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的美国威士忌似乎正在迅速崛起,不少影视剧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里,总会准时出现一杯美国威士忌。
比如,《疾速追杀》约翰·威克(基努·里维斯饰演)在止疼时就倒上了一杯美威。
不仅如此,像海明威之类的知名作家,也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描述了喝美国威士忌的场景。
而在酒吧,杰克丹尼兑可乐,可谓是一款销量极高的鸡尾酒。
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美国威士忌就在威士忌圈中崭露了头角?
实际上,在名人效应和酒精消费人群对美国威士忌重新认知的加持下,近十多年来美国威士忌已经连续多年在各大平台掀起一场“霸榜”热搜,相关的话题讨论走势也是居高不下。
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2014年,美国威士忌在国内的销量飙升了40%。
到了2023年,因为关税暂停,美国威士忌的出口总额较2022年增长了9%,达到了创纪录的14亿美元(占美国烈酒出口额的63%)。
然而,与如今繁荣的景象不同,美国威士忌在过去的成长之路可谓是磨难不断。
波本威士忌的兴起
威士忌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而随着美洲大陆被发现,来自爱尔兰和苏格兰的移民将蒸馏知识带到了此地。
其中,美国中最为著名的威士忌——波本威士忌和黑麦威士忌,两者均起源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的移民。
与此同时,移民们发现在肯塔基州和美国南部肥沃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玉米而非大麦,移民们便开始用玉米酿造威士忌,并从中赚取收入,威士忌因此成为了一种有价值的商品。
在整个18世纪,玉米在波本威士忌生产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大大小小的蒸馏厂不断出现。
为什么叫波本威士忌?
波本威士忌以特定的生产要求和地理起源而著称,它主要是由玉米(混合黑麦、小麦和大麦)蒸馏而成。
至于它的来源,有人认为它起源于肯塔基州波旁县,以协助推翻英国统治的法国人命名。
另一些人则认为它起源于一个运输威士忌的主要港口——新奥尔良的波旁街。
时间来到19世纪,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创造出了一个热门的烈酒酿造产业,甚至最早的威士忌制造商之一,爱利加(Elijah Craig)的名字仍旧印在威士忌酒瓶上。
据说,爱利加是第一个使用炭烤过的橡木桶陈酿波本威士忌的人,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波本之父”。
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今波本威士忌独特风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爱利加技术的革新。
然而,当时大多数威士忌的陈年时间都很短,甚至没有进行橡木桶陈年。但是有商人注意到,那些使用美国橡木桶陈酿的酒液在沿俄亥俄河运往新奥尔良的途中,其风味和口感都得到了改善。
于是乎,酒类消费者开始偏向于选择这种饮用感更为舒适的威士忌,早期鸡尾酒中的干邑、白兰地、老式鸡尾酒等烈酒逐渐被取代。
禁酒令下的打击
然而,随着1920年禁酒令的生效,这个处于萌芽阶段的威士忌产业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此期间,仅有包括布朗福曼等六家酿酒厂继续生产医用威士忌,而且这些威士忌仅有在获得医生处方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取。
以至于,禁酒令时期出产的波本威士忌在拍卖会上总会引发众多威友的追捧,并拍出令人惊艳的高价。
禁酒令被废除后,尽管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的大型酿酒厂恢复了生产,但波本威士忌的库存量极少,许多20世纪30年代涌入市场的年轻烈酒也让其声誉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0世纪40年代,高质量的美国威士忌仍然处于短缺状态。
于此同时,加拿大和苏格兰等地的威士忌仍在大规模生产,这时美国边境出现了威士忌走私生意,美国人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些国家的威士忌。
不仅如此,尽管酒厂、政府等都为了波本威士忌操碎了心,但到了70年代,随着年轻饮酒者开始转向葡萄酒和伏特加,波本威士忌的销量一直在下滑。
直到90年代,这一处境才开始变得不同。
命运的转折
90年初,美国波本威士忌产业引入了“小批量波本”和“单桶”的概念,代表着高端化威士忌。另一方面由于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波本威士忌开启了向外发展的脚步。
90年代末,随着新一代饮酒者对波本威士忌的偏好,酿酒厂才得以逐渐复兴。
而且,随着好莱坞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出现了波本威士忌。尤其是我们熟悉的《广告狂人》(Madmen),将以波本威士忌为基调的古典鸡尾酒带到了众多酒友的生活中。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波本威士忌的产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新的酿酒厂不断被建立,而波本威士忌之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更是成为了一个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不管怎么说,波本威士忌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酒类消费者对美国威士忌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波本威士忌正在大步踏入更大的烈酒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