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并非低调、内向,十有八九是这3种人

枫韵紫秋 2022-12-21 23:10:06
伴随着社交网络的更新迭代,微信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最常用的即时通讯工具,截止到目前,微信在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总数经超过了12.6亿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也让微信朋友圈成为许多人通过手机屏幕了解一个人的窗口,成为记录生活琐碎、分享忧乐的情感空间。但还有一部分人在微信上几乎从来看不到他们更新自己的生活动态。

所谓大隐隐于市,他们就像是在微信好友列表当中销声匿迹了一般,很难在网络上追踪到他们的近况。心理暴露在心理学领域,我们讲有一个词叫做“心理暴露”,概括来说就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在微信呈破竹之势流行之前,我们身边热衷于自我心理暴露的时常可见。

具体表现为他们特别喜欢滔滔不绝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诸如自己的孩子、宠物、感受、经历等等。依靠这种自我暴露可以让人们在短时间内感受到被理解、支持、同情或其他类型的正向反馈,但时间一长就会发现,没有人真的关心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同理,当我们通过微信朋友圈这个渠道极端暴露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无论是炫耀、哭诉宣泄还是因为感受到难受、压抑而进行的直抒胸臆的简单表达。

无论点击朋友圈“发送”键的一刹那我们多么富有记录的冲动或者是我们文字背后所记叙的内容有多么鲜活生机勃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些在他人看来都不过是些干瘪乏味、沉闷唠叨、聒噪无聊的琐屑,听起来可能有些刺耳,但真相是,我们所发的那些个人动态,对于他人来说,毫无意义。就如同鲁迅先生所言:“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有些时候为了礼节和社会交往的需要,我们会装作对他人所发的内容感兴趣、产生共鸣,但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最关注的都是他自己。但社交媒体所制造的心理幻影让我们似乎被置于聚光灯之下,我们有如生活在可以即时获得鲜花和掌声的世界当中。通过朋友圈的点赞数、评论数我们好似追求到了他人的认可和关注,我们沉浸在这些营造出来的虚假心理暗示当中迷失了自我,从而忘却了更深层次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社会心理学家Cal Newport在《深度工作》一书中指出:“社交媒体异军突起的部分原因,是它创造出思维捷径,将‘生产真正价值的艰苦工作’与‘轻易地获得关注和认可’廉价地联系起来。”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生活习惯——早起第一件事和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微信朋友圈。如果某天我们自己发布了朋友圈状态,这种行为的频率就会更高,很难控制自己不去点开朋友圈互动提示的“小红点”,而这些事实上都是社交媒体使用上瘾的行为。不可否认的是,微信朋友圈被设计成帮助我们展示自己的生活的媒体平台,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它让我们成为十分容易地获得认可,而我们对这种被认可的愉悦感着迷上瘾。

当有人点赞我们的朋友圈动态,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大脑中多巴胺的水平上升,这些来自微信列表好友的积极反馈让我们大脑当中的奖赏回路像是傍晚街边的路灯一样逐次亮起来。每一次当我们的朋友圈被点赞、评论、转发,都能诱发我们脑内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享受这种被关注的感觉,并且为了不断强化这种正反馈,在朋友圈当中总能看到我们活跃的身影。但也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几乎不在朋友圈发任何的个人动态,如果别人不问,他们对自己的个人信息缄口不谈。

关于他们选择这样做的原因,有人解释说是没有安全感的一种表现,惧怕他人的嫉妒、嘲讽、伤害,也有人认为是担心被他人无端解读而招致各种误解导致不必要的麻烦,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并非低调、内向,十有八九是这3种人。一、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自我消解积压的情感。在心理学上我们对情绪的定义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而情绪管理能力的本质就是在理解和完全接纳自己情绪的前提下,能够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在谈到情绪管理时,很多人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对负面情绪的管理,事实上,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个体有六种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惊讶。

而当我们的情绪产生时,往往是由基本情绪复合而来,快乐和悲伤可能是我们当下感受的一体两面,所谓情绪管理不单单是指控制自己的焦虑、愤怒、躁狂,而是要求我们管理自身情绪这一整体系统。而对于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个体来说,他们就极为可能陷入无止境的情绪内耗当中,对于情绪内耗者而言,他们会将全部的精力放在自我感受上,被情绪捆绑,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自己的情绪变化。当自我的情绪过低,他们就不得不向外寻求共情和理解,但根据心理学当中的“焦点效应”我们可以得知,别人并不会真的关注、在意自己,真正有效的方法只能是自渡。

就像宫崎骏在他的电影中讲述到:“有些心事只能自言自语,有些秘密只能讲给朋友。有些痛苦只能默默承受,自己还是要靠自己拯救。真正的痛苦,没有人能与你分担,你只能把它从一个肩头,换到你的另一个肩头。”二、边界感清晰的人他们能够全然悦纳自己,边界感清晰。当我们悦纳自己的时候,我们就会站在一个更全面、宏观、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做到完全的自我接纳是很难的。基于对自己的了解,明白自己身上有许多糟糕的、为人所诟病的缺点和不足,就会偏听、偏信那些外界传来的伤害自己的声音,就会饱受自我矮化、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折磨,所以需要不断地向外寻求社会支持,去一遍遍复盘那些不完美的经历,感受那些“我可以听你讲”的过程,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但选择做真实的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朋友圈之外不加修饰的真实世界当中,可能会经历痛苦但是却真实的感受,只有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才能够不去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此外,在社会心理学当中,我们常会提及一个词叫做“边界感”,也就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人际距离,最早由心理学家埃内斯特·哈曼特提出。对于边界感模糊的人来说,他们没办法认同自己的心理需求,内心的满足来源于他人的肯定,这多是由于原生家庭或者是外界的干扰导致的。心理边界通常表现在思想独立和情绪控制两个方面,有边界感的人会将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分开来看,不会让别人的情绪影响到自己,更不会将自己代入到他人的情绪当中。

要知道,哪怕是再亲近的人,我们都没有责任和义务去承担和处理他们的情绪,建立健康的个人边界同时也代表了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三、自我价值感强的人洞察社交本质,肯定自身价值。我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社会交往的本质源自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而成年人产生联结的目的,在于为对方提供所需要的价值。因此“无效社交”实际上指的是一段不仅不能提供价值交换,还会不断地消耗自己的“批量生产”的关系,如同流水上如出一辙的产品,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却不会产生效用。尽管微信朋友圈为我们拓宽自己的交际圈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机会,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小心不要掉入流于形式的社交陷阱。

社交网络平台就像是无数细小的指甲,为每个人内心被关注被喜爱的渴求搔痒,我们沉溺在发朋友圈这样廉价的、瞬时的快感当中难以自拔,放下手机却发现那些让我们自以为受欢迎的点赞数和评论数也不过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数字。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的社交行为不符合效用原则,就会产生人脉倒退的效果,劣币驱逐良币,真正需要维护的人脉则会被我们忽略而无暇维护。微信朋友圈在今天俨然已经成为我们与朋友家人们随心互动的主要场域,在朋友圈发布的一言一行重新建构着我们的自我形象。

那些加了滤镜的生活似乎在某个时刻帮助我们完成了自我实现,但如果我们倾注在社交平台上的期待和意义太多,也会注定落空,毕竟真实的世界,只有在放下手机之后才能看见。
0 阅读:300

枫韵紫秋

简介: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