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国家司法局工作人员,坚决不能脱离法治,不能脱离人民,更应该懂法、守法。然而,有些人却利用这层身份耍官威,甚至威胁恐吓人民群众,真的是很嚣张!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发视频反映,称自己在行车途中与一名女司机发生行车小纠纷,被女司机持续追骂,迫于无奈选择报警。却不料,女司机在派出所内直接亮明身份,耍起官威,放言“我是司法局的”,引发关注!

事情发生在3月28号下午5点半左右,地点是山西省高平市的长平西街。那时候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名男司机正照着交通规则从东往西行驶,开得平稳。
这时,一名女司机开车从府东路转进长平西街,朝着相反的方向开过来。两辆车交会时,稍微蹭了一下,但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故。

男司机踩下刹车,准备解决一下小问题。结果当他松开刹车准备继续走时,发现女司机的车没动,没办法,他只好再次急踩刹车。
幸好男司机反应及时,踩了刹车,双方没有发生碰撞。看到对方是个女司机,男司机想着让她先走。

结果,女司机没有动,反而拿出手机开始录视频。男司机见状也没多说什么,于是他倒了几步车,绕过女司机的车头开走了。
男司机说:“本来想着这事就这么算了,没想到大概是晚上6点多,朋友告诉我,说‘有人在朋友圈发了你的照片,还在骂你’,我一看还真是。当时我就火了。更让人忍无可忍的是,她还找到我的社交账号,私信我,一直在骂个不停。”

当天晚上7点多,男司机心里憋了一肚子火,决定去派出所报警。
按照规定,女司机也被叫到了派出所。按理说,事情闹到这个程度,正常人应该会低头认错,息事宁人,但女司机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是司法局的。”

男司机说:“而且,她还问我家住哪里,做什么的,这不就是在威胁我吗?民警看了她的朋友圈后,让她跟我道歉,可她拒绝了,还扬言‘起诉我吧’。”
之后,女司机离开派出所后,还继续私信男司机,自己以公职人员的身份自诩,甚至说:“你是外地来的,做生意的,怎么当个网红,成天乞讨吃饭吗?”

在派出所里发生了一幕让人意外的情况。
女司机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当着民警的面大声宣称:“我是司法局的!”她那嚣张的语气和态度,带着明显的威胁。

民警了解了情况后,看了女司机朋友圈里那些骂人的内容,告诉她这属于辱骂行为,让她向男子道歉。结果,她不仅不道歉,还嚣张地让男子去起诉她,完全不把法律放在眼里。
更过分的是,女司机在离开派出所时,竟然当着民警的面再次对男子进行辱骂,骂得特别难听。

到了第二天,女司机还不打算放过男子,又通过社交平台发私信继续骂他。
无奈之下,男子只好将这件事曝光到网络上,希望通过舆论的力量给自己争取公道。

“我是某某局的”,这句话我们都听得太多了,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权力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身份就是一张护身符。这个女司机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当她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她已经让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她成了那个我们在街头巷尾谈论,却又无能为力的“特权阶层”的代表。
那男子确实害怕了。他说:“我怕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影响。”这句话也道出了很多普通人的心声!在一个熟人社会里,权力无处不在,那个“局里头的人”确实能让外地来的创业者不安,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在这位女子看来,她觉得自己不需要向网友道歉,反而是网友该向她道歉。她认为网友是在别她的车,完全不明白自己的行为有多不对。
不仅如此,女子还贬低了网友的职业,竟然称网红是“乞丐讨饭吃”。

据网友说,女子甚至还问了自己家是哪里的、做什么的,这让他感到很不安,仿佛是一种威胁。他根本不知道女子背后有什么背景,担心这会影响到自己以后生活和工作,导致他现在都不敢出门。
网友还明确表示,自己从2023年9月来到这个城市,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目前这位网友表示,“她说自己是司法局的,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有什么背景或者关系,我怕这会影响到我以后工作和生活,现在我都不敢出门。”
其实,这个网友的担心是多余的。毕竟他只是一个外地人,没必要怕这位女司机。如果她真有那么大的背景,就不可能在网上继续追骂别人了。既然她选择了在网上发视频并且继续骂人,很可能是想博取关注或流量,甚至可能只是为了炒作而已。其实不需要太担心,最重要的是安心过好自己的生活。

社会舆论一发酵,官方迅速反应并展开调查,第二天就查明了她的身份,确实是司法局的工作人员。由于她的不当行为,她被停职处理,并要求她向男子道歉。
现在这位女车主肯定后悔得要命了,自己一时的口嗨和嚣张,结果把自己赖以为生的铁饭碗给丢了,真的是得不偿失。

不过,网友们的质疑并没有停:停职之后呢?她会不会过段时间又复职?
毕竟之前有类似的事件,有些单位只是“批评教育”了事。这次虽然司法局表示“绝不姑息”,但大家更关心的还是后续的实际处罚,比如是否会被开除或调岗。毕竟她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公职人员的形象。

她用查户口式的方式盘问家庭背景、展示单位身份,甚至还持续进行人格侮辱……
一个本该维护法律尊严的公职人员,却用朋友圈暴露别人、在社交平台上追骂、当面威胁,完全用市井套路把私人矛盾变成了权力压制。

她似乎忘记了,公职身份本应该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而不是特权。在私人场合展示公职身份,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矛盾变得更加激烈,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当一些人把自己的职务当作私人护身符,把工作关系当作解决问题的工具时,他们实际上是在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免责声明]本文所涉及的时间、事件过程以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用以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请读者不要一概而论,也不要陷入人身攻击等不必要的行为。对待这一事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信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如有关于本文真实性、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等问题,欢迎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积极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