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7ddf382be3881109b453e646bb5837.png)
VTR/V-Twin Roadsport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热卖的VT250F,它是一款具备特殊桁架式车架的运动型街车。本次所介绍的正是2009年改为喷射化的最终款,成为了传统VT系列的最后一款(※截至2024年为止)。
承袭NR血统的V型双缸运动引擎「VT」系列HONDA历史中首次出现「VT」名称是在1982年。初代「VT250F」搭载了水冷四冲程DOHC四气门248cc引擎,型号为MC08E,此引擎汲取了曾挑战WGP的四冲程NR技术。其最大马力为35PS/11000rpm,与二冲程RZ250(35PS/8000rpm)并驾齐驱,并采用了六挡变速箱与油压式离合器。1984年推出的第二代,采用角形断面双摇篮车架,搭载马力提升至40PS/12500rpm的引擎,并装配大型整流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458fef9fa824e165952ff4dca7f9cf2.jpg)
1982年问世的初代VT250F是250cc级距首款水冷四冲程DOHC 90°V型双缸引擎车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cad0923be32682cb9c7bb7dea5fbede.jpg)
1984年登场的第二代VT250F采用全新设计的角形断面双摇篮车架,搭载最大马力提升至40PS的引擎。
1986年推出的第三代对引擎进行了大幅改良,缸径×冲程由MC08型的60×44mm改为60×44.1mm,排气量增至249cc,引擎型号也改为MC15E型。这款MC15型是1986年型号,具有43PS/12500rpm的动力输出,离合器从这一型开始改为线控式。该MC15E型引擎一直被沿用至本次向大家介绍的VTR最终款,也就是2016年型的VT系列的最终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d56e8632ab6dc843fca85310b2a03c3.jpg)
第三代于1986年问世,搭载MC15E型引擎,缸径×冲程改为249cc,采用角形双管车架与集合式排气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c9e47a6b526457ae449ce8794fb719.jpg)
VT250SPADA采用了铝合金铸造中空一体结构的二轮车用全铸造车架(CASTEC),其广告代言人是F1车手Ayrton Senna。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ac8c9fae6754b5118a53c2d340e6f4.jpg)
1991年推出的XELVIS,配备大型整流罩与置物箱,符合日常骑乘到长途旅行等多用途需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dbb3e52d360bf346b3c06ccc8c51f92.jpg)
1997年问世的VTR,采用了无支点的桁架式车架,以轻量纤细的运动型街车身份登场。
全新设计与喷射引擎本次介绍的VTR为「STYLE I」等级,这是2009年进行喷射化改款时所设定的等级。VTR这个名称最早于1997年出现,是一款采用钢管制桁架式车架的街车。2009年改款时,虽然承袭了既有的车架与引擎等部件,但通过导入喷射系统以符合排放法规,并大幅变更了车体外观。这款「STYLE I」轮毂颜色为黑色,采用银杉金属色的侧盖与坐垫整流罩。「STYLE II」则为金色轮毂,侧盖为哑光银,以及同色系的油箱与坐垫整流罩,营造出更高级的质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5abc53c9f9174e2d2add604055cfa16.jpg)
搭载喷射引擎的VTR以化油器车型为基础,重新设计了车身部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2aeb3ac1b2b54f7de85e7d25174c80.jpg)
重新设计的坐垫整流罩与侧盖使外观更具高级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e371c76c8f2d607f26c7963cee32b11.jpg)
上半身微向前倾,脚踏刚好位于身体正下方,膝盖不会弯曲过度,可应对各种骑乘需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2ec20b2cc086ba8b3a1cacbb2e39d36.jpg)
身高171cm、体重65kg的骑士跨坐时,双后脚跟可稳踏踩地,着地性极佳。
油箱全面重新设计,并增添前代车型未有的侧盖。坐垫整流罩改为左右分体式设计,将尾灯夹于中间。与上一代相比,骑士座椅空间向前方加宽了20mm,为骑乘位置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且通过将车身角修整,同时也改善了双足的着地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8ecd319c9b4efbcaa5f1c1f40d72503.jpg)
头灯采用多反射型,与设计简洁的头灯支架搭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8c5d6ddabbb2842b07deadd7faa21c.jpg)
仪表为白色面板双圆表设计,里程表等为数位显示。分开设置的左右方向指示灯,非常醒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e582ec63fa2acaccf7fcb2037d5657.jpg)
左侧手把开关包含头灯远近灯、方向灯与喇叭等,设计简单且易于操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c92485b434c3bd7b57fe2c8ed6bbb80.jpg)
