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血压最大的危害,是有可能引起脑溢血、脑梗塞、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不过,不同高血压患者所具有的【危险性】,明显是不一样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似乎血压值越高,高血压才越危险。但其实,最新的医学理念认为:决定高血压是否危险的,并不只有血压值的高低。
有时候,即便血压值不高,比如只有140/90mmHg左右甚至<140/90mmHg,心血管风险也依然可以很高!
按血压值【分级】首先,纯粹依据血压值的高低,临床上确实可以对高血压进行一个初步的【分级】。
比方说,最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就提出,按照诊室所测得的血压值,可以把高血压给大致分为3级:
“1级高血压”也叫“轻度高血压”,主要是指收缩压(“高压”)在140-159mmHg 和/或 舒张压(“低压”)在90-99mmHg的情况;“2级高血压”又叫“中度高血压”,主要是指收缩压(“高压”)在160-179mmHg 和/或 舒张压(“低压”)在100-109mmHg的情况;而“3级高血压”也叫“重度高血压”,则是指收缩压(“高压”)≥180mmHg 和/或 舒张压(“低压”)≥110mmHg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当收缩压(“高压”)与舒张压(“低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应该以更高的级别为准。
举例来说,假如一位高血压患者在确诊时所测量出的血压值为165/95mmHg。那么,按照上述分级标准,这位患者的收缩压(“高压”)就达到了2级,而舒张压(“低压”)仅为1级。
最终,这位患者的高血压分级应归为2级(更高的这个级别)!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的确,与很多人所想的一样: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的【分级】越高,往往意味着其危险性也越高。
比方说,同样是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所提供的标准:哪怕没有任何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比如血脂升高、糖尿病、吸烟等等),但高血压只要达到了3级,那么,其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就至少属于【高危】。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不过,与“高血压分级高≈危险性也高”相对应的,却并不是“高血压分级低≈危险性低”!
事实上,一部分1级高血压患者甚至是还尚未确诊高血压的“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尚处于130-139/85-89mmHg),他们的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同样可以达到【高危】与【很高危】。
这意味着,“血压值不高”并不等同于“危险性就一定低”!有些血压值不高的人,其实同样非常危险……
血压值不高 也可以很危险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所提供的“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标准:哪怕当前的血压值不算太高,但只要合并较多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3个)、存在靶器官损害迹象、又或是患有糖尿病甚至更为严重的合并症(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时,心血管风险依然可以达到【高危】甚至【很高危】。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这里,所谓“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主要是指除了高血压与糖尿病以外,其他比较常见的一些心血管危险因素,比如:
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吸烟或被动吸烟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高血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当中,有人在50岁以前就确诊过冠心病、心梗、脑梗、脑溢血等严重心血管疾病)肥胖(体重指数BMI≥28kg/m²)或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公分/女性腰围≥85公分)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症(男性血尿酸≥420umol/L/女性血尿酸≥360umol/L)心率增快(静息心率>80次/分)等等简言之,哪怕从血压值上看,尚处于1级高血压的患者,但只要同时合并有≥3项上述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那么,其心血管风险分层就仍然达到了【高危】。
而所谓的“靶器官损害迹象”,在临床上也非常常见。
比方说,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又或是有“颈动脉斑块”,这就属于一种典型的“靶器官损害迹象”。
再比如,通过心脏彩超或心电图检查发现了“左心室肥厚”,也属于典型且常见的“靶器官损害迹象”。
还有,踝/臂血压指数 ABI<0.9;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cfPWV≥10m/s;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18m/s;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轻度升高;肾小球滤过率 eGFR轻度下降等指标异常,也都属于【靶器官损害迹象】。
原则上,哪怕血压值不高,但只要检查出了任意一项【靶器官损害迹象】,则心血管风险水平也能达到【高危】。
这意味着,所有存在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不论血压值多少,其心血管风险都是很高的!
总之,血压值很高,往往意味着高血压很危险。
但是,血压值不高的患者也别“掉以轻心”。
因为,一部分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多、合并靶器官损害迹象、又或是有糖尿病甚至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即便血压值不高,也同样非常危险!
也正是考虑到高血压的【分级】与【危险分层】有时候并不完全匹配,因此,医生在对高血压进行诊断的时候,常常会同时给出这两点信息:比如,“高血压3级 很高危”又或是“高血压1级 高危”等等。
大家通过前面的信息,可以了解到在确诊高血压时,自己的血压值大致处于哪一个区间;而通过后面的这条信息,则可以判断自己的总体心血管危险度是高、还是低。
要知道,尤其是对于血压值不高的人群来说,心血管风险分层往往才是决定是否需要吃降压药的关键!
对此,《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明确指出:启动降压药治疗的时机往往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而并非仅仅依据血压水平。
高血压1级患者甚至“高血压前期”人群,虽然他们的血压值不高,但只要心血管风险达到了【高危】甚至【很高危】,就依然应该非常坚定地尽早启动降压药治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还有一类情况 特别危险如果说,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这些,主要都是在平诊状态下,可以经由门诊医生来处理的话,那么,接下来要提到的情况就是需要紧急入院诊治的一类特殊情况,其危险性往往特别的高。这就是“高血压急症/亚急症”。
顾名思义,“高血压急症/亚急症”是一类血压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和显著升高的情况,通常收缩压(“高压”)会在短期内由日常水平快速上升到>180mmHg甚至>200mmHg的水平,舒张压(“低压”)也可在短期内由日常水平快速上升到>120mmHg的水平。
如果,在血压快速上升的过程中,机体同时出现了明显的靶器官进行性损害迹象(比如肾功能下降、颅内压增高、肺水肿等等),就被称为“高血压急症”。
而假如,在血压快速上升的过程中,机体不伴有特别明显的靶器官损害迹象,则可以被定义为“高血压亚急症”。
不论是“高血压急症”还是“高血压亚急症”,这种短期内的血压快速上升往往都会比缓慢上升要更加危险。
因此,一旦发现了血压短期内快速上升的情况,特别是血压值升高超过180/120mmHg时,务必尽快到医院接受紧急的诊断与处理!
只有早期、快速并且安全把血压给平稳降下来,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种血压快速上升对重要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关于怎样的高血压特别【危险】,我们不能仅仅只从血压值的高低来做判断。
虽然,较高的血压值往往确实意味着更高的心血管风险;但是,有不少血压值不高的人,心血管风险同样可以很高!
除此以外,在短时间内血压大幅度的快速上升常常是特别【危险】的,这提示存在“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可能。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2024年7月 第32卷 第7期
2,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9月 第52卷 第9期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