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登媳妇为何刁难探春,看曹公对她丈夫的评价就知道此事不简单

大白话曹雪芹 2025-02-13 14:10:36

· 五十五回,探春管家,有一个很著名的事件,那就是吴新登媳妇故意刁难探春,想看探春的笑话。这个事件乍一看好像真的是吴新登媳妇在故意为难探春,但实际上作者有细节提示,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个事件的具体脉络。

· 赵姨娘兄弟赵国基死了,吴新登媳妇依照程序来报告探春,等待探春裁夺。

· 刚吃茶时,只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说毕,便垂手旁侍,再不言语。

· 书里在此处特意指出,吴新登媳妇这时候有看探春笑话的嫌疑。因为探春一个闺阁女儿,初次管家,很多事情根本不懂,而且李纨又是一个尚德不尚才的人,遇事总是恩多罚少。

· 不单单吴新登媳妇有这种心理,贾府的一些管家媳妇可能大都是这样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

· 众人先听见李纨独办,各各心中暗喜,以为李纨素日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自然比凤姐儿好搪塞。便添了一个探春,也都想着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青年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

· 这或许就是王熙凤评价贾府这些管家媳妇们“全挂子武艺”的原因,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此处吴新登媳妇垂手站立,再也不说话了。书里特意说,倘诺这时候是凤姐管家,吴新登媳妇绝对不是这个态度,她早就提供出很多方法供凤姐选择。

· 吴新登的媳妇心中已有主意,若是凤姐前,他便早已献勤说出许多主意,又查出许多旧例来任凤姐儿拣择施行。如今他藐视李纨老实,探春是青年的姑娘,所以只说出这一句话来,试他二人有何主见。

· 吴新登媳妇此举有两个目的。倘诺探春办得好,她们便试出探春有能力,以后恭恭敬敬不去招惹。倘若探春办得不好,她们便当笑话传出去。而且此举还可以打击探春的势头,让探春不敢小瞧她们。更甚者在探春收拾不了残局的时候,她可以出面摆平,让探春欠她一个人情。

· 但是吴新登媳妇万万没想到,探春根本不给她看热闹的机会,几句话就拆穿了她的心机,而且还反过来质疑了她的业务能力。

· 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一问,吴新登家的便都忘了,忙陪笑回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少,谁还敢争不成?”探春笑道:“这话胡闹。依我说,赏一百倒好。若不按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

· 探春这么一问,吴新登媳妇真是措手不及,不但没有为难了探春,反倒把自己带坑里了。一个管家媳妇,就像探春说的“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分明就是业务不熟练呀。吴新登媳妇被探春问得满面通红,忙转身出来。

· 但是大家此处要注意一个细节,作者特意指出,吴新登媳妇并不是故意说忘了,而是真忘了,“一问,吴新登家的便都忘了”,因为是真忘了,所以才会找借口搪塞,结果探春根本不吃这一套,硬是往事情的本质上逼,因此吴新登媳妇才会被逼问得满脸通红。

· 这件事情的本质其实并不复杂,倘诺是凤姐管家,吴新登媳妇来之前即便是忘了也会做一下功课。但因为是探春管家,正如前面说的,不单吴新登媳妇,所有的管事婆子们都不在意,没当回事儿,所以没有做功课就来了。

· 但是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吴新登可是贾府银库的掌管者,第八回的时候书里明确写道:“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贾府内务是王熙凤管理,王熙凤是女眷,不便见男人,因此管事的媳妇们也都成了管家娘子,以便辅助女眷管家以及所有账房支领等问题。

· 换句话说,贾府的账房是被吴新登夫妇把持着。他们夫妻二人对贾府的各种事项开支该是最清楚的。然而这种丧葬大事,本来贾府都是有旧例的,而且旧例这么多年了都没有变过,本该是张口就来的事,吴新登媳妇居然忘了。这反映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贾府账目的问题。

· 甲戌本,作者对吴新登这个人有一个明确的评价:盖云无星戥也,这个评价把吴新登这个人和他做的事都间接说出来了。古代货币都是金、银、铜钱之类的,需要靠秤来秤。“戥”是称重的量器,类似秤,依靠戥子和准星来确定具体数值。

· 而无星戥,就是没有星的秤,代表量不准,也就是贾府的账目根本就不清楚。银库房的总领既然是“无星戥”,其中的流弊就可想而知了。换句话说,吴新登夫妇做的假账很多,吴新登媳妇并不是业务不熟练记不住了,而是她业务太熟练,她会做假账,而假账做太多,心思都在做假账方面,反倒真账记不住了。

0 阅读:0
大白话曹雪芹

大白话曹雪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