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父亲功高盖主,被皇帝灭了满门,我逃跑后被掳掠进了罪奴营成了无姓罪奴

文签文化 2025-02-11 11:53:16

我本是郡主的命。

却因父亲功高盖主,引发朱氏皇权忌褝将爹娘毒杀后还灭了魏氏满门。

我被奶娘护着逃脱却又让掳掠进了罪奴营,成了无姓罪奴。

被父母自小娇纵养大的我历此惨痛,忽然之间明白一件事。

权力,才是我余生唯一的目的。

01

我原是恩远侯府唯一的大小姐。

阿爹对我十分疼爱,养成了我骄纵拔扈的性子,阿娘时常教导我要知礼守礼,我却笑嘻嘻搂着阿娘说:「怕什么!阿爹那样厉害的人,谁敢欺负我们?」

以至于灾难降临之时,我还以为这是场噩梦。

直到看见阿爹和阿娘被几名甲士推搡着跪在厅堂正中央。

一位身披银色披风的男子站在爹娘身前。

「在下也是奉命行事,还望侯爷与夫人莫为难于我等。」

说完命手下端上毒酒两盏。

奶娘捂住我的双眼将我半推半搂地带至后院围墙夹角处,那儿是一排四季青绿的矮树丛,奶娘蹲下身子,将树丛中一处掩体移开,露出一方小洞,她扶着我下去后探着头对我说稍后和我在城外树林会合,便将掩体挪至原位后快速离去。

我独自从秘道走出时,城门外聚集了大批军兵,持火把似在搜寻什么人。

而那天,我却没能等来奶娘。

而是一群明火执仗的甲士。

领队问我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时,我看着身上的旧布棉袍,是奶娘的女儿寻儿姐姐的外裳,想起她一边帮我换上这件旧袍时一边叮嘱我:「大小姐,若遇兵家查问,你要说自已是来投奔远亲的乡下女娃,名叫小连,若他们吼你吓你,你便只须惊恐啼哭,记住啊!」

我装作十分害怕的样子。

结结巴巴地说家母病了,叫我来寻在侯府做下人的表姨母借些钱给娘亲抓药。

也不知道这人信了没有,倒是没再难为我。

把我带到城墙东边一块空地上,很多人都被陆续带了过来,有兵士看押,无人敢乱动。

我一直往城门口看,奶娘一直没出现。

怎么办?她和寻儿姐姐找不到我会不会再往回去?

千万别回去啊!

亲眼目睹这场变故,我从惊懵之下渐渐恢复清明,知晓我没有家了。

02

魏氏一族,明明和当今圣上是一同起兵推翻了旧主。

却因着魏氏乃旧朝王族,更有资格当皇帝,被朱由基施计嫁祸为逆党。

一家三十三口,都用大船运到海上,将人杀害然后砍成块扔进水中喂鱼。

据说那一片的海水都成了红色。

真可谓是【血海深仇】。

我因与奶娘走散而被当作逆党亲眷,被抓去掖庭罪奴营。

和一群衣衫破旧的女孩关在小黑屋里!

