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去张家口的时候,这个地名经常出现在我看过的书里,旅行文学、地理杂志、历史书籍甚至武侠小说等经常提及这个地方,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曾说过:张家口是中原与北方古文化接触的“三岔口”,又是北方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双向通道。
在金庸武侠世界编年史中,八百多年前,郭靖从内蒙古大草原出来,跟黄蓉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在张家口。那是进入中原的第一个繁华城市,我一直想去看看,到了之后发现张家口太有看头了。
张家口的南边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一派新城新景。张家口的北边有着各种明清时期的建筑,也有建国初期的建筑。在旧城区也就是老火车站一带,旧时的基建看上去挺气派,这个跟张家口是原察哈尔省的省会有关,虽然1952年察哈尔省撤销,但是曾经省会的底子还在。
在张家口逛了一整天,太阳快落山了,我想着先去张家口堡看看。
这是个风景区,但并不收门票。待我走到堡子里,已经快晚上八点,天色暗下,大街小巷游客寥寥,几乎都是住在堡子里的居民,商业气息并不浓。
街边小店早早关了铺门,居民宅院虽然开着,但是朝里看黑漆漆的,也不敢贸然进去。大街小巷的路灯并没有亮起,我心里一凉,自言自语道,晚上来这儿怕是没什么看头啦!
正在失望之际,路灯突然亮了起来,张家口堡以一种颇为浪漫的方式登场。
堡子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在每盏橘黄色的灯光下,当地居民开始上演一场沉浸式“人间烟火生活大剧”。
色彩由黑白忽然变得暖暖,橘黄的光让我兴奋了起来,要不是晚上来,我怎么都不会想到,这里的夜晚这么有意境。
这里没有凤凰夜晚的灯红酒绿,也没有大理的诗与远方;
没有喀什古城的异域风情,也没有广东城中村摆满街头松弛感十足的大排档;
不似宁波的夜,高楼大厦下没有夜生活的灯火灰暗,也不似乡野山村的晚上,只能听到蛐蛐虫子叫的静谧。
张家口堡的夜,别有一番风味。
这里不吵,没有酒吧,堡子里也没有各种大排档,只有骑着单车夜归,和坐在屋檐下打电话。
路灯下,街坊邻居坐了出来,围成一桌桌,有的打着扑克,有的下着象棋。
西边的靓倩正在给客人理着发,东边的靓仔正开着小三轮往回赶。
往远了看,是城市的喧嚣,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之城包围着十九世纪的北方关口之堡。
漫步在街头,我不知道当地居民居住其中有何种体验。我也看到老城的下水道,是不是堵了,有人拿着高压泵在处理。我也看到路边有些垃圾的堆积,久了会发出难闻的气味。
但是我也在一些民居的墙壁上,看到了改造和整治前后的对比照片,一切都在变好。
作为游客,漫步其中,凉风习习,好不舒服。
最让我窃喜的是,在旅游旺季的暑假,居然没有多少游客发现这块宝藏小地。
临了走了,看到两只关在笼子里的猫,一只无精打采趴着,另一只幽怨地望着我。
它可能在渴望笼子外面精彩的世界吧。
我想在张家口多呆几天,并没有把吃饭节奏加快,每天尝尝这里不同的风味,也是极好的。
要知道,张家口集合了河北、山西、内蒙古的风味于此,三省口味在此都可以说是正宗的。
我可以吃不同的莜面。
在酒店附近的一家小店,我团了一份9块9的砂锅莜面鱼,收银的小姐姐跟我确认了三遍说这份砂锅只能在店里堂食,我也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她如此反复不停地确认。
莜面鱼像一条条小鱼,口感滑溜带几分韧劲钻进我嘴里,要不是汤有点咸,我能把整碗喝光。
永兴西大街的“杰出的饸饹面”,把莜面做成饸饹与羊汤的相逢,就着羊汤吃饸饹,味道会更佳,羊汤甚为鲜美,美到这里的女老板说,早晨有位顾客,在这里连喝两碗羊汤,据说是为了养胃。莜面的独特气味太重,以致于我打了一下午的莜面嗝儿。
胜利北路的“张茂民族饭店”,看上去就开了二三十年了。一份口蘑扒莜面,莜面做成了蜂巢状,跟山西的“栲栳栳”长得一般模样。羊肉和口蘑汤浇在上面,吃起来颇有几分鲜香。缺点就是分量太大,吃起来好有压力。
我想试试门钉肉饼,点菜的阿姨说要半斤起。于是让我点了份张茂肉饼,因为馅一样的,面也是一样的。
清真菜的馅饼,饼皮不厚,应该是死面煎的,有嚼劲。里面的馅香是香,就是还是有河北特色的咸。
半斤羊肉有七串,只用三十块钱。在这儿吃烤串,还是挺放心的,新鲜的肉烤的大串没得说。
但是一整天下来,让我最惊艳的还是“市政控股一建集团”对面小三轮卖的熟玉米。我正要与之擦肩而过,突然看到一辆奔驰车停下,下来一位少妇买了一袋提回车上,于是我去买了一根。
第一口啃下去,就发现平时吃的糯玉米没有香味。这根玉米,在香、糯、甜中都让我感受到了在玉米地奔跑的滋味。
我有点后悔没有多买一根了,因为三块钱一根,五块钱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