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和效率。
孩子只有有了时间观念,才会懂得时间管理。
但是,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2.5-3岁,时间观念才开始发展。到了6岁,大部分孩子仍然不会认表,对于具体时间有多长也没什么感觉和概念。一直到8岁上小学后,孩子才有了一点时间概念,知道按时上学,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我等会儿再做!”相信家里有孩子的父母们对这句话一定不陌生,每次让孩子做点什么,TA总会甩出这句话,要么就是做事很拖拉,原本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磨磨蹭蹭的写了两个小时。大量事例证明:有时间观念的人更容易懂得与人相处之道,也更容易成功!那么,随着新学年的到来,身为父母,要如何做好榜样,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深度解析一下现代家庭关于培养时间概念的错误做法以及建议,给各位家长做个参考~
01培养时间自主感现状分析: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采取“包办”教育,不厌其烦的督促孩子做这样做那样,生怕孩子浪费时间浪费生命,长此以往,大多数孩子都会迷失自我,找不到自我存在感。
建议: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对事物已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包括认识时间及时间相关的规则。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培养孩子的时间自主感,放手让他们自己规划时间,对于那些早就对权力和控制问题比较敏感的孩子来说,完全有意愿和能力自由支配本就属于自己的时间。
具体操作:可以先尝试“放养”孩子一天,先让TA感受一下,今天因为赖床而迟到了会有什么后果?今天因为贪玩没完成作业会有什么后果?当孩子在体验过时间把控的重要性后,就会对时间这个概念更清晰,从而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把时间分配做的更细致。
02增强时间感现状分析:很多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非要拖到两个小时,而最后的成果还不尽人意。其实,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做作业速度慢的情况,是因为有很多“无谓”的事影响了他们,比如改错次数太多、削铅笔等等。
建议:小学阶段的孩子虽已具备基础的认知能力,但远远不及成人,对时间感的概念自然也没有那么的清晰,建议家长们可以通过“倒计时”,给孩子增加紧迫感,从而来增强孩子的时间感。
具体操作:可以根据每天的作业任务来预估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当时间还剩一半时,家长可以提醒孩子一次,以此类推,在剩余十分钟、五分钟的时候也做个提醒。
03提高注意力现状分析:仔细观察和分析喜欢拖延或磨蹭的孩子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时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做很多事情都没有时间约束。在始终感觉自己拥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孩子们也不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具有紧迫性的任务。
建议:可以采取“限时法”,让孩子把时间分段,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时间一到必须执行下一计划。
具体操作:比如孩子要出去玩,就事先跟孩子商量玩多久就要回家,到点就按计划执行。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让孩子做一些益智小游戏,做题时间越短得分越高的那种,长期下来,你会发现不仅会爱上学习,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
04学会目标管理现状分析:喜欢拖延的人,一般来说,都没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常常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过日子,做任何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即使他们会设定目标,往往也是模棱两可的目标,更没有可操作的措施和清晰的步骤。
建议:还记得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说的一句话吗:“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其实这个做法很可取,当然指的不是赚一个亿,而是定小目标!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孩子规划时间,什么时候该做到什么成果。
具体操作:让孩子设立一个可行的目标,不需要是非常大的目标。比如,新学期刚开学,孩子可以定一个关于期中考试的目标——期中考试达到一个怎样的分数,上升到一个怎样的排名?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关键时期,这4个小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们,家长们也可以一起操作,给孩子树立榜样,做时间的管理者。心理学家说,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学不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总急于对孩子做出好或坏的评判。
给孩子一点时间去适应,一点空间去施展,一点自我去释放,再加一点为人父母适当的牵引,相信孩子一定能从幼芽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沐浴阳光,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