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的感情,像是开在悬崖边上的罂粟花,看着美丽动人,却有着致命的危险。
然而,陷入其中的人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打着“真爱”的幌子美化自己的背叛行为,幻想着和情人天长地久。
越是把婚外的感情当成真爱的人,越容易随着关系的深入和发展,而被欲望折磨。
有女性读者说她与上司在两年前的出差途中有了婚外的关系,以为找到了灵魂伴侣,说好不影响彼此的家庭,但上司回到家中就不准她找他,开始被相互约定的规则约束,她还能遵守游戏规则。后面她就各种作和闹,想要独占上司、想离婚,都被上司规劝,让她别越界,又不准她离开。
现在她真的好累,困在这段布满碎玻璃的关系里,每走一步都痛苦不已,想问这样的关系能长久吗?
这种隐秘的疼痛,正在无数婚外情关系里重复上演。
其实,婚外的感情,能长久吗?答案现实——不能长久。
1,信任的缺失,无法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婚外的感情从诞生之初就带着原罪,两个背叛婚姻的人,选择在婚外建立一段新的关系,可这段关系的底色是无法忽视的。
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表明,关系建立的初始模式会成为难以打破的模板。
有婚外感情的男女往往需要不断验证对方的忠诚,这种焦虑在普通恋爱中只会偶尔出现,但在婚外的关系里却是日常课题,就像在银行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后续贷款必然面临更严苛的审查。
像上面的女性读者在男上司回家后就痛苦,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无法信任他,心里知道男上司在撒谎,她还不能拆穿,只能在内心上演各种猜疑的大戏。
这种细节暴露了所有婚外情关系的本质——建立在谎言之上的感情,注定会陷入永无止境的猜忌轮回。
有猜忌,就有防备,而互相防备形成的负向循环,终将耗尽感情最后的温度,关系也就岌岌可危了。
2,被围剿的生存空间,只会困住自己。
婚外的感情如同在悬崖边跳舞,不仅要面对随时跌落的风险,更要承受整个社会的道德审视。
两个人在制定游戏规则时,即使约定不影响双方的家庭,也要伪装自己,从而欺骗伴侣和对方,更是自欺欺人。
这些看似聪明的伪装,实则是社会压力投射在关系中的重重阴影。
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揭示,婚外的感情中的双方都在同时扮演多个角色。他们要在配偶面前维持模范形象,在同事面前装作普通朋友,在独处时才能短暂做回自己。
这种持续的角色撕裂,终将导致严重的认知失调和心理耗竭。
更残酷的是,当关系曝光时,损失的不仅有利益,当事人往往还要承受社会性死亡。
比如身边人的非议、职场的晋升冻结、子女的怨恨眼神,这些代价远比想象中沉重,就像被剥去所有伪装的困兽,在道德审判的聚光灯下无处遁形。
即便心理强大,也会在这段见不得光的关系里相互内耗,何况投入的精力越多,得到的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心理越失衡,越容易把路走窄,最后困住自己。
3,自我价值的崩塌。
婚外的感情中,两个人为了维持这段关系,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伴侣的痛苦之上,开始可能有愧疚,但尝到甜头的两个人会忘乎所以,从而忘记了危险。
如果内心的欲望膨胀,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就越想得到更多,而这段关系并不是两个人能说了算的。
从建立婚外的关系,再到关系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看清对方,产生的痛苦也会让其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
越是有良心,越容易愧疚和自我谴责,从而怀疑自我,否定自我价值。
存在主义心理学指出,当人的行为与核心价值观严重冲突时,会产生存在性焦虑。
婚外感情中的欢愉如同饮鸩止渴,每次亲密接触都在加深自我否定,就像站在道德天平两端的人,不断往其中一边添加砝码,最终导致整个人格系统的失衡。
更可怕的是,这种自我贬损会形成恶性循环。
当事人会用“我是坏人”的心理预设合理化更多错误行为,逐渐滑向更深的道德深渊,就像掉进流沙的人,越是挣扎陷得越深。
所以,在婚外的感情里,不要问长久的问题,因为那些深夜的辗转反侧,那些提心吊胆的约会,都是自我欺骗的幻象。
真正的爱情不该是黑暗中的偷生,而应是阳光下携手前行的勇气。
当我们选择直面内心的空洞,而不是用错误的关系填补时,或许才能真正获得救赎。
何况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幸福,终究会反噬自身,而直面生活的勇气,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
END
今日话题:你认为婚外的感情,不能长久的原因还有哪些?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