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的康熙是个英明睿智的帝王,他深谙人的心理,对于各位阿哥和朝臣的所作所为是洞若观火的,从黄河洪灾需要赈灾之后,康熙看到太子胤礽不堪大用,就已经把寻找新的继任者放在心中。
这些年玄烨把国事交给太子,还有你们这些阿哥们协同办理,现在弄成这个样子,我们还谁也不知道。胤礽你怎么说?还有胤禩,你是兼管户部的阿哥,亏空如此你还在什么当务之急,什么拨款抢修。
在黄河洪灾爆发以后,如果能够注意到的话,康熙首先问的是太子在哪里,紧接着就问四阿哥在哪里?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康熙心目中四阿哥胤禛的地位是仅次于太子胤礽的,在发生危难之事后,康熙第一时间没有想到年纪最长的大阿哥,也没有想到素有贤名的八阿哥,更没有想到颇有军事才能的十四阿哥,他率先要找人解决问题,找太子是因为胤礽的位置,他应该提出策略,而找胤禛则真是对他的重视。
胤禛没有让康熙失望,他之所以迟到,是先去了户部清查账目,救灾的关键在于款项的到位,而胤禛第一时间去查,这能够体现他虚实的能力,也能为救灾提供必要的支撑,更为关键的是这可以给掌管户部的八阿哥上眼药,毕竟户部在他的管辖之中出现了巨大亏空,让朝廷救灾都拿不出银子,而且这么做还可以让太子胤礽失去康熙的信任,一石三鸟,胤禛这么做很高明。
可以说,八阿哥胤禩其实从黄河洪灾爆发后他就不可能跟太子之位产生关系,管理户部出现不明不白的亏空,南下赈灾他也没有自告奋勇去担当差事,康熙对于不敢承担责任的阿哥是绝无可能欣赏的,尤其是八阿哥素来营造的是贤王的形象,这种收买人心和拉帮结拜其实是很招康熙之猜忌的。
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到扬州赈灾筹款的确不易,银子的筹措一度很难,他们截获了老九给门人任伯安的书信,才变被动为主动,让任伯安和盐商们乖乖认捐,而这捐款的是老八一党的,掌握着这么多的财富,却在朝廷有难的时候,没有站出来,在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用了计策后,才不得已出钱,这种事肯定很快就被英明神武的康熙所知道,进而对整个八爷党会有一个比较差的印象,老四和老十三不但出色完成了差事,还把老八一党的一百万两银子用到了朝廷赈灾上,康熙自然是欣喜的。
胤禛在办理户部欠款的过程中,多遇掣肘,康熙不是不清楚,甚至他可能再胤禛承接之前就很清楚其中的难度,也对可能发生的事有所预案,他不可能不知道迎接老四和老十三回来的用乐和礼制不和是有人想故意陷害,而他单独召见胤禛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那就是希望胤禛做孤臣。
你能看到这个弊端,说明你肯用心思,朕又何尝不清楚?朕几次想丈量全国的土地,按土地纳税,可以缓冲一下,可层层报上来的数字都是假的。而京城里头的官呢?弄得不到国库去借债的,反倒成了不合时宜。人太多了是不好办,朕这么多儿子,就没有一个愿意承担追款的差事。
康熙希望胤禛做孤臣,是真正的孤臣,所以他不奖赏老十三,也不让老十三参与到追比户部欠款一事之中。这目的很明显,就是不希望胤禛也像太子胤礽和老八胤禩一样拉帮结派,形成党羽,做孤臣就是要恪守君子不党的圣人之训,那么老十三跟老四即使再亲和,也不能卷入追比户部欠款的事。
康熙这么做,还有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康熙的考察,他要看看胤禛到底是不是真为朝廷着想,没有私心,康熙已经在为换太子做准备,而交给胤禛这个棘手的差事,就是对他的全面考验,不让老十三参与,是知道老十三太讲情义,不利于差事的办理,如果老十三的这种个性被八爷党利用,反而会拖累到胤禛,所以康熙的谋划是非常成熟的。
即使后来户部欠款只追回了三成,但胤禛一心为朝廷,康熙是感受到了,也十分认可本来做君王就是孤独的,没有那么多人理解,康熙这么做就是要对胤禛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能历练,进而承担更重要的事,相信以康熙皇帝的谋略,胤禛在追欠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都是掌握的,而八爷一党不断掣肘,老九有钱也不替老十还,老十甚至当街卖家当,这些都不出康熙之所料。
