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关羽,全国唯一不能祭拜,不能立庙的地方,你知道是哪吗

斋小晗评文化 2024-08-02 11:50:39

在中国,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关羽的庙宇。

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

关羽,原本只是蜀汉的一位将军。

因为他忠心耿耿、重情重义、勇猛无比,后人把他神化了。

人们敬他为武神、保护神。

到了宋朝,关羽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

可是,有一个地方格外与众不同。

那就是江苏徐州东部的吕城。

走进吕城,你会发现这里有两座特别的庙。

一座是为唐朝名将郭子仪建的。

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是个大功臣。

另一座庙,却是为了一个在历史上并不那么出名的人 - 颜良。

颜良是谁?

东汉末年,袁绍手下的一员大将。

在历史书上,他的名字往往和关羽连在一起。

因为他是死在关羽刀下的。

关羽斩颜良

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争斗不休。

在一次战役中,曹操抓住了刘备的得力大将关羽。

曹操是个聪明人。

他知道关羽是条汉子,想要收服这样的人,光靠武力是不行的。

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来笼络关羽。

美女,关羽不动心;

美酒,关羽不贪杯;

金银珠宝,关羽也不在乎。

但曹操的诚意,却让关羽有些动摇。

就在这时,公元200年,袁绍派了两员大将,颜良和郭图,来攻打东郡。

东郡是个重要的地方。

它就像是,连接黄河南北的一座桥。

如果让袁绍占了去,他就能从北边直接打到中原腹地。

曹操可不想看到这种事发生。

曹操看着关羽,心里有了主意。

他对关羽说:“能不能帮我去打退颜良?”

关羽听了这话,心里很是纠结。

他本不想为曹操效力,可是这些日子曹操对他确实不错。

他不愿欠人情,觉得该还个人情。

关羽想了想,对曹操说:

“好吧,我去会会颜良。”

就这样,关羽披挂上阵,直奔东郡。

他心里想的是,报答曹操的恩情。

却不知道这一战,将会改变多少人的命运。

《三国志·关羽传》中,简单记载了关羽在白马之战中斩杀颜良的事迹,但并未详细描述战斗的过程。

原文提到:

“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更为戏剧化的处理。

小说中,描述关羽骑着赤兔马。

在万军之中直取颜良,使用青龙偃月刀斩杀了颜良。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

真实的战斗情况,并非如《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

在古代战争中,重要将领通常会有亲兵护卫,不太可能独自面对敌方将领。

有人提出,关羽可能是趁着颜良军队混乱之际。

乘胜追击,成功杀死了颜良。

颜良死后,家族逐渐没落。

族人为了自保,就一路搬迁来到了吕城,世代定居。

吕城的大多数,居民都是颜良的后人。

对他们来说,颜良不是历史书上的将军,而是他们的祖先。

每当春秋佳节,吕城的人们就会来到颜良庙前,点香烧纸,追思先祖。

他们不在乎颜良是不是输给了关羽。

他们只知道,这是他们的根,是他们血脉的源头。

一个县令的传说故事

雍正皇帝,很喜欢关羽。

有个新上任的县令来到吕城,想讨皇帝欢心。

他一到任,就打算建个关羽庙。

可是,吕城的人们不干了。

他们告诉县令:“我们这儿有颜良庙,就不能有关羽庙。”

县令不以为然,觉得这些乡下人太迷信了。

他不但坚持要建庙,还要演一出“关羽斩颜良”的戏,说是要破除当地的禁忌。

演出那天,天气阴沉沉的。

大家都提心吊胆,觉得不太对劲。

戏刚开场,天空突然裂开了。

一道闪电,像是老天爷发怒了,直直地劈在舞台上。

那个扮演关羽的演员,当场就没了气息。

这可把大伙儿吓坏了。

可更可怕的事还在后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吕城突然爆发了瘟疫。

人和牲口都病倒了,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吕城的人们吓得魂不附体。

街头巷尾,到处都在传:

这是颜良显灵了,在惩罚我们!

有人说,看见颜良的鬼魂在夜里游荡。

有人说,听见庙里传出兵器碰撞的声音。

大家都觉得,这是因为冒犯了颜良,才招来这场灾祸。

县令也慌了神。

他本想讨好皇帝,没想到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他不敢再提建关羽庙的事,整日里躲在衙门里,不敢出门。

吕城的人们,开始自发地去颜良庙烧香拜佛,求神灵保佑。

他们在庙前跪下,请求颜良原谅,保佑瘟疫快点过去。

这个故事,在吕城一代流传开来。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在这里建关羽庙了。

虽然是故事传说,真实原因有待考证。

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和信仰。

外来的人,不该轻易去打破这些传统。

有时候,尊重当地的习俗,比讨好上级更重要。

另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

吕蒙曾在建安五年(200年)在这一带屯兵,并在此地筑城。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吕蒙,保留了“吕城”这个名字。

关羽被吕蒙所杀,因此关羽的庙不在这里建。

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

在大多数人眼中的英雄,可能是另一群人的敌人。

而在吕城,人们选择了记住自己的根。

吕城的故事不起眼。

却真实地反映了普通人对历史、对家族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忠”和“义”。

0 阅读:0
斋小晗评文化

斋小晗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