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遂昌元宵“班春劝农”典礼,这一融合丰富农耕文化与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历史悠久且意义非凡。它起源于明代,由时任遂昌知县的汤显祖倡导,旨在鼓励农耕、祈求丰收。
2016年,其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代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上午10时,在遂昌县石练镇淤溪民族村,祭春仪式盛大举行,包括祭祀神农、颁布春令等环节,充分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祈愿。其中的鞭春仪式,鞭打春牛象征着驱除邪气、迎接新春;开春仪式的扬鞭开犁,则预示着新一年农事活动的正式开始。
非遗市集上,长粽、糖画、黑陶等当地非遗传统小吃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游客们既能品尝美食,又可体验非遗文化。村民表演的《春牛春鞭舞》等传统节目,更是展现出了浓厚的乡土风情。
该活动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和参与,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还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与魅力,值得我们去关注、保护和传承。

“班春劝农”:传统农耕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特约撰稿人/高山 图片摄影/朱贤信
“班春闹元宵,非遗赶大集”,遂昌元宵“班春劝农”典礼作为浙江省遂昌县的传统民俗活动,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这项起源于明代、由时任遂昌知县的汤显祖倡导的活动,旨在鼓励农耕、祈求丰收,历经数百年的传承,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2016年,“班春劝农”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代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是对其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

时间回到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上午10时,遂昌县石练镇淤溪民族村热闹非凡。
祭春仪式上,人们虔诚地祭祀神农,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颁布春令,仿佛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神圣的对话,传递着对丰收的祈愿。而鞭春仪式中,鞭打春牛这一象征性的动作,意味着驱除邪气、迎接新春的到来;开春仪式里的扬鞭开犁,更是预示着新一年农事活动的正式开始。

在这场典礼中,非遗市集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地的非遗传统小吃,如长粽、糖画等,让人垂涎欲滴;精美的黑陶等手工艺品,展现了民间艺人的巧夺天工。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美食,还能够亲身参与体验非遗文化,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文化表演也同样精彩纷呈,村民们表演的《春牛春鞭舞》等传统节目,充满了浓厚的乡土风情,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纯朴的农耕时代。“班春劝农”典礼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重现古老的农耕仪式,让后人了解先辈们对土地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延续。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时常忽略了与自然的联系,而“班春劝农”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大自然的恩赐,要保持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耕的重视。
其次,该典礼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活动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和参与,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这一盛典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强化了社区的团结和协作精神。这种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乡村的发展和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外,“班春劝农”典礼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它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游客们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
同时,这一活动还为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遂昌的独特文化,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班春劝农”典礼的成功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并非是陈旧的、过时的,而是可以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

例如,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多媒体等,对“班春劝农”典礼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一文化瑰宝;可以开发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传统文化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加大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作为普通民众,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来,从自身做起,了解、尊重和热爱传统文化。

总之,遂昌元宵“班春劝农”典礼不仅是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传承之旅。
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和价值,也为我们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闪耀光芒,为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愿“班春劝农”的锣鼓声永远敲响,愿传统农耕文化的智慧永远流传。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这样的传统文化活动能够越来越多,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那份与自然、与历史的连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编辑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