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中国行可谓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公开向全世界表明了法国的立场,还维护了中法之间的贸易关系和人文艺术方面的合作。在回国后,马克龙向媒体表示,欧盟不应该成为美国的附庸。日前,马克龙在接受法国《回声报》的采访时表示,欧盟不应该在台湾问题上效仿美国的立场,不能紧随美国的脚步。
(马克龙指出欧盟在台湾问题上不应与美国保持一致)
马克龙如今能旗帜鲜明地站在自身和欧盟的立场上表达态度,很大程度来自于此次访华。一方面,法国本身已经意识到,欧洲国家正在为美国的利益而牺牲,需要及时止损;更重要的是,马克龙得到来自中国的支持。
在俄乌问题上,中法有相似的立场,那就是尽快劝和促谈,政治解决分歧;在经贸问题上,中欧有着巨大的潜力;在政治问题上,中国完全支持法国以及整个欧洲重拾“战略自主权”。所以在如此多相同的理念下,马克龙更有底气对美国的霸权说“不”。
(中国外交部大楼)
然而,马克龙的务实态度,并未得到欧盟高层的支持。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欧盟高官的话报道称,对于马克龙的涉台言论,他们认为这“危害了欧洲国家的利益,甚至危害了乌克兰和美国的利益,马克龙会使欧盟在对华的立场上不能保持一致。
欧盟官员的意思很简单,在他们看来,欧盟的对华策略应当与美国一致,如果美国没有放松对华压制,那么欧盟就不该“冒险”对华友好,尤其是在涉台问题上,更应该慎重。因为一旦美国将矛头指向欧盟,那么对每一个欧盟国家来说,都是不利的。
(欧盟总部)
这倒是能理解,但是别忘了,欧盟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已经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这不管是从法律上还是道义上,都说不过去。中国和欧盟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即便让欧盟二选一,也更应该选择中国而非美国。何况中国从来没有要求欧盟二选一,而是在维护中方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欧盟。
所以,马克龙的做法显然更理智,更超前。其实这些欧盟高官,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部分欧洲国家领导人的思维,他们始终恐惧美国的压力,所以习惯上就愿意更倾向美国而非中国。
(马克龙在中国大受欢迎)
但是现在,由俄乌冲突引发的欧洲能源危机,已经火烧眉头了,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加持下,更让欧洲工业走到尽头。现实已经证明,欧洲必须站起来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考虑,否则,欧洲将被美国彻底掏空。
如此简单的事情,欧洲人居然还在幻想用自己的“工业底子”换取美国的“不杀之恩”,这是多么幼稚可笑的想法啊。
(欧盟外事负责人博雷利)
不过事情或许还有转机。欧盟外交事务发言人马斯拉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外事负责人博雷利将于4月13日-15日访华,届时会与中方讨论中欧双边关系和欧盟当前的外交政策。
很显然,欧洲人知道,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访华并未取得预想的成果,要不换个人来试试?
但是中方的态度很简单,合作可以,但是休想触碰中国核心利益,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答关于马克龙涉台言论时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一中”原则是国际社会共识,各方应当恪守这个原则,反对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所以博雷利来华,首先应该想清除怎样做才是对欧盟而言最好的选择。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