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和玉米是不同的,这是我们早就说过的事。
玉米的市场因素相对复杂,既有供需层面的,也有政策层面的,还有情绪层面的,而小麦呢,政策托底意味明显,除此以外,基本就是供需决定论了。
小麦的供需是什么呢?
4个字:供强需弱。
我们之前曾分析过,小麦的供应至少有4重压力:
一是余粮结转高;
二是储备库存高;
三是轮换拍卖高;
四是新麦丰产几率高。
这就像是4座大山一样压在小麦的身上,而需求呢,是面粉需求弱,饲料需求则在观望。
本来如果一直这样或许还能支撑,但是发生了一件事,小麦就撑不住了。
什么事呢?

玉米跌了。
小麦的底气是玉米给的,随着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也给了小麦提价的底气,而随着玉米小麦价差缩小,小麦替代映入眼帘。
但是玉米这么一跌,饲料企业的目光再次回到了玉米身上,而这时小麦轮换拍卖再一增量,于是一跌一涨,小麦情绪必然就撑不住了。
于是,价格下跌。
当前产区面粉企业收购价格已陆续跌破1.21元/斤,而部分地区的拍卖也跌破了1.2元/斤。
虽然说小麦没有像往年那样断崖下跌,但是压力依然很大。再加上仓储成本等,库存小麦多呈倒挂行情。
而现在已经进入到了4月份,距离新小麦上市越来越近了,于是我们不禁想要问,小麦还有机会吗?还能上涨吗?
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给大家提供个参考:
第一是供需变化。
以当前小麦的供需来说,小麦要上涨,除非需求发生变化,而需求的变化主要就体现在饲用替代上。
但是小麦要饲用替代需要有两个条件:

一个是玉米持续上涨;另一个则是小麦与玉米价差缩小。
而当前来看,部分地区玉米和小麦价差已进入替代范围,但是饲料企业为什么还在观望呢?
原因就是玉米跌了,所以饲料企业又开始观望了。
所以,小麦的需求仍停留在面粉上。
而面粉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双弱”的局面,即面粉需求弱,副产品需求也弱,所以虽然企业库存并不高,但是也很难提价收麦。
所以,小麦市场的供强需弱不易改变。
第二,情绪变化。
小麦市场的情绪可以说就系在了一件事上,那就是玉米。
但是现在玉米也很为难,正处于基层售粮结束后,随着粮权转移,贸易主体和用粮主体之间的博弈之中,所以短期内玉米恐怕也很难有明显起色。
此外,此时小麦的轮换拍卖也开始增加,所以小麦的市场情绪依然以弱为主,难见支撑利好。
即便是进口小麦大幅减少,但对小麦的支撑也有限,因为本身进口小麦作为调剂对小麦市场的影响也有限。

第三,新麦的定价。
随着各地陆续开始双向采购新麦,新麦的价格区间也逐渐被划定,和咱们之前预计的差不多,基本还是围绕在最低收购价上下波动。
所以,新麦给陈麦的支撑并不多,也使得陈麦难有太大的机会。
但有一件事是值得关注的,那就是虽然小麦行情在走弱,但是优质优价却表现得非常明显,优质小麦屡屡拍出高价,说明市场对优质小麦的认可和需求。
所以也不排除新麦收获以后,优质的陈麦依然会价格坚挺,甚至高于新麦。
而对大部分普麦来说,至少在新麦收获上市前机会确实有限。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