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失算了,俄乌战争恐正摧毁当今国际秩序,这可是美国的命根子

孔甲丙今说史 2025-04-06 02:54:19

回到1年前的2024年2月,美国独立记者塔克·卡尔森曾有过这样一段表述:“大多数美国人天真的认为乌克兰可以击败俄罗斯,因为媒体是这么说的。”

现在来看,美国政府不仅同时伤害了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自己人,就连世界局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故事的走向正朝着他们不愿接受的方向一路狂奔。

脱离美国设想的轨道

仗着手中的资源,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四处煽风点火,还利用经济和金融手段制裁对手、搞政治孤立,就连其他国家的内政问题,在美国人眼中都是“自己的事情”。

美国在俄乌之间燃起战火,去打一场“代理人战争”,削弱俄罗斯是根本目的。

还有一个目的便是2022年3月26日拜登在一次讲话中不小心说漏了嘴:“这个人不能继续执政。”

他口中的“这个人”,指的自然是俄罗斯总统普京。

赔钱的买卖美国向来是不会做的,他们同样从俄乌冲突中看到第三个好处,乌克兰危机则已经说明欧洲压根没有自保能力,他们的强硬压根就是虚的,“钱”在“枪”面前什么也不是。

通过俄乌冲突,美国也可以把欧洲这些小兄弟更加紧密的围绕在自己身边。

最开始,当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失利后,俄乌之间本来能坐上谈判桌,但是美国本着“一石三鸟”的想法不愿让战争就这么停止,不断给俄乌谈判泼冷水,还坚持给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让战火越烧越旺。

从2月末冲突爆发到4月13日这个节点,华盛顿方面对基辅的援助已经超过24亿美元,有了这笔援助,乌克兰势必也能够支撑更长的时间,当时就有军事专家预测认为:这场冲突可能要持续到今年年底。

面对“眼中钉”俄罗斯,美国在制裁的过程中可谓拼尽全力,还直接剥夺了俄罗斯富豪的海外资产,跟抢劫没有太大区别。

拜登的构想很简单:“我们切断了俄罗斯半导体等,这些是他们在21世纪竞争中所需的技术进口途径,这样一来,我们将会遏制他们数年的经济增长能力。”

一个美国还不够,拉上日本、澳大利亚再加上欧洲众多国家,标准的“群狼战术”在美国人眼里是一种无敌的存在,只要实现“让卢布变成纸”,俄罗斯的经济就会彻底走上崩溃,从而影响到与政治有关的方方面面。

西方战略界还出现了一种新的预期:把乌克兰打造成21世纪的前线国家,旨在对抗俄罗斯。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美国是下了血本的,从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开始算起,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32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也能体现出美国的霸道,无论是企业还是主权国家,谁影响了美国的利益,就会被美国恶意打击。

WTO报告显示,三分之二的违规都是由美国引起的,他们就是WTO最大的不守规矩国家。

二战之后,他们就是国际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如今他们又是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者;虽说美国的地位依旧很高,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动身反抗了,比如委内瑞拉曾发起《联合国宪章》之友小组、玻利瓦尔屡屡“还嘴”谴责、伊朗主动将24名美国人列入制裁名单等。

这一次,是俄罗斯这个具有影响力的大国站在了最前面,去应对风险与挑战。

当战争持续了半年多,拜登还有些坐不住了,他原本就打算要在消耗俄罗斯后提出“要求”让俄罗斯重新以低人一等的姿态坐上谈判桌的,但对乌克兰提供了19笔军援后,乌克兰还是没能逆转局势。

一些美国内部人士都慢慢坐不住了,一旦美国更加深入这场战争,不仅会导致战争持续延长,还会增加北约与俄罗斯的对抗,俄罗斯可与过去的伊拉克、阿富汗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可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

俄罗斯不愿意认输,也不可能认输。

从战争开始的那一刻,国际格局就在悄然之间发生改变。

不仅俄罗斯被架在火上烤,眼见俄军不见颓势的情况下,美国同样会十分焦灼。

乌克兰发生的一切都是美国努力按照自己设定的游戏规则继续下去,北约希望阻止俄罗斯,所有“伙伴国”也都认为美国可以持续援助乌克兰消耗俄罗斯,但俄罗斯却认为西方总有厌倦乌克兰的那天,只要撑到那个时候,也能够采取行动。

仗打到2024年,拜登政府已到任职末期,战争的烈度却直线上升,进入到全新的危险阶段,交战双方都开启了导弹战。

拜登政府没有改变工作重心,依旧加大军援,此时一个“老朋友”却发声了:特朗普。

两个总统都是讲究“美国利益优先”,但他们的侧重点却不一样,导致决策结果各有不同:拜登讲政治、特朗普算计生意。

从首次宣布参选以来,特朗普就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一旦上任就要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

拜登的政治生涯决定了他没有任何理由放弃之前的策略,而特朗普在新的任期,他必须要考虑到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已经完全脱离了美国的预定轨道。

