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通风改造,夏季降温方案,荷包猪集约养殖,风速监测实录
荷包猪,这是一种体型短小精悍的猪种,肉质鲜嫩,在很多地方颇受消费者喜爱,有着不错的养殖价值。在养殖荷包猪的过程中,不少地方的养殖户都面临着一些难题。
就拿通风问题来说,我身边就有个例子。老张是北方一个小型荷包猪养殖场的老板。以前猪舍的通风设施陈旧落后,夏天的时候,猪舍里就像个大蒸笼,温度特别高,荷包猪们热得吃不好睡不好,生长速度都慢了好多。而且猪容易生病,死亡率也有所上升。老张愁得不行,他说感觉自己投入了那么多精力,结果被通风这个大问题拖了后腿。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荷包猪养殖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南方湿热的气候让情况更糟糕。在福建有个养殖户,养的荷包猪在夏季经常因为闷热潮湿的环境,身上起了各种疹子,这不仅影响了猪的外观,更影响了健康。这就是荷包猪集约养殖在通风和温度控制方面的一大痛点。
那怎么办呢?这就谈到夏季降温方案了。我听说有些地方采取了一些很有创意的办法。比如在猪舍周围种上一圈植物,像薄荷这种比较清凉的植物就很不错。薄荷散发出来的气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驱赶蚊虫,这对荷包猪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还有种叫九里香的植物,它也有一定的降温效果。九里香在开花的时候,周围的气温会感觉比较凉爽。和薄荷比起来,薄荷是常年都有比较清凉的气味散发,九里香则是在特定季节开花时效果更好。还有迷迭香,在通风的时候,它的味道能随着气流在猪舍里散开,让空气感觉比较清新,不像有些植物味道很刺鼻,对猪的呼吸道有刺激。还有百里香和留兰香,百里香的叶子比较细碎,它散发的气味比较淡雅;留兰香的味道比较浓烈一些,在夏季高温时能给人和猪都带来一种清冷的感觉。
说到风速监测,这也是养殖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张的养殖场后来也进行了改造,在猪舍里安装了风速监测设备。他发现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猪舍里的风速对猪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刚入夏的时候,猪舍里温度还不是特别高,每天上午温度上升的时候,如果能有合适的风速,就像给猪舍里开了个小空调一样,能让猪舒适不少。老张发现当风速保持在1.5 - 2米每秒的时候,猪的状态就比较好。这和他之前凭经验觉得风速差不多行就可以的想法完全不同。
在一个大型的荷包猪养殖场,位于北方的黑龙江。这里夏季白天温度也是比较高的,晚上温度又降得很低。这里的养殖户赵经理就采用了分时调控的通风方案。在白天温度高的时候,把通风口开大,让风在猪舍里有较高的风速,大概能保持在2 - 3米每秒,这样能快速带走热量。到了晚上,温度降低得很快,就把通风口适当关小一点,风速保持在1 - 1.5米每秒。这样的操作实施了一年多,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了不少,而且猪的健康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荷包猪集约养殖,可不只是通风降温这一件事重要。猪的养殖环境,吃的饲料,日常的管理等等都是关键。南方有些地方,像广东,夏季雨水多,地面总是湿漉漉的。猪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得蹄部疾病。有个网友就说他的猪因为这种环境问题,蹄部老是发炎。后来他就在猪舍里铺上了一些干燥的垫料,像木屑之类的,并且定期更换。这不仅让猪睡得舒服了,也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在养殖荷包猪的过程中,饲料的选择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我有个朋友,他在湖南养荷包猪。一开始他用的是那种普通的猪饲料,但是发现猪长肉的速度慢,肉质也不是很好。后来他尝试了一种新的饲料配方,在饲料里添加了一些本地的特色农作物。比如说红薯藤,这东西在湖南到处都有,很便宜。还有米糠,以前都是当成废物扔掉,现在加到饲料里,发现荷包猪特别爱吃,长肉的速度也变快了。而且这种饲料喂出来的荷包猪,肉质也更加鲜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从南北地域差异来看,养殖荷包猪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夏季虽然不像南方那么湿热,但也有高温时段。在北方冬季,猪舍的保暖措施一定要做好。比如在河北的养殖户,他的猪舍墙体都加厚了很多,还铺上了厚厚的稻草。到了夏季,就会重点关注通风降温。而南方地区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温暖,甚至炎热,所以更要注重通风散热和防潮。像在海南的一些养殖户,他们的猪舍建筑风格就和北方不同,有更多的通风口和排水设施。
再看猪的养殖场景,规模化养殖场有它的好处,可以进行统一管理,采用先进的设备。但也有一些散养户也有自己的优势。在一些农村,有些农户自己家里养几头荷包猪。这些猪都是散养着,吃的都是自家种的粮食和蔬菜,肉质特别好。有个农村大叔就跟我说,他家的荷包猪不愁卖,都是邻居和熟人提前预订的。但是散养户也有散养户的麻烦,比如疫病防控能力比较差。一旦有一头猪生病,很容易传染给其他猪。
荷包猪集约养殖要发展得好,就得克服这些困难。就拿猪舍改造来说,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投入不少的资金,还得考虑猪舍的布局合理。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养殖户分享的经验,他说在改造猪舍的时候,要把猪的活动区、休息区、采食区都规划好。猪的活动区要宽敞,让猪能有足够的空间跑来跑去。休息区要安静、干燥,采食区要方便猪进食。而且不同年龄的猪也要分开养殖。年轻的猪和成年猪的生活习性和需求不太一样,分开养殖能让它们都长得更好。
从3年的时间跨度来看,荷包猪养殖场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在刚开始养殖的时候,可能更多地关注猪能不能活下来。养了1 - 2年,就要关注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到了3年左右,就得考虑在市场上怎么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认识的一个养殖场主,他一开始就是小打小闹地养荷包猪。第一年,他只想着怎么让猪不生病。到了第二年,他开始研究不同的饲料和养殖方式对猪生长速度的影响。现在3年了,他的猪已经在周边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还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呢。
在一个较新的荷包猪养殖场,位于湖北的一个山区。这里的地形有一定的坡度,养殖场主巧妙地利用了这个地形来设计通风系统。他让猪舍的一部分顺着坡势建高一点,一部分低一点,这样在通风的时候就能形成很好的气流。在有风的天气,不管是南风还是北风,都能在猪舍里顺畅地流通起来。而且这个养殖场还在猪舍的旁边种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适合降温除湿的植物,还种了一些果树。到了夏天,果树的枝叶郁郁葱葱,又能给猪舍遮挡一部分阳光,又能提供一些阴凉的地方,猪在这样的环境里生长得特别好。
荷包猪的养殖是一个需要全方位考虑的系统工程。从猪舍的建造、通风改造、降温措施到饲料的选择、养殖场景的规划,每一个环节都相互影响。而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养殖场景都会有不同的要求和挑战。我们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养殖荷包猪,得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说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荷包猪养殖中,是更看重传统的养殖经验,还是更倾向于接受新的养殖理念和技术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