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战友和电台他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战后却未立功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9-04 03:07:20

“我们虽已鬓染霜华,但还是您的儿女。原谅不是总能陪伴,每逢佳节,我们一定会来看看您……”

每年清明,江苏省盐城市委市政府,都会在盐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致敬身边英雄,倡导见义勇为”主题活动。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将英雄的事迹永载史册,让英雄的光环激励后人,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是对正义最好的继承。”这是盐城市每年都要宣讲的《越北山涧忠魂驻》的开头的一句话。

《越北山涧忠魂驻》,讲述的是盐城籍殷涛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每当人们听到宣讲员深情地读出烈士殷涛在自卫反击战的出征誓言“坚决完成任务,人在电台在!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以及烈士牺牲后,烈士的父亲做的这首“十八从军去,五载转倏过;沙场惩越寇,碧血写春秋”的诗句时,一个个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一、

1957年11月生,转业到江苏盐城的新四军老战士殷广财的家里,出生了一个男孩,让年近四十的殷广财高兴不已,给这个孩子取名为殷涛。

殷广财十几岁便参加了新四军,转业前是济南军区一名连级干部。出生在这种家庭的殷涛,从小便立下了入伍参军,报效祖国的理想。

1975年,18岁的殷涛报名参军,成了济南军区26军77师229团通信连的一名战士。不久后,团通信连和特务连合并为警通连,表现突出的殷涛在合并后,当上了电台班副班长。

1979年1月,殷涛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挑选一批骨干到成都军区某部参加扩编备战。

当时的殷涛已在部队服役四年,团里已将他的名字列入了当年的退伍名单,甚至还替他落实好了退伍后的接收单位——盐城市下属的一个县级邮电局。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惹人羡慕的工作。因此团并里在挑选骨干时,并没有把殷涛的名字列入备战的名单。

得知这一消息后,殷涛找到连长软磨硬泡,强烈要求参加备战。连长告诉他,名单早已报到团里,想让他放弃,没想到殷涛划破手指,写了一封血书给团里,强烈要求参加备战。团领导见他意志坚定,只得批准,将他和团里选出的二百多名战友一起送到成都军区。

来到军区后,殷涛被编入第50军150师448团通信连,当上了报话班的班长。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3月5日晚11时,150师接到前线总指挥部的命令,让他们担任掩护前线进攻部队回撤的任务。

接到命令后,150师对全师官兵进行了战前动员。殷涛在日记中写下了一句话:"坚决完成任务,人在电台在!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

二、

按照上级的命令,150师从广西龙州的水口关方向出境,参加高平地区作战。448团作为150师的主攻团,沿通向原平县的3号B公路,经扣屯、班俊、纳嫩、扁亚、吞片、那袍、班英一路向西,于3月8日在班英地区与越军交战。殷涛的任务,是带着报话班,确保全团的通信畅通。

在完成高平地区作战任务后,448团接到命令向北撤退。由于对地形不熟,448团领导决定从班英方向边攻击边撤退,来一个反向大穿插。岂不知越军早已在班英方向埋伏了重兵,只得448团钻进口袋。

3月12日上午,越军在那嘎村口的开阔地伏击了448团。448团仓促应战,伤亡很大。

面对不利局面,团领导决定由团副参谋长付培德带领两个连,从左翼穿插到敌后,掩护全团突围。

按照团领导的布置,殷涛应该带着报话班随团领导一起突围,只需抽调两名通信兵随付培德副参谋长行动就可以了。殷涛得知消息后,马上找到团通信股长,要求随付培德副参谋长行动,掩护全团突围。

一开始,团领导没有批准殷涛的请求,因为作为通信班长,殷涛掌握着着全师的通信密码,万一被敌人俘虏,后果极为严重。殷涛也知道团领导的顾虑,于是指着腰上挂着的“光荣弹”向团领导立下军令状:如果突围不成功,他也不会落入敌人之手,而是会用“光荣弹”同敌人同归于尽!

见殷涛态度如此坚决,且他的技术在全团属于拨尖,让他跟着副参谋长付培德行动,可以更好地与团里取得联系,于是团领导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13日凌晨,穿插分队故意在敌人眼皮底下暴露,以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果然中计,将全部兵力集中起来,想消灭穿插分队。战斗至下午,付培德见穿插分队损失很大,且吸引敌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决定找个山洞隐蔽起来,等晚上再伺机突围。

13日深夜,付培德带领穿插分队残部朝山下突围,但都被敌人打了回来,始终无法通过山下的那片开阔地,反而有很多战士在突围中牺牲,于是只得带领穿插分队退回山上。

三、

第二天上午,敌人完成了对这座山的包围。仗着人多势众,越军发动了冲锋。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之下,穿插分队很快被找散,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倒在了血泊之中。

战斗中,殷涛被敌人的炮弹震下一个石坎,落在一条小溪里。借着曳光弹闪烁的光亮,他看到光溜溜的石壁上长满了苔藓,很滑,背着电台再爬上去是不可能了。

凭着记忆,他分析这条溪沟应该在龙湾的下面,对面就是那片开阔地,沿着小溪往下走,可以穿过开阔地,直通昆诺村前的山脚。于是他匍匐前进,找到两块大石头形成的缝隙,钻进石缝里隐蔽起来,准备等天黑再寻机冲出去。

半个小时后,山上突然传出一声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万岁!”随后,便传来了手榴弹爆炸的声音。殷涛知道,这一定是哪位战友不愿当俘虏,拉响了腰间的光荣弹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石缝外传来了敌人的喊话声:“中国兄弟们,我们优待俘虏,出来投降吧!”