西方的失败,是一种必然

美国的无奈要从多个角度来看。

俄乌冲突的发生是令美国军火商狂喜的一件事,根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从冲突爆发算到2024年3月,美国国防和航天工业“一飞冲天”,产值一度增长了17.5%。

坐落在美国的弹药厂几乎没怎么休息过,一家宾夕法尼亚州的厂区就很具代表性:整个生产线忙得热火朝天,上一次这么忙,还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

打仗还具备“平账”的作用,军工线热起来后,也促进了武器的更新迭代,很多钱在账面上被用于俄乌冲突,但实际上却被留在美国用于研究和制造新武器;当然,账本只要还在,那这些钱就该乌克兰承担。

新生产的武器不一定会被发往乌克兰,仓库里那些都快要过保质期的武器是必须出库的,这相当于美国更新了一下自己的弹药库。

美国是赚钱了、俄罗斯也被消耗了,看似百利而无一害,实则这些只能算是短期效益;他们缺的从来都不是钱,而是实打实的地位,一旦真正取得了霸权地位,做军火生意还算是一件大事吗?

现阶段,美国在做的不仅是限制俄罗斯、控制乌克兰,而是要稳住欧洲、压制中国发展,在博弈中渐渐实现一切;那他们的具体诉求就是:不能让俄乌冲突牵制太多精力,还得抽出空针对中国,还得稳住老牌盟友们的心态。

从这个角度出发,俄乌冲突对美国最好的方式就是最好用几个月就快速结束战斗,不仅能让俄罗斯见识到自己的厉害,还能向乌克兰卖一波军火,同时让欧洲心生敬佩与畏惧,并具备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对中国该采取的战略。

俄乌冲突就这么一直持续下去了,俄罗斯强大的经济韧性与反制手段令他们根本无法被摧毁,还坚定地与中国站在一起。

跟这么多战略选择全部破产相比,军工企业挣得那点钱就不够看了,资本家掌权的国家本质上早已超脱了商人的范畴,若是只想着挣钱,那和日本又有什么区别?

俄罗斯没有疲软、乌克兰消耗了几乎一代人,就连欧洲的局势都控制不住了。

因为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和扩大化,已经引发了欧洲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方面危机。

欧洲民众受到的影响很大,还纷纷走上街头抗议;抗议者举着的牌子都已经表明欧盟支持乌克兰的农产品进口政策对欧洲各国农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当然,没有被写在牌子上的影响还有很多,每个国家具体感受到的内容也不同。

在德国,冲突带来的外溢影响冲击了经济、能源、民生等各个领域,德国民众的生计都受到极大影响,关键就是在于德国这个国家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出口。

美国跑去制裁俄罗斯,结果德国也跟着去制裁俄罗斯,是否“伤敌一千”不清楚,最起码“自损八百”了。

欧盟已经针对俄罗斯进行了十几轮制裁,制裁范围涵盖多个领域,看似是要限制俄罗斯,却早已发挥出负面效果;明明有着共同的敌人,欧洲反而变得更加分裂,更多欧洲人已经对欧洲未来的处境感到担忧,是因为这场冲突让大家深受其害。

欧洲渐渐站不稳脚跟了,美国的情况也没能好到哪里去。

美国维护的是自身霸权,损害的是欧洲利益,这种不平等关系根本无法消除,除了那几个“坚定”的盟友国家外,其余国家大多不愿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也不愿跟随美国的步伐行动,本质上就是因为美国的霸权思维不得人心。

国际粮价、能源价格全部受到强烈冲击,全球供应链的“梗阻”愈发严重,使得复苏中的全球经济增添了更多阻碍。

美国输了,也具体输在金融这个领域。

他们预想的是让卢布崩盘,仗打了几年,卢布的汇率反而创下新高,知名财经网站《财富》还特意提到了这个问题,俄罗斯所表现出的经济韧性早已超出了所有西方国家的估计。

这就不得不让美国面对一个很难接受的现实:美元霸权的根基早已不稳,正在遭遇反噬。

泽连斯基原本就是美国格外重视的前线盟友,美国换了个总统,使得泽连斯基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反倒是俄罗斯在看笑话,其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特朗普和万斯在争吵中能够忍住不对泽连斯基动手,这都是个奇迹。”

限制不住俄罗斯的情况下,中国的崛起也是美国无力应对的。

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这就代表着二战后由美国塑造的世界秩序正在走向彻底崩塌,未来的世界格局一定是多极化的,完全不能任由美国一家独大。

这才是真正触及美国命脉的事情,一旦这种格局真的形成,美国的霸权主义完全将成为一个不可实现的梦。

参考资料

1.美国是俄乌冲突的幕后推手 光明日报

2.美媒:俄乌冲突关乎未来世界秩序 参考消息

0 阅读:1
孔甲丙今说史

孔甲丙今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