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金石教育分享|热门问题回答:大家对主旋律电影审美疲劳了吗?

视频快剪王导 2023-05-13 17:52:46

对主旋律电影审美疲劳,还是对现在定义的“主旋律”电影审美疲劳,这是一个需要分开的问题。

要知道主旋律电影的概念不止是国内电影市场有,国际电影市场中主旋律电影也是比比皆是,例如宣扬法律制度公平、生命不可轻视的《十二怒汉》,反战、歌颂和平、赞美人性光辉的《辛德勒的名单》、《西线无战事》等;

不过就如上述我的阐述一样,国内的“主旋律”从最早提出发展到现在市面上的“主旋律”已经不一样了,或者可以说它走入了一个“窄胡同”。

国内第一次提出“主旋律”这个词语的时刻,是在1987年3月的全国性电影会议,当时时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局长的滕进贤先生,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

而给“主旋律”电影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的则是邓小平主席,他先见、充满见识的提出:“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电影”。从这时开始“主旋律电影”其实就已经脱离了具体电影类型、具体电影题材的范围,成为了几乎包含所有电影领域的概念;

1、建国60周年巨作:《建国大业》。

2、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聚焦于中共的革命斗争史、胜利史和领袖人物的传记比如《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系列、《开国大典》、《毛泽东的故事》等等。

3、现实题材:反映当下社会主义思想在民间传承,比如《焦裕禄》、《国歌》、《离开雷锋的日子》。《铁人》、《唐山大地震》 现在比较多的是集中在革命战争,优秀共产党员等主题。

4、国学题材:聚焦于传统国学的传承,比如《孔子》、《赵氏孤儿》等。

5、讴歌人性人生:聚焦小人物之间的爱与美好,比如《母亲》、《两个人的芭蕾》、《漂亮妈妈》等

但是自2017年,如《战狼2》、《建军大业》、《空天猎》、《红海行动》等一批聚焦重大历史题材和歌颂伟大的影片上映,并且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为之后的主旋律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捷径”。

并且趁着这几年“主旋律”热的时候,《长津湖》系列、《八佰》等电影相继收获口碑与票房,更加加剧了其他电影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导致现在只要在电影中套上“主旋律”电影似乎就能成功一样。

夏潮作者在《中国艺术报》的文章“坚守文化理想勇担文化责任释放主旋律电视剧正能量”这样说道:

“刘云山同志曾在2009年中国作协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指出:“把主旋律作为一种题材、等同于红色历史、革命战争、英雄人物,其实是一种误解。主旋律代表着一种精神,反映着一种价值取向,有了这种精神、这种价值取向,不论什么题材都可以体现主旋律、反映主旋律、成为主旋律的鲜明乐章。 ”

可见,凡是能反映社会文明进步、时代发展前进的文艺作品和文艺思想,都属于主旋律的范畴,都是值得褒扬的。说到底,主旋律就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正能量问题。这就应该是电视剧创作生产主体追求的方向,不管是国营还是民营。”

现在的走入窄道的主旋律电影表面上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但是炙热的火焰下消磨的是大众的审美,对主旋律的热情;当繁华过去,大众审美疲劳、热情退散,那便是“必是衰败之相”。所以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小利,而放弃了前行的理想。

这里是磨金石教育,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你带来足够的帮助,喜欢剪辑、影视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更新相关的干货内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