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鬼易挡,家贼难防

二楼象女士 2024-12-18 14:02:50

批判与继承,是封建中国王朝更替的基本逻辑。

新建立的王朝,往往会在总结前朝治乱兴衰的基础上,设计一套自认为更加符合本朝的制度。但无论采取哪种制度,目的只有一个——“稳定”。

明朝吸取汉朝宗室藩王叛乱的教训,在恢复分封制的基础上,制定祖训“非有诏不得入朝”。

清朝看到明朝把宗室亲王放出去后,即使有“非有诏不得入朝”的规定钳制,仍然没有杜绝宗室藩王内部造反。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制定属于清朝独有的祖制“无圣命不得离京”。

那么,明朝“非有诏不得入朝”与清朝“无圣命不得离京”哪个设计更合理?

先说答案,各有利弊,但清朝略占优势。

①明朝的藩王建制“根上”有问题

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后,很多制度上颇有汉朝遗风,最经典的是恢复宗室藩王分封制,特别是吸取秦朝灭亡的原因——皇帝富有四海,而子弟为匹夫。

开始大肆分封子侄,一口气封了25位宗室藩王,儿子占24位,包括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侄孙占1位,靖江王‌朱守谦。朱元璋封的子侄可不简单,除了拥有地盘,还设立王府护卫,有节制地方和朝廷派驻部队的权柄。

‌最牛的是“九大塞王”——辽王朱植‌、‌宁王朱权‌、燕王朱棣‌、谷王朱橞‌、‌代王朱桂‌、晋王朱棡‌、秦王朱樉‌、庆王朱栴‌‌、肃王朱楧‌。九大塞王的地盘和势力正好联结成为一条北部防线,目的是为了与北元残部对抗,承担保卫皇室的重任。

朱元璋也考虑到汉朝“七国之乱”的历史教训,万一这帮人联合起来推举一位头目,带领他们逼宫该怎么办?

朱元璋的想法是,跟儿孙约定一条祖训——宗室亲王“非有诏不得入朝”。没有皇帝的传唤,藩王这一枝要世世代代在这一块地待着,哪里也不许去,更不能到京师。

问题是祖训这东西,没有实力的钳制,那就是一纸废话。

果不其然,孙子朱允炆真够孙子的,上来削藩,逼反了燕王朱棣,失了皇位,丢了性命。

朱棣是第一个违背祖制的藩王,他肯定知道约定成俗的东西根本不具备任何效力。为了保险起见,登基后解除了各个藩王的军队节制权。藩王的实力遭到大幅削减,但并没有阻止想当皇帝的野心。

宣德皇帝时,发生汉王朱高煦造反;正德时期发生两场藩王造反,安化王朱寘鐇和宁王朱宸濠,但基本上没有形成气候。

虽然三次造反没有给明朝造成中伤,但正德皇帝以后,藩王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最后护卫都快被削没了,既不能入宫参与国事,也不能掌控兵权,成了一个有钱没势的大地主。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中后期的宗室王爷迅速堕落,除了圈地敛财、骄奢淫逸、疯狂生育,其他无事可干。

没有野心,没有正事可干,那只能花天酒地使劲作、使劲生。结果导致越往后,皇室宗亲数以十万计,朝廷都快养活不起。

吃空国库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李自成、张献忠、满清崛起后,只能依靠外姓大臣平叛,藩王丝毫没有派上用场。甚至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造成封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室宗亲大屠杀。

包括南明时期的福王弘光、唐王隆武、鲁王、唐王绍武、桂王永历,除了隆武个人能力稍微强点,其他都是小卡拉米,根本没有力挽狂澜,再造社稷的能力。

客观来说,朱元璋的分封制要比朱棣以后的高明太多。藩王造反,起码皇帝还是本家的,只不过是由嫡长子继承制变成皇家内部择优选择,能者上位。但它的根没有问题。

一旦,皇家宗亲本身能力不行的话,军国大事只能依附于外人,这是根的问题。

② 清朝的藩王分封是比较完美的设计

清朝存在无数令人诟病的地方,但有一项制度设计的堪称完美,那就是满清“封爵”制。

它没有继承明朝的“封藩制”,而是“封而不建”。

什么意思呢?

只封王爵,不设封地。所有王爷都得留在京城陪伴皇帝,说是陪伴,实际上是必须在皇帝的视线范围内,没有皇帝的命令,王爷绝对不可以离开京城半步。

同时,清朝严格控制王爵数量,到清朝灭亡一共只有十二位世代世袭不变的“铁帽子王”,包括前期的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8位)。另加四位中后期立下大功的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和庆亲王奕劻。

只有这十二位“铁帽子王”世代世袭、爵位不变。其他的王爵全部实行“隔代降级”制度,每经过一代,都要降低一个等级。亲王去世后,嫡长子继承郡王,嫡长孙继承贝勒。

以此类推。直到没有爵位可以继承,自动消亡,回归平民。

相比之下,清朝的亲王制度要比明朝的先进太多。总结一下:

第一、王爷不得去封地,消除拥兵作乱的可能。

第二、王爵数量有限。

第三、王爵逐代降低。

第四点最关键,亲王可以参政议政,能够在帝国一线历练。虽然在平叛中,没有用武之地,但在后来的守旧派和改良派之争中,他们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最起码,不至于像明朝亲王那般“废”。这一点,清朝确实比明朝做得好。

综上,明朝更像是“封藩”,问题在于前期宗室内斗,后期是亲王战斗力丧失。清朝更像是“封爵”,避免明朝宗室内斗的情况,但在争储中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

话又说回来。

每一种制度都有“保鲜期”,一开始总是好的,慢慢的容易变味。

每一种制度也都有优点和缺陷,毕竟是人制定的制度,来约束的是人,人性掺杂其中,必然不可能完美。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