管事嬷嬷捂着个帕子进来,打量我们这二十几号人。

也不废话,直接伸出肥嘟嘟的手掌,只见有个个子稍高的小姑娘从腕上褪下只银镯,恭敬递上。

姜嬷嬷哼了声,指着门口:「浣衣房一名。」

又有个才六七岁的小女孩怯生生走过去,从衣襟上解下个香囊递过去。

被姜嬷嬷一把揪过头发连同那香囊一起扔到地上。

小女孩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管事嬷嬷手一挥,两个小太监过来拽起女孩向门外走。

「恭房一名。」

大部分罪奴兜比脸干净。

而大部分的太监嬷嬷人设都很稳定。

都是些见钱眼开的暴徒。

03

我那个时侯但凡能有一点钱,也不至于被派去刷恭桶。

这一刷就刷了一年。

还被欺负,不仅分的桶比旁人多出许多个,还要跟着小太监把洗好的桶送到各个宫里的净室。

那天我刷到很晚,饿的前心贴后背地往宫舍走。

快穿过长廊的拐角处时,忽见管事嬷嬷成氏正训斥一宫人:「近来上边查的严,你也收敛些,别弄岀大窟窿,到时我也保不了你。」

我赶紧躲入廊下,直到看着她们一前一后离开才继续往回走。

我进门的时候。

长桌上的饭盆里只剩几粒米糜。

汤盆里也仅剩下半碗发黄的汤水,一根菜毛也没了。

分在同一间屋子的另外七个宫人,正倚在桌边闲聊。

其中两个平时就对我呼呼喝喝的宫人,看见我马上捂起口鼻:「真臭!成嬷嬷怎么把她分咱们这屋了?真是倒尽胃口。」

另一个马上接起话:「谁说不是呢!幸好咱们都吃完了,不然还真是吃不下去!」

其他几人连声附合着。

好似我是件脏东西般,被人随意污辱嫌恶。

平时我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过份,就随她们去。

可这些人竞越来越觉我可欺,竟是连口饭也要故意夺了去。

想起刚才成嬷嬷离开的方向,应是往我们这边的。

思及此。

倾刻间似恶向胆边生。

将饭盆一旁的汤盆一下挥向为首的俩人。

汤盆里剩有的小半碗黄色汤水,正好泼在其中一个女子裙上。

尖叫声中,我被几人拖倒在地,我抱着头,任几双脚踢在我身上,腿上。

稍顷,门外望风的宫人慌张进来:「快收了!成嬷嬷马上就过来啦!」

我被人拉起来摁坐在桌边刚扶起的长櫈上。

几人赶紧恢复桌櫈,拾起汤盆扣在饭盆上,一个低个子宫人拿起扫帚扫开地上汤汁。

深色门帘挑起,高大槐捂的成嬷嬷面色不虞站在门口。

挑事的俩宫人赶紧见礼,旁人装作忙于拾缀,只有我一手捂额,一手暗揉着疼痛的胃部。

成嬷嬷打量一番便知我刚刚被打过。

成嬷嬷对着站在最前边的两个宫人扫了个狠厉的眼风,「你们几个小蹄子都给我安份些,若是叫我知道你们再弄些上不得台面的事,仔细你们的皮!」

然后眼风移到我身上,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转过身子走了出去。

屋内平静下来,也无人再来招惹我。

我摇晃起身,定了下神。

端起饭盆一步一顿地往膳房走去。

看还能不能找到些菜汤或剩饭,哪怕是别人吃剩的。

却因饿得太久,又挨了打,还没走多远,便晕了过去。

04

樱姐姐救了我。

那日樱姐姐从膳房取些做点心的食材出来,远远见一个宫人端着什么,忽地倒地不起。

便命随行的婢女过去将人扶起,一面让人去请太医。

太医诊完脉,并未开方子,而是对樱贵人说:「此女只是太久未进食,又受了惊,一时昏厥,并无大碍。」

樱姐姐便亲手给我熬了些软糯的米粥,参进牛乳和红枣。

我喝了两碗还想要,樱姐姐嗔怪地瞅了我一眼:「你饿久了还不能一下吃太多,明早再敞开吃。」

我红着眼,连连点头。

樱姐姐问我究竟为何会被挤怼,我摇了摇头,说大概是看我无亲无故,才欺侮我。她听完便将成嬷嬷找来,给了好处,把我从恭房调去了浣衣房。

安排了最轻省的活计。

我却很抱歉利用了她。

不然我怎能脱离那个地方,那些烂人。

又怎能以一己之力完成为爹娘和族人复仇。

三年过去,我己不是那个被抓进罪奴营的连璧了。

之前受尽蹉磨,冷眼和欺凌。

变态的老太监看我刚刚发育的花苞,眼中涌现的兴致,我不得不虚以委蛇。

吃馊掉的饭食,干最苦累脏的活儿。

还时不时要忍住恶心与老太监周旋。

而这些遭遇,对于一个身处地狱却心志弥坚,立誓为亲人讨回公道的我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这个身子里的灵魂,早已百毒难侵。

外表看起来一个瘦小赢弱的毫不起眼的小丫头,天天都在琢磨着下一步该如何走,自已离目的地还要多远啊。。。

经过数月观察比较,我选了太子的东宫做为首个试点根据地。

05

十日之前,我去东宫送完衣物返回时。

刚出了侧门。

瞧见一只通身雪白的波斯狸奴,正在东宫角门外的一处假山上晒太阳。

我用贴身帕子折成一只小老鼠丢与它。

白色狸奴果然两眼放光,扑上去闻了抓,抓了咬。

让狸奴熟悉我的气味,我天生的体带异香,要让它记住这个味道!

贴身的帕子上自然也有我的味道。

此后我再去东宫送衣物时就给狸奴带些自己做的小玩意。

绑在绳子一头的草编蚱蜢。

树上的蝉被我捉住后放在小笼子里让狸奴玩耍。

它总是在假山附近等我。

太子见自已的爱宠狸奴这些日子总往外跑。

就叫上三皇弟一起跟着它,然后发现了我。

眼见那只叫雪团的狸奴在我的教导下竟然学会了做偮!

