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盛传很广的两款子宫腺肌症中药汤剂治疗中的互补性分析

王长杰 2025-02-17 16:13:16

(江苏盐城阜宁)王长杰医生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征是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至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增大、痛经、月经量增多等症状。现代医学主要通过药物(如激素治疗)和手术干预来缓解症状,但这些方法可能伴随副作用或复发风险。中医则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针灸等手段调理身体,注重整体平衡和病因治疗。长期探讨子宫腺肌症的王长杰医生则从中医和现代医学理论的角度,探讨这两种中药汤剂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互补性。

一、中医理论基础及治疗思路

在中医理论中,子宫腺肌症多归属于“癥瘕”“痛经”“月经不调”等范畴,病因多与气血失调、瘀血内阻、寒凝气滞、肝郁气滞等因素有关。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核心在于通过整体调理,恢复气血平衡,消除瘀血,缓解症状。

(一)月经干净后2天开始服用的22天中药汤剂

此方主要由当归、生白芍、生甘草、炒薏苡仁、苏梗、升麻、生白术、炒枳实、姜厚朴、茜草等十余味中药材组成,其作用机制如下:

补血活血与健脾益气:当归、生白芍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生白术、生甘草健脾益气,增强脾胃功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基础。

行气消积与化湿利水:炒枳实、姜厚朴行气消积,化湿除满,改善腹部胀满症状;炒薏苡仁利水渗湿,同时具有现代药理学证实的抗炎作用。

调和气血与缓解疼痛:茜草凉血化瘀止血,苏梗理气宽中,升麻升阳举陷,调节气血运行。

(二)月经前7~8天开始服用的7天止痛中药汤剂

此方主要由红花、桃仁、丹参、延胡索、川芎、三棱、莪术、黄芪、当归、小茴香、枳壳、白术等近二十味中药材组成,其作用机制如下:

活血化瘀与止痛:红花、桃仁、丹参、川芎、三棱、莪术等药材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缓解痛经。

补气与调理气血: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增强机体正气,促进气血运行。

温经散寒与理气:小茴香、延胡索温经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寒凝血瘀型患者。

二、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及药理学支持

现代医学认为,子宫腺肌症的发生与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激素水平失衡、局部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中药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作用机制,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得到了部分验证:

抗炎与免疫调节:中药中的多种成分(如当归、丹参、桃仁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可改善子宫内膜的微环境,减少炎症反应。

调节内分泌:部分中药(如黄芪、白术)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激素水平失衡。

抗肿瘤与抗凝血:三棱、莪术等药材具有抗肿瘤、抗凝血的作用,有助于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类中药(如川芎、丹参)能够改善子宫局部的微循环,缓解疼痛。

三、中医与现代医学理论的互补性

临床使用该组方的体会:月经后服用的22天中药汤剂侧重于调理气血、健脾益气,改善患者的体质;月经前服用的7天止痛中药汤剂则侧重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缓解痛经症状。两者协同作用,既治标又治本,符合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

整体与局部结合:中医注重从整体出发,通过调理气血、脏腑功能来改善症状,而现代医学则更关注局部病变的病理机制。两者结合,既能改善整体机能,又能针对局部病变进行精准治疗。

症状缓解与病因治疗:现代医学的药物治疗(如激素治疗)能快速缓解症状,但可能无法根治病因。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从病因入手,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减少复发。

个性化治疗: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变化调整方剂。现代医学则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为中医治疗提供精准的病理依据。

减少副作用:中药治疗相对温和,副作用较少,尤其适用于长期调理。现代医学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则可在必要时快速干预,两者结合可减少单一治疗的副作用。

四、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两种中药汤剂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变化进行调整。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如超声、激素水平检测),为中医辨证提供依据。如何评估它们二款中药汤剂结合的实际效果,

根据二十余年长期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方案的王长杰医生临床实际使用来看,这二种中药汤剂的临床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在服用22天和7天后的临床症状及病情的确得到较好的改善及控制,但也有一些人却不能很好控制持续加重的病情,只有配合或单纯用西药激素。所以说因人而异,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只能说尝试一下看看,如果有确切的效果就继续单纯服用这二个汤剂,如无改善,则可考虑不必再单纯服用。

注意事项: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辛辣、油腻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同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结论

中医与现代医学在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互补性。中医通过整体调理,恢复气血平衡,改善患者的体质;现代医学则通过精准的病理检测和快速干预,缓解症状。想了解本文章中的这二个中药汤剂的详细组成的成份及组方原理和现代药理的内容,则去查找后面这文章标题《子宫腺肌症中药汤剂组方揭秘:中西医结合的科学解析》,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本文章不再累赘重复阐述了!

免责声明

本文仅为科普分享,不构成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文章中的现代药理知识均来源于网络有关文献资料。

最后,再一次感谢审核员及网管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

作者简介:王长杰医生,江苏盐城阜宁县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专业探讨气血不足、痛经、子宫腺肌症、胃肠病等领域长达二十余年。二个中药配方曾获得中药发明专利证书,二个中药配方被列为省级首批保护项目之一。在此期间,撰写了二百余篇原创网络文章,并制作近百个关于这些方面的医学小视频。王长杰医生入驻平台,将继续撰写并发表探讨这些方面的原创文章。

0 阅读:8
王长杰

王长杰

从事中医妇科超30余年,探讨子宫腺肌症、痛经、乳腺增生