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本文所引用的《水浒传》为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水浒全传》;《金瓶梅》为出自里仁书局2018年修订出版的三卷本《金瓶梅词话》。
《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是在小说的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而《金瓶梅》里的武松打虎,则是在小说的第一回“景阳冈武松打虎 潘金莲嫌夫卖风月”。
两次打虎的远因,都是一样的。武松因为在横海郡柴进的庄子里,住了一年多的时间,思念在家的哥哥武大郎,便告辞回家。
不过《金瓶梅》的作者,来了个移花接木,把原本在《水浒传》中位于山东阳谷县境内的景阳冈,硬生生给搬到了小说故事的发生地——山东清河县。对于武松连饮十八碗“透瓶香”的英雄事迹也只字未提。
两书都写到了那张,贴在山神庙门上的安民告示,以下是《水浒传》版安民告示全文:
阳谷县为这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白日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
以下为《金瓶梅》版安民告示全文:
景阳冈上,有一只大虫,近来伤人甚多。现今立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住时,官给银三十两。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旅,白日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
红色字体部分,为两处榜文不同之处。
对于具体的打虎的细节描写,《水浒传》的作者更加详细生动,正因为如此,以至于这部分文字曾被收入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当中,从而更加广为人知。
相比之下,《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对武松打虎的描写,更多的是对《水浒传》的简写、缩写。因为《水浒传》珠玉在前,要想超越前人,的确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金瓶梅》毕竟不是为《水浒传》中的那位天伤星行者武松立碑树传,他的主角是那个开生药铺的西门大官人。
武松打虎充其量不过是小说的一个引子罢了,借以引出《金瓶梅》的故事罢了,所以也就不可能喧宾夺主,对武松打虎的英雄事迹,也就只能点到为止了。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