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南网
中科院古脊椎所和福建省地调院组建的联合团队,在福建政和县侏罗纪地层发现了世界上第二种侏罗纪鸟类化石,并命名为“政和八闽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1ddd4b13ffa795b914595e81760c659.jpg)
这只“鸟”可不一般,它将鸟类起源时间推至中侏罗晚期,大约1.72至1.64亿年前,改写了对鸟类起源的固有认知。北京时间13日凌晨,《自然》期刊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据了解,全世界最古老的鸟类,比较公认的是一个半多世纪前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它生活在侏罗纪,距今大概1.5亿年。“政和八闽鸟”的“横空出世”,把鸟类起源时间往前推进了整整约1400万—2200万年。而且在鸟类的演化树上,“政和八闽鸟”处在接近根部的位置,比始祖鸟更为进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5f74da700b9c8980ae55a17100b366.jpg)
研究人员还注意到,“政和八闽鸟”化石虽然不完整,但是它保存了很多重要信息。例如具有分离的肩胛骨和乌喙骨,腰带骨骼显现出很多进步的特征,最重要的是它有尾综骨。其身体的各个部位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存在不同部位演化不均一的镶嵌演化现象。
相关研究还在深入,如果新发现的叉骨确实属于今鸟型类,那么鸟类起源的时间可能会更早。
13日上午10点,省政府新闻办将召开“政和八闽鸟”化石重大发现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为您带来这只“鸟”的更多信息。(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记者 张颖)
报料/维权通道/内容合作:邮箱;taihainet@163.com;或拨打热线0592-535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