殷涛隐蔽在石缝中,从裤兜里掏出手榴弹,拧开保险盖,手指套上拉环,随时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

幸运的是,敌人并没有发现藏在石缝中的殷涛,喊了几句后,便又朝其他方向走了。

见敌人走了,殷涛从石鏠中探出身来,准备再观察一下环境。突然他的左侧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是殷班长吗?我是卫生员宋成献!”

殷涛扭头一看,前面的草丛里叭着一个人,正是8连的卫生员宋成献,心里不免一阵激动。于是轻声叫宋成献过来,两个人紧紧地贴在石缝里。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两人从石鏠里爬了出来,顺着小溪,轻小心翼翼地朝昆洛方向摸去。

快到天亮时,他们终于穿过了那块狭长的开阔地,来到了一个长着茂密的灌木丛的小山包下。两人一个箭步,便钻进了山包下的灌木丛中。

由于一晚没睡,两人十分疲劳,不知不觉沉沉睡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殷涛听到一阵嘈杂的说话声。他悄悄探出脑袋,看到几个越军从不远处走过,看样子是刚刚结束搜山,正准备去休息的。就也意味着,前面不远一定有越军的营地!

想到这里,殷涛和宋成献商量了一下,决定从后山突围。

四、

在后山,两人又遇到了潘仁德、张午已和葛建国三位战友。他们都是穿插队的成员,在被打散后,分散突围来到这里的。

战友相遇,大家都很激动,决定成立一个战斗小组,由殷涛这个班长担任组长,带着大家一起回撤。

殷涛让大家检查武器,这才发现潘仁德、张午已和葛建国三人的子弹都打光了,五人的身上加在一起,也只剩下几颗“光荣弹”了。

面对如此局面,殷涛提议:“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应该在昆诺村的后山上,这里的东北方向就是我军的控制区。我建议往这个方向靠拢,大家看怎样?”

殷涛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他让潘仁德带两颗手榴弹在前面开路,张午已和葛建国跟进,殷涛和宋成献殿后。五位战友紧握着手榴弹,朝着祖国的方向开始前进。

黄昏时分,几人来到一个小山谷前,谷底有一条小道,穿过小道,对面是一个小树林。

潘仁德、张午已和葛建国顺利地穿过小道,进入了小树林。正当殿后的殷涛和宋成献准备穿过小道时,一伙越军突然出现在小道的拐弯处。

危急关头,殷涛把身边的宋成献往路边的灌木丛里一推,自己则转身往反方向跑去。宋成献一下子明白了殷涛的举动——他这是在引开敌人,保护自己!

敌人看见一个身背电台的中国军人,立即调过头朝朝殷涛追去,一边追,一边大喊“捉活的!”

两天没吃东西的殷涛,体力早已不支,但为了引开敌人,他还是拼命地朝前跑,一眨眼,便跑到了之前的山脚下。

见敌人都被自己吸引了过来,殷涛再也跑不动了。他面朝着北方坐了下来,一只手抱紧电台,一只手拉着怀中手榴弹的导火索,看着越来越近的敌人,毅然拉响了怀中的手榴弹......

听到远处传来的手榴弹爆炸声,宋成献几人一个个泣不成声:他们知道,为了掩护他们,殷涛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擦干眼泪后,宋成献四人朝殷涛牺牲的地方敬了一个军礼,又踏上了回国的征程。三天后,四人顺利返回国内,而殷涛则永远地留在了越南。

五、

就是这样的一位英勇的战士,战后应当论功行赏,获得应有的荣誉。但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却遗憾的几经波折才定为烈士。

这一仗,由于种种原因,448团没有组织好,导致损失惨重,影响恶劣,因此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牺牲的烈士们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牺牲的殷涛没有得到军功章,他的事迹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宣传。

直到八十年代,殷涛才被评为烈士,他的事迹也渐渐被发掘出来。烈士的家乡盐城,也特意在盐城烈士陵园为殷涛烈士建立了衣冠冢,殷涛的父亲含泪在儿子的墓碑上题了一首诗:“十八从军去,五载转倏过;沙场惩越寇,碧血写春秋。”

“在盐城,红色精神已经遍地开花,我们要追随英雄的脚步,心怀梦想、勇毅前行。”清明时节,一位来烈士陵园祭奠英雄的盐城市民如是说。

参考资料:

盐城机关党建网:《以榜样之光传递见义勇为正能量》

殷毅:《魂牵越北那座山》

1 阅读:145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