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吃"人血馒头",大众被罚14亿美元,干10年都挣不出罚款

沧海阅览 2025-02-10 14:42:33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前言

印度被戏称为“外资坟场”,不是没有原因的,例如:小米、VIVO、OPPO等企业都曾被坑,比亚迪更是在销量仅为1960辆的情况下,被指控逃税7.3亿!

最近大众也算是步了后尘,被罚款高达14亿美元,关键是大众在印度根本不挣钱,想要交上这个罚金,恐怕在印度干10年都凑不够……

为何印度对外资如此不友好?这个“外资坟场”还有没有必要踏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会摘果子的印度

对于罚款大众的原因,印度方面给出的回应其实比较勉强。

印度政府指控大众在进口汽车零部件时故意少缴关税,理由是大众把“几乎完整”的未组装汽车当成了零部件进口。

简单说来就是这些车看似是在印度组装,实则组装没多少,明显是在钻关税差额的空子。

有一说一,我觉得大众可能确实会这么干,因为按照印度的税收政策,进口整车需要交35%的税,但如果是进口零件,在印度国内拼装,则只需要交10%-15的税。

大众汽车印度工厂

印度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在国内创造就业岗位,这很合理。

但对大众来讲,这最大相差20%的税也是真金白银,如果有机会能规避掉,又何必大量招兵买马,增加成本呢?

这样想好像也没问题,毕竟天熙熙皆为利来,单纯是从政策上来看,大众最多也就是打了个擦边球,他们提供的就业岗位可能不符合印度政府的预期,但也不会太少。

问题就来了,为啥大众2007年进入印度市场,现在17年了过去了(2024年底印度处罚的大众),印度突然就不能接受了呢?

大众汽车印度工厂

我觉得具体情况可以参考福特汽车,当初他们在印度深耕多年,最后所有的产能产线,被印度以10%的造价完整收购……

而这次大众被罚,有可能是印度又开始“收割”了,这可真是印度挣钱印度花,1分别想带回家……

那么,对于印度的这种做法,大众方面是如何应对的呢?

模拟场景

大众回应

面对突如其来的罚单,大众公司可不含糊,回应得很强硬。

大众印度分公司表示,自己在进口零部件时,都是分开运输的,并且在印度组装汽车时也使用了当地零部件。

他们强调,自己一直致力于遵守全球和当地的法律法规,这次的罚款与政府之前的立场完全相悖,简直就像是无妄之灾。

要说大众也确实委屈,他们在印度的日子一直不算好过。

单说2024年,大众在印度一年的利润,满打满算才1000多万美元,就这都已经创造历史记录了。14亿美元这样的数字,别说是罚单了,就算是利润他们也不敢想。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14亿美元天价税单!大众怒告印度政府

所以大众肯定不能接受这笔罚款,如果坐以待毙,说不定还得像福特一样给印度做嫁衣了!

今年的2月份,大众直接将印度政府告上了法庭,要求驳回印度政府这“离谱”的税务要求,这个要求与印度的进口税收规则相矛盾,会严重阻碍公司在印度的商业计划。

目前案件在受理中,具体结果不好说,但对于他们双方来说肯定都是有损失的,为啥这样说呢?

大众方面被上了一课,不管处理结果是啥,以后肯定都得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再看看那可怜的营收,估计心里已经骂了一万遍印度不值得了。

而印度的名誉在全球市场肯定也会再度受损,“外资坟场”的称号这下子是又被坐实了(但这也是他们选的,所以肯定还是大众损失更大)。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印度不地道,但是现在愿意去投资的外企还是不在少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甘愿冒这么大风险呢?

印度的诱惑

平心而论,印度也有它的魅力所在,起码在资本的眼中是这样的。

都说历史是个轮回,这话一点不假,现在印度的紧急情况,其实和我国新世纪初差不多的。(但我们人品比他们好多了!)

当时我们也是开始大肆的吸引外资,投资建厂,搞活经济。到了现在,中国现在已经是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

而印度和中国一样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这就意味着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对于企业来说,谁不想抓住这个潜力巨大的大蛋糕?

一旦在印度市场打开销路,那利润将相当可观,抢占先机,一直是企业能走到前沿的一步好棋。

再加上印度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与国内相比,给点钱就愿意干活。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低廉的劳动力,能节省不少的支出,自然就成了不少企业的“心头好”。

再者,印度政府为了吸引外资,也会给出一些看似诱人的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这让不少企业心动不已,想要赌一把。

至此,大盘已成,你方唱罢我登场,印度政府和外资就是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

但前期是这样后期可不一定,作为政策的制定者,他们通常都还具有解释权,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除了政策风险,印度的行政审批也繁琐得要命,办事效率低下。外资企业在印度开展业务,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各种手续和审批。

再加上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这更是增加了外资企业在印度的运营成本和风险。

就比如大众这种实力品牌,看似强大,但是实际上在印度也是步履维艰。本土设施无法达到最大化的生产需要,进口又太贵。

再加上本土品牌的排外,比如塔塔汽车、马恒达等,还是那句话,想挣大钱,难啊!

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想要进军印度,趋势需要考虑清楚。

结语

从大众被罚这件事儿上,咱们能看出印度在对待外资企业时的一些问题。印度虽然一直喊着要发展本国经济、吸引外资,但实际行动上却总是让外资企业寒心。

政策法规的不稳定、行政审批的繁琐、基础设施的落后,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外资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印度市场虽有诱惑,但也布满荆棘。

对于其他外资企业来说,大众的遭遇无疑是一个警示。在进入印度市场之前,一定要充分评估风险,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不能只看到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潜在的市场,而忽视了背后的风险。毕竟,在商业投资中,安全和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0 阅读:0
沧海阅览

沧海阅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