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血压与高血脂都是损害血管、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对于血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往往会更容易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坏胆固醇”向动脉血管壁内的渗透与浸润。
因此,理论上而言,高血压患者应该比普通人更加注重对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管控!

然而,现实却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平时除了吃降压药控制血压以外,他们并不知道还需要同时监测并管理自己的胆固醇水平。
这也使得不少高血压患者看上去似乎血压控制得不错,但实际上,心血管疾病风险却并未降到最低。

那么,高血压患者究竟怎样做,才算是把胆固醇给“控制好”了呢?
这篇文章就来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说清楚。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 LDL-C<2.62025年3月,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权威发布了《基层血脂管理适宜技术与质量控制中国专家建议(2025年)》。

《基层血脂管理适宜技术与质量控制中国专家建议(2025年)》
这份最新的医学指导文件用一张图表简单总结了不同人群所分别对应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目标。
其中,就明确提到了:高血压患者若是同时合并以下这5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任意一项(危险因素*≥1项),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目标就应该是“<2.6mmol/L”!
这5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别是:
1,男性年龄≥45岁或女性年龄≥55岁;
2,吸烟;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
4,体重指数 BMI≥28kg/m²;
5,有男性直系亲属在55岁以前又或是女性直系亲属在65岁以前就患上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早发ASCVD家族史)。

《基层血脂管理适宜技术与质量控制中国专家建议(2025年)》
依据此标准来看,只要是年龄≥45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又或是年龄≥55岁的女性高血压,就都应该长期维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
而不论年龄多大,正在吸烟的高血压患者,也应该长期维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

客观来说,一方面,高血压本就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不断上升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另一方面,现实当中合并有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是大有人在。
因此,我们才不得不承认:从这份2025年最新的血脂管理标准当中其实不难看出,现实当中的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应该长期维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

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在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合并存在“2型糖尿病”又或是体检发现了“颈动脉斑块”的话,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控制目标则还需要进一步下调至<1.8mmol/L。

《基层血脂管理适宜技术与质量控制中国专家建议(2025年)》
不论如何,与普通人只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维持在“<3.4mmol/L”的水平不同,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需要更为严格地监测并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项血脂指标。
不同的患者 采取不一样的策略过去,不少高血压患者以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处于2.6-3.4mmol/L是完全“正常”的。
但现在,相信大家应该能够意识到:这其实是不够理想的!
不过,这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只是轻度超过2.6mmol/L的情况,也还不至于需要马上启动降脂药的治疗,而是可以先单纯采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以及戒烟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来进行控制。

然而,当高血压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超过3.4mmol/L时,仅仅依靠“非药物手段”可能就不够了。这时候,果断启动降胆固醇药物的治疗,往往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的起始降胆固醇治疗,仍应该是优先使用“中等强度”他汀。
但当单用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无法帮助高血压患者实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时,则应该考虑在他汀的基础之上,联用依折麦布或海博麦布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若是联用依折麦布或海博麦布还不能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到理想水平,还可以考虑用依洛尤单抗或阿利西尤单抗等“降脂针”来与他汀联用,以提供更为强大的降胆固醇效果。

总而言之,请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务必要记住以下这几点:
第一,确诊高血压的同时,也需要意识到应该同时关注血脂的管理。只有做到“血压”与“胆固醇”的双达标,才能更大程度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第二,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目标是至少“<2.6mmol/L”,与一般人群的“<3.4mmol/L”并不一样;
第三,当高血压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处于2.6-3.4mmol/L时,可以先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来对其进行管控;可一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过3.4mmol/L,就还是建议尽早启动降胆固醇药物的治疗,以确保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
【参考文献】
1,基层血脂管理适宜技术与质量控制中国专家建议(2025年) 《中国循环杂志》 2025年3月 第40卷 第3期
2,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中国循环杂志》 2023年3月 第38卷 第3期
---健康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