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谁都不服,却主动将三位中国人写进教科书,并为其立了铜像!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4-12-19 15:32:39

前言

朝鲜在世界的占比不大,但它的脾气却不小,从来不会“惯着”谁!他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不好惹”,但很少有人知道朝鲜境内竟然有三个中国人的铜像,甚至这三人还被写进了教科书中。

他们都是谁呢?做了哪些事能让朝鲜写进教科书?

毛主席在朝鲜的影响力

这第一人则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毛主席不仅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也的影响力也不小。

只要是看过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的,就没有人不会被他的睿智感到惊讶,美国将领只看了一遍,就认定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看完后,久久不能回神,甚至之后一直把这本书放在显眼的位置,以便自己随时翻看。

这都足以证明毛主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而毛主席在朝鲜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抗美援朝。

当时美军仁川登陆,直接打的朝鲜措手不及,连连后退,金日成明白以他们的军力是无法和美军相提并论的,于是便求助老大哥苏联。

毕竟出兵南朝鲜是苏联在背后谋划的,可最后苏联却无法主动出兵,这对于朝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然后金日成只能再找中国“求救”。

但当时的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所以很多人都不赞同出兵支援朝鲜,先不说中国现在的情况,更何况对手还是装备精良、有着原子弹的美国。

最后毛主席力排众议,决定出兵朝鲜,因为他知道支援朝鲜,就是在守护中国。

而当时的朝鲜在得知毛主席要出兵朝鲜后,都觉得毛主席就是“天神下凡”,来拯救他们的。

在之后的战役中,虽说彭老总是总指挥,但不管什么战术,都要经过毛主席的同意才能实施。

并且毛主席十分了解朝鲜战场的战况,他会给出最精确的战术。毛主席发现“联合国军”在武器装备方面很占优势,志愿军对美军一个团的兵力进行合围,可始终无法全部消灭,最多消灭一个营。

于是毛主席在1951年5月26日,给彭老总的电报中要求,对美军实行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经过小歼灭战进到打大歼灭战。

毛主席把这个战术叫做“零敲牛皮糖”,甚至在和斯大林的电报中,更加明确了这作战方针以及战局的估量。这给之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毛主席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认识,用了十年的时间,但他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特殊规律的认识,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朝鲜人民对毛主席十分的尊敬,毕竟“锦上添花”谁都会,但“雪中送炭”才叫真难得!

在朝鲜的教科书上,他们把毛主席所有的功绩都记录上了,还在书中歌颂毛主席,甚至在朝鲜还树立一座毛主席的铜像,每逢重大的节日,朝鲜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给毛主席送上一朵花,感谢他为朝鲜人民的付出。

横刀立马彭大将军

这第二个人就是彭德怀彭老总,彭老总在接到带队入朝的任务后,没有一丝犹豫,率领26万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入朝作战。

当时没有人看好彭老总,就连同盟苏联也都不看好,但彭老总第一次战役,就直接打了所有人的“脸”,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将领的厉害。

彭老总一入朝就指挥了两场战斗,就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之后的长津湖战役更是展示了彭老总的军事才能。

不过等后面美军反应过来后,对我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我军遭到重创,但彭老总却一点也不慌,他冷静分析,寻找敌人弱点,最终直插要害,将敌人反重创。

尽管美军不断变换策略,甚至更换将领,但在彭老总眼中都是小把戏,后来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美军知道这仗打不下去了,最终决定和谈。

抗美援朝中彭老总逼得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直言:“只有原子弹才能打败中国”,最后麦克阿瑟被撤职。

这其实都是因为彭老总有信念,他知道如果现在他们打不赢这场战争,那么之后还要打。在第一次战役中第38军军长梁兴初因爱惜战士的生命导致思想保守、贻误战机时,彭老总是这样说的:

“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就是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

而在朝鲜的教科书中,朝鲜称呼彭老总为“中国战神”,还在书中高度赞扬了他。并在大榆洞地区,为他建造了一尊铜像,这也是朝鲜人民为了纪念他在朝鲜的丰功伟绩而建立的。

背后付出的周总理

这第三个人就是周总理,提到抗美援朝,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毛主席和彭老总,但其实周总理在其中起着不小的作用。

抗美援朝开始前,周总理也是支持支援朝鲜的,甚至还开了很多会议商议此事。而在志愿军入朝之后,周总理又秘密去到苏联,商议军事援助,直到傍晚斯大林才确定在装备上援助朝鲜,从早上谈到晚上,这中间的艰辛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即使后面斯大林改变主意,周总理依旧想到了应对之法。朝鲜局势的变化,周总理也时刻关注着,并且他还根据朝鲜战局的发展变化,提出一些战略和克敌制胜的方法,甚至周总理连后勤工作都亲自抓。

抗美援朝消耗非常大,对手是美国军队,火力猛,俘虏都是外国人,部队没法补充。他们的装备先进,行动快,还有绝对的空中优势。

反观我军很难缴获弹药和物资,朝鲜被战争破坏得很严重,志愿军几十万人在前线,需要大量物资,包括武器、粮食、药品等,基本都靠国内供应,不能断。

新中国成立不久,很多事情还没理顺。周总理很早就意识到后勤的重要性。

志愿军出国前,他专门听取了后勤准备的情况,对武器、弹药、伤员救治等问题做了详细安排。

他还召集相关部门开会,讨论物资供应,明确了以国内供应为主的方向。他非常细致,连每个士兵的物资需求都算得很清楚。

志愿军刚出国时,冬衣不够,朝鲜气温降到零下40度,周总理很着急,每天打两次电话催冬衣的生产和运输。干粮也不够,朝鲜的粮食产区被破坏了,他就号召各地动员群众炒面,自己也参与其中。

不仅如此,为了保证物资能安全送到前线志愿军手中,周总理勘测地形,建造了一条“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

彭老总曾说过:

“抗美援朝的胜利,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应归功于后勤。”

聂荣臻也说过很多次:

“恩来同志对志愿军的后勤保障费劲心血,作出了宝贵贡献。”

甚至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周总理还到朝鲜为烈士扫墓,金日成也全程陪护。

在周总理去世后,金日成就下令在国内为周总理铸造纪念铜像,他想让朝鲜人民永远不要忘记周总理对朝鲜的帮助。

0 阅读:231
玲珑历史放映厅

玲珑历史放映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