有些沮丧。他在妈妈面前表现得无所谓,大概率是不想让妈妈担忧。而当我再度询问时,孩子或许觉得我是在故意揭他伤疤,尤其是听到“批评”这个词,瞬间点燃了怒火。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与孩子沟通时,表达方式和用词必须慎之又慎。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实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呢?
其一,务必理解孩子的情绪。当孩子遭遇挫折或烦心事时,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我们的理解与支持,而非指责和批评。就拿这次体育考试来说,我本可以先表达对孩子的理解,比如“我知道因为跳绳和足球扣分,你心里肯定不好受”,如此一来,孩子便能真切感受到我们是与他站在同一阵营的。
其二,要选对时机和方式。千万别在孩子情绪欠佳或者正忙于其他事情时强行沟通,也不要多个缺点一起来说,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不妨挑选孩子心情放松、愉悦的时刻,像一起散步、用餐,亦或是参与孩子喜爱的活动时,以轻松自然的方式开启话题,让沟通氛围更加融洽。
其三,在沟通内容上,要注重引导而非说教。举例来讲,倘若我们想让孩子改掉拖沓的毛病,切勿一味指责他磨蹭,而是可以和孩子一同剖析出现这种情况的缘由,携手探寻解决之道。比如,制定一份早上的时间表,并设置一些小奖励,激励孩子按时完成任务,如此一来,孩子主动改变的积极性会大幅提升。
其四,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孩子明白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与成长。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会让他们更乐于与我们交流。
其五,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至关重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表达自我,切不可随意打断。当孩子感受到我们在认真倾听时,他们便会更愿意敞开心扉,分享内心世界。
与孩子有效沟通,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恰当方式去表达、用耐心去倾听。让我们从每一次沟通中汲取经验、不断成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以上建议能与各位家长共勉,若您有不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