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世纪以来,燃油车在汽车行业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过去十年中,新能源电动车迅速崛起,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尽管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历史仅有十多年,但其快速崛起打破了传统发展模式,主要得益于顺应时代潮流。如今,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大跃进结束,内燃机重新受到重视,这引发了关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讨论。
过去,地球环境未受严重破坏,人类环保意识较弱。现今环境恶化,危机四伏,促使人们环保意识增强。
燃油车排放尾气加剧气候问题,而电动车因只需电力、维护简便而受欢迎。电动车不需频繁维修保养,节省长期成本。相较之下,燃油车依赖汽油,需定期加油,长期开销较大。
随着油价上涨,燃油车主面临支出压力。相比之下,电动车因无需加油而轻松许多,电力不足时找充电桩充电即可,成本低廉。
尽管新能源电动车发展迅速,但纯电动车目前遇到瓶颈。主要问题包括充电桩不足和电池脆弱,难以在极端天气下正常使用。简而言之,纯电动车存在“怕冷怕热”的问题,夏季高温导致充电慢和故障频发,冬季寒冷则使用不便。
纯电动车因续航限制,主要适用于短程。相比之下,燃油车适合长距离旅行,这也是一些消费者偏爱燃油车的原因。为了提升电动车的吸引力,制造商推出了插电式混动汽车,它结合了燃油和纯电动车的优点,提供了更长的续航里程,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销量也随之增长。
插电式混动汽车迅速崛起,成为市场新宠;纯电动车则逐渐失势。车企纷纷加码生产,比亚迪等领军企业推出高性能车型。2022年,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增长151.6%。2023年,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达275.1万辆,同比增长85.1%。其强劲势头引发外界猜测:“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仍是内燃机?”
内燃机再次成为国家战略的重点,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内燃机的高效性至关重要。各大车企正加紧在内燃机技术上取得突破,如比亚迪、东风和广汽等,以提升插电混动车性能并降低油耗。那些专注于纯电动车的企业可能面临压力,需要重视插电混动技术的研发以保持竞争力。尽管形势乐观,但仍有人对这一转变表示担忧。
他们担忧,若车企仅专注于内燃机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可能会延缓新能源电动车的进步。实际上,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车企发展内燃机技术主要是为了加速电动车的转型升级。纯电动车技术尚未成熟,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因此,同时发展内燃机技术有助于突破瓶颈。
插电式混动汽车结合电动机和内燃机,随着内燃机效率的提升,有望与电动机更好地融合。这需要快速提升电池和智能控制等技术,才能使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性能不断提升。如此一来,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发展势头将助力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
电动车迅速崛起成为汽车界的领军者,但新能源电动车的大跃进已经结束,内燃机重新回到国家战略。纯电动车技术尚不完善,限制了其发展,但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出现推动了电动车的持续发展。未来随着电池等技术的成熟,插电式混动汽车可能将逐渐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