还十分听话地随着我的口令练习趴,卧,站立等等。

太子和我年纪相若都才十二三岁,正是玩心正盛的时侯。

当场就把我从浣衣房要去了东宫。

我成了雪团的专职营养师,驯养师,形象顾问。

其实刚进东宫,见识到雪团的生活环境与日常后。

我是大受打击的。

比我这些年的生活高大上了不知多少倍。

即使比九岁以前的王府中的我都生活得滋润。

同频见识了和我同岁的太子对雪团的宠爱。

两个宫女,一个太监和一个厨子负责猫的饮食起居,陪玩则主要由太子和三皇子亲力亲为。

我给雪团一日三餐规划得当,不到一月,这家伙就肉眼可见地胖了起来。

而且毛色也光滑很多。

太子合理怀疑那四个宫人合伙苛扣了雪团伙食费。

导致营养不到位,不然我只花了之前的半数费用就把雪团养得这么好。

简直不要太可疑!

立即下令,把那俩宫女派去后院净室刷厕所。

小太监和厨子拉到假山下面。

随便打上一个时辰。

然后,也派去洗刷刷全院的恭桶!

于是,我一人肩负起了照顾狸奴雪团的神圣使命。

而太子和三皇子担负起陪玩的重任。

太子朱正炆是皇上第二个儿子,皇后嫡子。

三皇子朱正合是太子的伴读,自小养于皇后娘娘身边。

而三皇子的生母,竞然是我的恩人樱姐姐。

06

樱姐姐原是高贵妃宫中的洗脚婢女。

有次皇上和贵妃饮宴,喝大了。

贵妃也不胜酒力,她的心腹秋香指挥端着洗脚水的樱姐姐,让她去小厨房端碗醒酒汤给皇上送去。

说贵妃娘娘今晚不洗脚了。

等皇上酒醒后直接和娘娘一起洗澡。。。

樱姐姐端了一大碗醒酒汤给皇上送去了。

一个时辰后。

皇上的贴身太监福贵出来传了皇上口谕:【临安樱氏,兰心慧质,深得朕心,即日册封为美人,赐居撷芳殿,钦此】

许是酒还没完全醒吧,皇上此后忘了樱姐姐这回事。

直到两个月后太医禀报皇上。

樱美人怀上了龙胎。

皇上的烦恼之一就是女人。

所以朱由基马上去给皇后说:「你看咱们的老二正炆也怪孤单的,樱美人这人老实,她生下老三你就养在永寿宫吧,今后也是老二的助力。」

樱姐姐生下三皇子还没来及喂一口奶水。

就被皇后娘娘宫里的嬷嬷和奶娘抱去了永寿宫。

皇上看在樱姐姐诞下皇子份上给晋封了贵人。

成为撷芳殿一宫主位了。

却不能去看望自己的儿子。

三皇子知道自己的亲娘是谁。

却绝口不提半字,对皇后娘娘更是百般恭敬孝顺。

从小就陪伴比自己年长一岁的二皇子读书,玩耍,亲近的很。

皇后看这朱正合总是一幅不长进的样子。

书读得越多,话越少。

渐渐也就不把他放在心上。

二皇子朱正炆十一岁被封为太子,住进东宫。

十岁的三皇子朱正合跟着一同也进了东宫。

皇后娘娘在那年却突发疾病,之后身子便大不如前。

大皇子朱正廷的生母高贵妃却在这个时侯,为大皇子选了司天监监正苏护之女苏婉青。

求皇上赐婚。

圣上朱由基心里不舒服了。

07

高贵妃生的大皇子朱正廷那年十五岁,按说也该成亲了。

问题是高贵妃的兄长高步亭乃都尉之职,手握京都辖内重兵。

如若和司天监苏护联了姻亲。

政治与兵权搁一块,多不安全。

要不还是皇后聪明呢,国舅爷在皇上立太子之后,立即将族内带兵的,领将的全都退居二线。

这才是皇帝喜闻乐见的智多星嘛!

明摆着呢,武臣有了自家血脉的皇子,容易造反。

文臣么,就顶多敢造次。

于是皇上一道旨意下来。

给大皇子弄了个条件不好不坏的允州做封地。

娶完苏家嫡女就去封地呆着吧。

无诏不得回京的那种。

贵妃亲哥高都尉高步亭也被调去穷山僻壤说是镇守一方。

兵权被开释。

满朝文武算是-看明白了。

世族大家的利益如果碰到皇权,千万记住踩刹车。

如同皇四子朱正经。

生母贤妃,人如其名。

贤淑守礼,从不越雷池半步。

0 阅读:28
文签文化

文签文化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