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玉在十二钗中排名第六,她不属于贾府之人,但排名却非常靠前,因此在妙玉身上似乎隐藏着太多太多的故事。而前八十回中,文本和批语对她的暗示又非常少,这令妙玉的神秘感再一次加深,也令后四十回她的结局更加扑朔迷离。

· 四十一回的回前评里,一大段很有价值的批语跟妙玉有关。这一段需要重点来解读。
· 此回栊翠品茶,怡红遇劫。盖妙玉虽以清静无为自守,而怪洁之癖未免有过,老妪只污得一杯,见而勿用,岂似玉兄日享洪福,竟至无以复加而不自知。故老妪眠其床,卧其席,酒屁熏其屋,却被袭人遮过,则仍用其床、其席、其屋。亦作者特为转眼不知身后事写来作成,纨绔公子可不慎哉?
· 这段话的意思大概就是,妙玉的洁净之癖太过,刘姥姥只用了她的杯子一下,她就把杯子舍弃了。而贾宝玉不知不觉的也享用着这种富贵无比的生活,刘姥姥把他的房间弄的酒屁熏天,被袭人给掩饰过去了,而贾宝玉却浑然不觉的住在那里。因此与其是说妙玉不如说是写贾宝玉,妙玉不过是他的衬托而已。
· 这段批语大有深意,换句话说,这是从另一个方面写贾宝玉和妙玉的关系,就如同晴为黛影,袭为钗副一般。如果妙玉和贾宝玉的关系如此密切的话,她排名第六也就很好理解了。

· 贾宝玉享受过顶级的繁华富贵,后期却沦为人人不齿的乞丐,反差巨大。那么和他关系非常密切的妙玉呢?
· 妙玉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意思是说,妙玉如此洁白无瑕的一块美玉,最终深陷污泥之中了。
· 判词这样表述,似乎是有些抽象,令人难以具体想象妙玉究竟是陷入了什么困境。而她曲子里一句话,似乎是对判词的解释和补充。
·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 曲子里最后一句话依旧是在说她和贾宝玉有很大的关系。而这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和判词的“终陷淖泥中”非常对称,似乎是这一句的补充和说明。那么这句风尘肮脏违心愿,是在说,妙玉最后的深陷污泥之中是堕入风月场的意思吗?

· 关于妙玉的结局,靖藏本有几句非常神秘的批语,但是批语没有标点符号,而且批语有字丢失。
· 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
· 批语不带标点,方框代表缺失的字。周汝昌先生矫正为:
· 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各示劝惩,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岂)不哀哉。
· 而戴不凡认为这条批语应该是这样:
· (乃)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屈从,各示劝惩,(岂)不哀哉。红颜固(不)能不(化为)枯骨(也),(叹叹)!
· 两位学者对批语的矫正,最终的意思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周汝昌认为妙玉最终死的时候还是红颜,只不过是被枯骨(意为有权势的老人)给逼死的。而戴不凡认为,妙玉在瓜州渡口屈服了,最终红颜变为枯骨,令人叹息。

· 那么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跟妙玉最终的结局有很大关系,那就是妙玉要屈服的是什么势力呢?刘心武先生认为,妙玉最终的风尘肮脏违心愿,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妓院也就是风月场,而是从一种孤僻洁净的世界里走入了一地鸡毛的世俗之中。
· 毕竟妙玉生前的洁净已经到了世难容的地步,世俗对于她来说,无疑是肮脏不堪的。但是在这一点上我并不太赞同这种说法。
· 妙玉生前一直带发修行,是一只脚已经踏入空门的人。她在现实世界里已经得不到容身之地,佛门对于她来说,是一种非常纯粹洁净的地方。理想中的寺庙本该是这样的,是人间的一方净土。
· 但是在红楼梦所描述的现实世界中,寺庙却是藏污纳垢的地方。比方馒头庵里的静虚,勾结权贵,和王熙凤联手残害了一对好姻缘。水月庵也就是馒头庵里的姑子,私下也在进行着陪客,比如智能儿。

· 妙玉追求的是最纯净,最洁白无瑕的世界,她入空门带发修行,也是修的这一份洁净。但是后来,贾府树倒猢狲散,大观园的理想世界被毁灭,妙玉也终将走入真正的现实世界。没有了贾府的庇护,妙玉这方净土肯定是守不住的。
· 而她最可能跌入的就是污浊不堪的寺庙里。还记得妙玉认为世上只有的那一句好诗吗?“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冥冥之中似乎让她和馒头庵有了莫名的联系。
· 如果妙玉真的深陷馒头庵里,有静虚这个大魔头在,妙玉要面临的世界就太可怕了。伤天害理,鸡鸣狗盗之事层出不穷。而妙玉这样一个美丽又脱俗的女子,一旦落入静虚之手,她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 智能儿的下场就是一个参考,妙玉沦落到这种地方,虽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风月场,但和风月场也并无实质性的不同。可怜这么美好的一个女子,就这样陷入了泥泞不堪里,也是可叹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