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陵名家重磅力作|竹赋金陵——十竹斋2024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星鹏评文化 2025-02-02 01:46:39

十竹斋(北京)2024秋拍专题

新金陵名家

重磅力作

2137

钱松喦(1899-1985) 

谿山如画厂如林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松岩(白)、不老松(朱)

鉴藏印:罗路印(白)

款识:谿山如画厂如林。无锡山明水秀俨然图画,并以工业发达名闻全国。此写我家门前一段景色。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作于南京玄武湖畔,点染之间颇怀故居。钱松嵒并识。

65×41cm 约2.4平尺

钱松嵒的山水画,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格和深情的韵味。其创作抓住三要素:整体气势、地方特征、时代精神,作品中饱藏了画家炽烈的爱国热情。全画由近及远,描绘运河两岸热火朝天的生产情景,大量运用颤笔技法,主要用墨色点染,辅以赭石,时代的风貌跃然纸上,是钱氏六十年代佳作。

2138

钱松喦(1899-1985) 梅园新村

镜心 设色纸本

钤印:松岩(白)、继续革命(白)

款识:梅园新村。瞻仰革命纪念馆,肃然缅怀敬爱的周总理。一九七七年一月,钱松喦谨绘。

出版:

1.上海人民出版社挂历第一页,1977年12月第一版印刷《挂暦画》。

2.香港商务印书社印1978年年历卡,1977年12月。

3.《钱松喦画集》第10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4.《钱松喦画集》第101页,中国美术出版社,2011年。

48×68cm 约3.0平尺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东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

钱松嵒,现代中国山水画宗师,是“新金陵四家”之首。与傅抱石组建江苏省国画院,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美协名誉主席、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国画写生活动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描绘党的领袖出生地和重要革命活动地的写生作品,钱松嵒在1954年就以“梅园新村”为题材多次进行创作。梅园新村在抗日战争以后作为中共代表团办事处,因是我党与美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最前线而具有了特殊意义。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革命圣地不仅成了山水写生的主要表现对象,而且也成了新山水画中与毛泽东诗意山水并行的两大类型。研究革命圣地山水画的历史不能不提到钱松嵒,在50年代中期以来的近2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钱松嵒几乎画遍了所有的革命圣地,人称“红色画家”。梅花常用于讴歌颂扬等主题,近景石旁傍梅树枝杈虬曲,左上另一株老梅穿插,钱松喦善用此法,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呼应成趣。观此幅《梅园新村》,见红梅初放有赋,屋舍掩映梅花丛中,充满了生机,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梅园精神,凸显着浓重的革命历史气息。钱老通过此作,寄托着自己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饱含了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信念。《梅园新村》画面清新脱俗,意态新颖,内涵隽永。

2139

魏紫熙(1915-2002) 黄山高秋

镜心 设色纸本

款识:黄山高秋。一九八七年,魏紫熙时在南京。

钤印:老魏(白)、紫熙书画(朱)、意在形外(白)

边跋:此乃家父魏紫熙八十年代所作实为真迹也。丙申年四月于金陵魏镇鉴 钤印:魏镇(白)

出版:《大好河山—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作品选》,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说明:此拍品经魏镇先生鉴定为真迹。

80×120cm 约8.6平尺

作为新金陵画派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的魏紫熙,在此幅作品中采用俯视构图,彰显出黄山之雄秀气势,山势连绵不绝,蜿蜒迤逦以至遥远。作者用厚重的浓墨泼撒出凝重的群山,再用朱砂层层叠叠的洒在层层积染的山脊之上,营造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恢弘之气。加之作者在画作中加入云海,清涧,使之画面有了一种别样的灵动之美。此画笔墨凝重质朴,章法灵活,不露锋芒。画风苍秀齐出,刚柔并济,刚健中见婀娜之气,遒劲外显婉媚之韵;展现出魏老山水画的独特风貌,实为魏老绘画作品之代表。

据魏紫熙先生之子魏镇所言:“《黄山高秋》此类作品,我见父亲画过多次,横、竖、大、小都有……父亲在画之前就曾说过:‘点红的画墨气要足,如果不足,点红的朱砂颜色则不亮。’《黄山高秋》是我父亲晚年的大幅作品之一,当时他身体欠佳,但他对他的画、对艺术是执着的。只要一站在画的前面,他就容光焕发,变的年轻了,一点病都没有。他始终有一种要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绘画事业的信念,这是他的精神支柱,他是成功者。”

2140

钱松喦(1899-1985) 长城万里无限风光

镜心 设色纸本

钤印:松岩(白)、今朝更好看(朱)

款识:长城万里无限风光。钱松喦作于南京双门楼。

出版:

1.《钱松嵒画集》,钱心梅主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2.《中国画报》,中国画报杂志社,2005年2月;

3.《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作品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2月,第91页。

45×68cm 约2.8平尺

从七十年代起,钱氏不断北上,创作了许多有关长城的画幅,特别是老人于一九七四年应外交部之请,为联合国创作了气魄宏大的蜿蜒与千山万壑之中的长城大画,使其在业内赢得“钱长城”的雅号。本件拍品是钱松嵒长城题材中尺幅较大的一件,堪称晚年杰作,图中长城山势雄伟,笔走龙蛇,充分表现出了长城雄浑的风貌,真可谓人画俱老,笔墨精妙。

2141

魏紫熙(1915-2002) 黄山光明顶

镜心 设色纸本

钤印:魏(白)、紫熙(朱)、吾师造化(朱)

款识:黄山光明顶。己卯年春画于南京,魏紫熙。

出版:

1.《高度的集聚: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展》第147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6月。

2.《荣宝斋画谱》第171期《魏紫熙山水》第38页,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再版。

3.《新金陵与海上名家精品集》图104,保利艺术博物馆。

展览:“河山万里—新金陵画派重要作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5月。

112×56cm 约5.6平尺

该画构图宏大,意象深远,画的是晨曦时分的光明顶。魏老运用了大面积的泼墨来表现黄山烟雾迷蒙的感觉,再用石青及赭石渲染分出远近山头。这件不同于普通作品,魏老善于大规模运用朱砂点,而本作魏老全用石青点染,是非常罕见的,也和全画风格相得益彰,更显黄山秀色。

2142

钱松喦(1899-1985) 古塞新湖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钱(朱)、松岩(白)、今胜昔(朱)、大好河山(白)

款识:《古塞新湖》,访问密云水库得此意境,奉金岚、陈英俩同志教正之。时在一九七六年冬十一月于北京,钱松岩。

鉴藏印:积翠园珍存(朱)

上款人简介:

陈英(1920-1998),福建建瓯人。1938年从福州一中到延安参加革命。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政治部秘书兼党委秘书、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随营学校政治主任、564团政委、兵团党委秘书兼司令部办公室主任。抗美援朝时期任188师副政委、志愿军组织部长。回国后历任北京军区组织部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检察长、后勤部副政委、顾问等,系正军级离休干部。

金岚(b.1920),上海人。解放战争时期任兵团后方办事处干部处副处长。1955年转业到国家电子工业部任干部处处长,后任机关党委副书记。1973年在中国无线电器材总公司任局长兼党委副书记。1983年离休,现为副局级离休干部、福建积翠园艺术馆终身名誉馆长。

1990年,陈英及夫人金岚毅然将近30年竭尽心力收藏的600余件书画珍品无偿捐赠给家乡福建,为此福建省人民政府特拨专款于福州西湖之滨兴建馆舍,以收藏、研究、陈列之,并冠之为福建积翠园艺术馆。

70×91.5cm 约5.8平尺

本幅画面以密云水库一带的风貌为创作主体,苍厚老练的颤笔写峰峦迎面而起,沉着激越,却不失浑润韶秀,古塞长城蜿蜒其上,交错纵横,远景删繁就简,略施淡墨点染,山川新貌跃然纸上。1975年,钱松嵒被选为四届人大代表,自此常常往来于南京、北京之间。此作即为1976年冬月写赠陈英、金岚夫妇,二人为福建积翠园艺术馆创始人,钱老与夫妇二人相识多年,此又为一段情谊之证。

2143

魏紫熙(1915-2002) 秋山璀璨

镜心 设色纸本

钤印:魏(白)、紫熙(朱)、吾师造化(朱)

款识:秋山何璀璨,行云自往还。神萦九天外,振衣万仞巅。一九八三年夏,魏紫熙。

边跋:“此秋山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所作黄山秋景,画面雄浑,笔力苍劲,是一不可多得之长卷精品。见之甚喜。丙申年四月于南京,魏镇题鉴”,钤印:魏镇(白)

说明:此拍品经魏镇先生鉴定为真迹。

出版:《大好河山—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作品选》,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42×136.5cm 约5.2平尺

此幅风格更接近于写实,同时也注意笔墨表现,此图画面构图奇特,既有庐山般的挺拔俊秀,又有黄山般的宁静深邃,白云漂浮,日影朦胧,具有气贯山河之势。画面苍茫厚重,用大量朱砂大面积点染,白、朱、墨相映成趣,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力,令整幅画看起来既传统又现代,是魏老不可多得的佳作。

0 阅读:1
星鹏评文化

星鹏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