右侧手把开关,设有紧急熄火装置、警示灯与电启动按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4f08f8f8b92b1201335d966b4b5d84.jpg)
油箱采用全新设计,容量12公升。膝盖夹油箱处增加了侧盖新设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0d7767dbd89a11a49f97128c70b3f0f.jpg)
座垫经过修正以提升双脚着地性,骑士座椅的空间向前扩大了20mm,提升了骑乘姿势的灵活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02e4d61fa3741b2ba5b1789b46590f.jpg)
重新设计的左右分体式坐垫整流。副车架采用全新设计,配备4个载物挂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abc0e527a8190163164d6ea98b20dd.jpg)
脚踏支架与车架一样采用桁架式设计,与后脚踏支架整合在一起。
引擎搭载HONDA自豪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PGM-FI」,并由新设计的32位元处理器ECU进行控制。通过精准控制燃油喷射量与点火时机,不仅提升了环保性能,同时也改善了引擎的操控性与油耗。变速系统则沿用前代的宽齿比5速设定,齿比也维持不变。进气系统采用全新设计的节气门体,并搭配进气控制阀(IACV),控制空气流量以稳定怠速并提升引擎反应。此外,空滤盒经重新设计,容量由6.2公升增至6.4公升,并采用全新前后等长进气歧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bb0cc43ed1e08d2df82d385bd09eae5.jpg)
引擎沿用自1986年的MC15E型,并搭载PGM-FI与32位元处理器ECU。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353152ed0cbc11766fcb5c133accc2c.jpg)
引擎马力为30PS/10500rpm,与宽齿比往复式5挡变速箱搭配。
排气系统更新为2合1型,将预触媒转换器设置在排气管集合处,主触媒转换器则安装在消音器内。随着触媒转换器的设置,排气管材质改为不锈钢,并且在集合处的预触媒前方设置了氧传感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df54233180ae6ca979081892044433.jpg)
排气管为集合型,内部搭载两个触媒转换器以应对排放法规,排气管部分采用不锈钢材质。
承袭桁架式车架设计,并对各部进行改良车架延续前代钢制桁架式车架设计,采用无支点结构,通过独立式脚踏支架将引擎后端与后摇臂相连接。座垫形状经过优化,并增加了挂钩,副车架采用全新设计,并同时对车架结合部的材质与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改善车架与副车架之间的刚性平衡。
轮毂为前后17寸5辐铸造轮毂,前轮胎规格为110/70-17,后轮为140/70-17。刹车系统为前后液压碟式,前刹车为单向双活塞卡钳,后刹车为单活塞卡钳。避震系统前方采用41mm正立前叉,后方为单避震结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a3022ed7ca23f4067601a154d37902.jpg)
采用5辐17寸轮毂,STYLE I为黑色涂装,STYLE II为金色涂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1cff6d5c17a8aa0c04ec2b36ddab2d9.jpg)
前刹车系统采用Nissin单向双活塞卡钳单碟配置,提供充分的刹车力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2f90a2ab580f8d9c27790ee2b6e640e.jpg)
无支点结构车架搭配单枪后避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a2483e69927825cd7a6f0ac9f8bf647.jpg)
后刹车亦为碟式设计,卡钳为单活塞类型。后摇臂为角形断面结构。
通过细部改良进而提升骑乘感受与稳定性的VTR,加入了装配半罩式的VTR-F与经专属悬吊调校的Type LD(低座版)等车型选择,至2016年款仍在生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a27b81a1a610904ef15915123bfce48.jpg)
装配半罩式的VTR-F采用独特Y字型设计的多反射式头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1856f8e771815b8bbcd91b79450afdb.jpg)
专属悬吊设定使VTR Type LD座高降为740mm,比标准型还低。
随着这辆VTR的停产,历史悠久的VT系列也从本田的产品阵容中消失了。不过,VT系列陪伴了本田超过30年的时光,可谓是本田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之一。
VTR STYLE I主要规格(2009)・全长×全宽×全高:2080×725×1055mm
・轴距:1405mm
・座高:760mm
・车重:161kg
・引擎:水冷4冲程DOHC 4气门V型双缸249cc
・最大马力:30PS/10500rpm
・最大扭力:22N·m/8500rpm
・变速箱:往复式5挡
・油箱容量:12L
・刹车:F=碟式、R=碟式
・轮胎:F=110/70-17、R =140/70-17
・价格:55万6500日元(当时含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