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之名的由来和其职变迁

作家老沈的文笔 2023-10-07 06:58:02

“将军”,现在都知,是指军中的职衔。

“将军”一称怎么来的呢?

《左传·闵公元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

这一年,是公元前661年。据认为,这是史上第一次有了“将军”一词的“原型”。

这里的“将”,是“统率”“总领”之义。

《礼记·注》:“方氏曰:才足以将物而胜之之谓将,智足以帅物而先之之谓帅。”

此言极是。

又据认为,春秋战国之交之时,始有“将军”称谓。

《国语·晋语四》载,春秋时,诸侯以卿领军,故统称卿为将军。如郑国以詹伯为将军。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晋国魏戊为中军帅,亦称将军。

《正义》:“此以魏子将中军,故谓之将军。及六国以来,遂以将军为官名,盖其元起于此。”

这是说,昭公二十八年魏献子为将军,是“将军”此义官称的起始。

这一年,是公元前514年。

然而,《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载:“将军子重谏曰”云云。

这是公元前597年。

又,《谷梁传·文公六年》载:“使狐【射】姑为将军”。

这是公元前621年。

看来,总之是一笔“糊涂账”。

不过,无论如何,《孟子》《墨子》《庄子》《战国策》《礼记》等等,皆可证明——

第一,春秋战国之交时,“将军”一名已广泛使用。

第二,战国时,还有了“上将军”“大将军”之称。

第三,国卿,即便不领军,也仍有“将军”之名。如蔺相如之为“将军”。

至汉代,置“大将军”“骠骑将军”,其位仅次于丞相;置“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其位次于上卿。

《汉书·百官公卿表》:“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

就是外派征战时临时授命。

汉代,是历史上关于“将军”最早的完满设置。

至晋,诸州刺史多以“将军”之名开府。

南北朝,“将军”之名最乱最多,权职亦不清晰。

唐代,“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均为環卫之官和武散官。

“武散官”,既没有具体职责的、非“职事”之官。

宋元明,“将军”基本为“武散官”,朝廷武士亦可称“将军”。

明和清,遇临时出征,遂钦命“将军”或“大将军”,征毕则去职。

清代,“将军”还为宗室爵号之一。另,驻防各地之军事长官,名为“将军”。

“校”官,也是起于汉代。如“校尉”,统领七百至千二百兵丁。

由此有了“将校”一称。

0 阅读:43

作家老沈的文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