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大家都在盯着猪肉、玉米、小麦的时候,殊不知牛肉价格已要悄悄涨起来了。
尤其是自3月下半月开始,牛肉的上涨速度明显加快。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全国批发市场牛肉价格就已经涨到了58.85元/公斤,虽然同比仍然低了14.2%,但是环比涨幅却达到了1.6%。
而到4月1日,牛肉价格就已经突破60元/公斤了。
而与此同时,另一个消息也映入眼帘,那就是最近根据外媒报道,有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对华出口的资格已于3月16日正式到期,而到期之后并没有得到续约,也就意味着,这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将无法再对华出口牛肉了。
所以要是从时间上来看,似乎真是前脚一到期,后脚国内牛肉价格就涨起来了。
那么,二者真的有关系吗?

市场有时候很有意思,因为很多时候人们总爱联想,然后就会把一些事情进行关联,有时候是把没关系的事联系成有关系,而有时候呢,就是把弱关系联系成强关系。
而牛肉这件事就典型属于后者。
因为我国虽然进口牛肉年年增长,需求量也比较大,但是在进口来源中,美国牛肉占比并不是第一,所以仅仅美国牛肉企业对华出口的合约到期了,就导致国内牛肉价格蹭蹭上涨,这本身就是不可能成立的事。
所以,国内牛肉价格上涨,还是得从国内来找原因。
第一个原因,触底反弹。
跟生猪的逻辑差不多,虽然没有猪周期那么明显,但是国内肉牛养殖也一样要跟随供需变化。
比如,去年牛肉价格下跌,而牛价也跟着大跌,可以说跟牛有关的市场几乎都是一片哀嚎,超市里牛肉价格一度跌到了“2字头”。
可以说,去年肉牛养殖户们也正经历着生猪养殖户之前的黑暗时刻。
但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当产业持续亏损到一定程度以后,产能被迫淘汰,于是供应下降,牛肉供应进入收缩通道。

再加上今年成本端像豆粕、玉米等价格上涨,成本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牛价。
第二个原因,需求上升。
从大趋势上来看,猪肉的消费是下滑的,而牛肉则是上升的,原因是大家对牛肉的营养价值等认可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去年牛肉又便宜,于是颇受市场欢迎。
再加上今年消费逐渐复苏,也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牛肉的消费。
第三个原因,进口冲击减少。
进口减少这事确实是个原因,但并非主要原因,因为减少的也并非全是美国牛肉,巴西牛肉成本增加,出口价格上涨,也影响了部分出口。
而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今年我国在进口方面处于一个全面调控状态,不光是牛肉,包括玉米、小麦等都处于全面下降的一个状态。
也是为了缓解国内供应压力,提振国内市场。
所以,这才是牛肉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
那么,能涨多高呢?

涨太高也不太可能。
因为现在大家都盯着供应端,但真正的问题则是需求端,也就是消费增长有限,再加上肉牛养殖不同于生猪养殖,远没有形成气候,所以想要全面复苏也需要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