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人工造鱼窝,钓鱼大爷思路新奇,看过鱼获我服了

老谢钓鱼啊 2024-12-14 00:37:21

时光易逝,转眼间又到了每年的冬季,此时寒冷的天气让很多人更愿意待在家里享受着空调带来的舒适与温暖,而不是外界飘飞的雪花与凛冽的寒风。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冬季钓鱼的人相较其他时节也是少了一些,依然有许多热爱钓鱼的人们愿意跑到河边,扔一根鱼竿,在寒风中傻傻地等着鱼儿上钩。

有人是为了继续享受钓鱼带来的乐趣,有人则是想要在寒冷的冬天里补补鱼肉来御寒,除此之外人们选择冬季去钓鱼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冬天的鱼容易上钩。

许多常年钓鱼的人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冬天似乎鱼儿上钩要比夏天容易许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于是我来到了冬季垂钓的大家庭,在这里可以一边钓着鱼,一边打发时间,顺便问问其他人的看法,这里大多数都是垂钓多年的老钓友了,对此原因应该比我更了解。

而众口一词的一致说法都是,冬天的鱼儿害怕被冻着,便不再活动了,所以为了找吃的,它们只能主动上钩,这个说法听起来确实很靠谱,于是我也开始安心地钓起了。

初入钓场。

鲤鱼偏好水温25℃左右,而白条则更喜欢在20℃左右游动,试想一下,我们在这个时候它们是如何全都跑到水底的?

然而我只是在钓了流水不冻的地方的时候发现,水中的鱼儿并不是不会动,而是它们变得非常懒惰,也不容易上钩。

鲤鱼一般会在18℃以下停止摄食,但是这似乎并不能阻止那些别有野心的钓友,这个时候拿什么办法都能诱惑到鲤鱼的食欲,那他们就开始用长竿在水中找翻动。

一般来说,鲤鱼钻进泥土里的泡泡这说明这里一定有鲤鱼,因此我也在这样的省思下拿起长竿往泡泡下去的地方投了下去。

虽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但是我的运气似乎不是很好,把它放到水中许久也没有动静。

其它有经验的钓友对我说写面圈儿一般都是窝里有大量的鱼儿,而且这些鱼也已经吃饱了,所以对于任何诱惑食物的“行为”它们都没反应。

这位老钓友还告诉我,他正在收获满满,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他的收获,这位大爷一边说,还一边把竿子扔进了窝里。

看着我百无聊赖等待着的时候,他已经提着两篮子的鱼要准备回家了,我觉得这位大爷会坚守在这个水域,一定另有办法,于是我就一直观察着他。

那位大爷所用的工具跟我差不多,但是他使用的饵却不是一样的,他并不是拿来一大堆蚯蚓扔下去,他其实是在水底打了个窝。

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这窝里有什么东西,所以对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一直在观察着,发现他时不时会拿出一些东西撒下去,劈头盖脸一看之下,才发现那是酒米。

大爷的秘密。

酒米其实用来做窝饵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主要是因为酒米散发出的香味较浓郁,要比普通饵料更吸引鱼,而且还不会造成手不到鱼的问题,还可以让鱼吃得更多。

经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他不仅仅是撒了一次,他这是将窝做到了水底,而这样的方法就让我脑海中的灵光一闪,我明白自己找到钥匙了。

原来这位大爷在水底放了一根稻草,然后不断地撒下去酒米,而这些酒米滴落下来之后,被函在泥巴里的稻草吸附,这样鱼儿就会直接以稻草为支点开始聚集到了这根稻草上,频繁产生鱼口。

而且这位大爷最让他持续不断收获的,就是他的稻草窝,不同于我们一般人撒点酒米后就开始等待收获,这位大爷还时不时就会撒些酒米,这样就算是有吃饱了的鱼,它们也会有回来的可能。

打窝讲究的是时常补窝,加点食物,可别等越等越沉默。

因此这位大爷收获满满绝非偶然,是他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用在了钓鱼方面才创造出了这样有效果的方法。

总结。

由此,由此我不仅认识到了他为什么能将窝很好的聚集起来,更知道时常补窝的重要性,在这位大爷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认识到以稻草做窝非常有效,我也开始尝试这样的做法,但效果却不佳,因为我没有坚持勤补窝。

这位大爷每次撒点酒米间隔十分钟必定会再次撒一次,这样聚集到窝里的鱼始终都没空离开,而我撒完就等,总是等来等去,因为频率较慢,将窝里的鱼儿吓跑了,这就收益甚微。

这便是我向大爷学习的一次经历,他教会我的东西让我感到受益良多,也是我平生数次外出进行垂钓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向有经验的人学习,是提高自身技能的重要途径,那么你有没有尝试过从老钓友身上寻找一些经验呢?一起探索开拓一下吧。

0 阅读:1
老谢钓鱼啊

老谢钓鱼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