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一位女主持人控诉地域黑的视频火了。她指责迷笛音乐节偷盗事件是网友搞地狱黑,是南阳动了某些人的蛋糕!因而遭到恶意打击。
其实,南阳音乐节本来是个好事,这是国家给南阳这座小城市的泼天富贵,但却被一小撮南阳人给搞砸了。这个女主持虽然承认当地人的错误,但说的有些含蓄。她指责发生这件事,就是有人故意针对南阳。
也许她说的是真的,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算别人想黑南阳人,还是需要个由头。究其根本,是南阳的一小撮人不争气,是他们黑了自己的城市。如果说迷笛音乐节动了谁的蛋糕,那一定是动了这一小撮人的蛋糕。
因为这些人相信,只要没人看管的东西,就是不要的。因为他们会严防死守自己的东西。路不拾遗,对于这一小撮人来说,就是个笑话。当然河南绝大多数人都是好的,但再好的米里,也有几颗老鼠屎。
以往,这些人在当地作威作福,没人管得了,但这次他们碰见了年轻人,年轻人懂法律、明事理、会上网,掌握话语权。所以南阳部分盗贼输了。但当地政府却把“偷”美化成“拿”,真是有些过分了?
我也认识很多河南人,其中年轻的人,都非常的善良,不会偷东西。但有些老年人却因为生活经历的原因,以偷东西为荣。
我举一个我家邻居的例子。我家邻居有一对姓杜的河南人,他们因为生不出小男孩而不敢回到河南,所以就留在东北了。他们家也真够拼的,在2000年前,为了生男孩而生下3个姑娘。
要知道,在当年东北计划生育做的很好,超生的人被人瞧不起。但他们不在乎。
我说一个极端例子,逢年过节上坟,大家都懂吧。一般上坟会准备一些新鲜的水果。2000年前,新鲜水果很珍惜,但大多数东北人并不会把上坟的水果拿走,因为那是对祖先的尊重。
但这对河南夫妻却不管这些,他们开始的时候还等别人上完坟走后,拿水果。因为没人拦,他们越发大胆,后来别人的纸还没烧完,他们就去抢夺水果。
被人拦阻还振振有词,说反正都是不要的,时间长了水果冻坏了,就不好吃了。
你说,上坟的人听见他们说这话,能不生气?当时就把他们打倒,然后暴揍了一顿。后来,他们报警了,当时的法律还不像现在,谁先动手谁就错,而是讲道理的。警察知道原因后,不但没有惩罚打人的人,反而说打的好。
从此,这对河南夫妻臭名远扬。大家都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事实上,他们当时并没有认为自己做错事了。
但2010年左右,见过一次,那时候聊天,这对夫妻真心承认自己当年的事情做错了。他们说在东北呆习惯之后,他们回河南老家,经常丢东西,很不习惯,他们再也不回河南了。
我说这件事,并没有黑河南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河南人本质上并不坏,坏的是环境。如果把这些人换到其他城市里生长,他们也会变成遵纪守法的人。而且现在的河南年轻人都是遵纪守法的人,只是个别老人因为习惯的原因以偷盗为荣!
所以,南阳政府应该正视这种现象,在下次举办音乐节的时候,提前向附近的老年村民宣传路不拾遗的法律。拿别人的东西是犯法的!一但抓住要拘留、判刑的。对于偷盗陋习,必须用严苛的法律才能约束。
只有河南南阳人里子够硬,才能去争面子,否则只是一场笑话。只有这样做,才能把“音乐劫”变回“音乐节”!
下面说说广泛存在中国的偷盗陋习的底层逻辑,注意这里不针对河南,因为全国各地都有,而且国外也有。偷盗陋习的底层逻辑是:他们不认为偷东西丢人,而是认为偷东西被抓丢人。只要没有被当场抓住,就不算偷!
所谓偷盗陋习,就像天下无贼里面演的,“高手”之间都互相忌惮,但没人的时候一定也互相偷!别说河南,我见过很多地方的人,邻居之间互相偷。这种偷盗陋习是少部分1960年之前出生的人眼里的常态。注意是少部分,大多数人都不这样想。
尤其是少部分参加过文革的人,他们认为不拿白不拿。我拿秋收捡粮食这件事举例子。一般种地的农民收完地后,允许其他人进地捡粮食。但总有人不管不顾,甚至跟着收割机后面捡。只要收割机往后倒车,那个捡粮食的人一定会受伤。
但他们不在乎,他们本能的认为,开车的人不敢倒车。因为掏不起医药费。但问题是,车辆这种东西,如果失控了,或者收割机夹住粮食了,那就一定会倒车。这时候捡粮食的人,就会受伤。每年因为捡粮食这件事,闹出很多案子。虽然没有被打死的,但打伤的不少。
所以南阳偷盗陋习,本质上就是从这种捡粮食的习惯上演变过来的。这也不是南阳独有的,全国上下的所有农村,都或多或少有这种人。这种人如果你硬管,他就撒泼耍赖。真的,什么狗屁捡粮食?这就是偷?甚至是明抢!只不过,因为几千年来农民都这么干,也就成为约定俗成的偷盗陋习了。
如果农业社会还好,今天你偷我的,明天我偷你的,大家互相偷,也就扯平了。但现在是工业社会,所以农村那一套不适用了。但有些人仍然拿传统说是。这就是不要脸!
如果你要管,他们会说你能让别人拿,但不让他拿,那就是瞧不起他,他还会跟你干架呢!所以生活在这类人身边,比的不是文明礼貌,而是谁更野蛮,他们都佩服野蛮人。那个年代的畸形道德观。
就像天下无贼中,李冰冰扮演的贼,她说三好学生是弱智一样。如果有其他人说他们不对,他们会说那些遵纪守法的人是圣人表。罗永浩讽刺的那样:在婊子眼里,所有的女人都会卖,现在不卖的女人只是因为价格没谈好。而在小偷眼里,所有人都会偷东西,区别只在于抓没抓住。
小偷认为,只要没有被当场抓住,就不算偷。今天不是有个新闻,【老人偷走榴莲后嫌不熟,竟跑回店里要退款,店家:后来又偷了一次】。你说这个大妈不知道偷东西不对吗?她为什么会偷?因为她认为偷东西光荣。她不认为偷东西丢人,她只是认为偷东西被抓丢人。这是正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但这就是偷盗陋习的底层逻辑。
文/高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