康熙当然也明白田文镜之于朝廷是有用职之臣,把他贬到外地当县令,看似是贬实则是褒奖,因为田文镜在此之前是没有正式官职,而把他外放历练,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在为胤禛培养可用之才。
康熙表面上是批评了四阿哥胤禛的办差操切,但他又何尝不知道换作其他任何人都很难办到胤禛这样,明察秋毫的康熙为了能够缓和众多官员跟朝廷的矛盾,才申饬了胤禛,而实际在他心目中是完全理解乃至于认可胤禛的所作所为。
此次追比户部欠款,四哥虽然失之操切,但他是一心一意为了朝廷,这件差使本来就十分难办,儿臣当初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办好这件事情,所以举荐四阿哥。如今四哥已把欠款追回三成,已属难得。倘若有人因为还不起欠款而自杀,或者干出别的事情而处罚四哥,那么今后还有谁敢为朝廷办差。
康熙对胤禛办理追比户部欠款的处罚,也能说明他对这位四阿哥的认可,更何况还有老八胤禩替胤禛说了“公道话”,所以康熙他没有去免掉胤禛的郡王爵位,只是给了胤禛一个罚没一年俸禄的不痛不痒之处罚,这也只是为了缓和矛盾,给众多欠款官员的一个交代,他当然知道胤禛根本没错。
圆滑的老八在这个时候恰到好处地替胤禛说话,所谓知道自己办不好追比户部欠款的差事才让贤举贤,一番慷慨陈词替胤禛说话,实际为的是博取一个贤名,当然这也等于帮了胤禛,康熙正好借着胤禩的话告诉胤禛还有其他阿哥、大臣们,自己不会让真心为朝廷办差的人受委屈,这其实就是对胤禛的认可。
不要哭,要明白,朕把这千斤重担交付于你,朕相信你一定能够刷新吏治,匡补朕的过失。戴着这串念珠,朕不放心的,是你常常过于急躁,待人有欠宽和,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伤害他们。
在胤禛办理了治河赈灾和追比欠款两件事后,其实康熙的天平早就向四阿哥胤禛所倾斜了,无非是要再继续观察他,胤禛虽然是大臣们心目中的冷面王,但是在康熙看来他的孤臣做得很成功,如果胤禛跟胤禩那样沽名钓誉,滥施仁善,朝政也将会更加混乱,有着清醒认识的康熙,自然知道找一个什么样的继任者才能匡正他的过失,所以胤禛基本通过了他的考核。
在后续发生的刑部冤狱案的办差人员选择上,康熙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四阿哥,一个是八阿哥,如果胤禛没有得所谓的伤寒,康熙可以选择老四或者老八去办理,他也很可能会选八阿哥,因为康熙也不会让老四去做那个扳倒太子的人。
老四在邬思道的建议之后,并没有直接推辞,依然向康熙请命自己愿意接这个差事,其实特别老道,这点邬思道一开始都未必想到,可是看到胤禛又以伤寒之由巧妙推辞之后,邬思道都得深感四爷的高明,而康熙派太医专门去给胤禛看病,就是一种查证,其实他又何尝猜不到这是胤禛故意找理由的推辞呢,但他本来也不想让老四接这个差事,没有深究就已然说明了问题,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老四胤禛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虽然老八胤禩因为查清了刑部冤狱案,而且处理得当,获得康熙的加封,但因为他扳倒了太子,也确实会不容于康熙,不容于天下,尤其是他诱供肖国兴,假托康熙旨意让肖国兴写下太子的罪状,这种手段是康熙认为其心可诛的做法,老八胤禩本来在康熙心目中就已经是出局之人,刚有一点好感,随即又被浮出的真相而淹没,老八机关算尽太聪明,哪知他看似讨巧的做法却会让自己彻底与皇位失之交臂呢。
康熙认可胤禛的不争,也满意他做孤臣的表现,说胤禛韬光养晦也好,城府够深也罢,他自己也做好了应该做的事,目标很明确,而且是一步步的接近,结果是圆满的,他得到了最丰厚的回报。
“在光影世界里发现那些人之智那些事之趣”,纵横点历史剧品评系列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的阅读和支持,创作不易,敬请尊重,未经作者允许,请勿在任何其他平台发布本文,如有侵权,必究责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